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28 更新时间:2024/3/20 14:37:0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赏析:

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

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

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

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标签: 宋朝辛弃疾

更多文章

  • 《银山碛西馆》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岑参

    银山碛西馆岑参 〔唐代〕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译文银山碛口狂风好似利箭,铁门关西明月有如白练。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男儿三十未能建功立业,怎能终日死守笔墨纸砚!注释银山碛(qì)西馆: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

  • 《甘州遍·秋风紧》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五代,毛文锡

    甘州遍·秋风紧毛文锡 〔五代〕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译文秋风正紧,沙漠中大雁正向南飞,在天地相接处感觉大雁飞的很低,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大漠中各种声音响起,边境的

  • 《咏史八首·其一》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朝,左思

    咏史八首·其一左思 〔魏晋〕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译文自己二十岁就擅长写文章,博览群书,才能卓异。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准则,作赋以

  • 《柏学士茅屋》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杜甫

    柏学士茅屋杜甫 〔唐代〕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

  • 《效古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范云

    效古诗范云 〔南北朝〕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鉴赏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汉人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

  • 《铜爵妓》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江淹

    铜爵妓江淹 〔南北朝〕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鉴赏诗的开头四句写曹操身后寂寞,雄风已逝,给人以悲凉冷落之感。“武皇”即指曹操。“金阁”,犹言金阙,宫观楼台之

  • 为何说《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是李煜绝命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李煜

    为何说《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是李煜绝命词?因为从全词看,充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作者: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

  •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李煜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首词,李煜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艺术价值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

  • 《别严士元》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刘长卿

    别严士元刘长卿 〔唐代〕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译文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

  • 《夏日杂诗》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陈文述

    夏日杂诗陈文述 〔清代〕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译文打开窗户,窗户临水敞开,躺在寝卧的凉席上也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之意。一夜的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注释枕簟(diàn):枕席。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玉漏:指玉做的计时器。万荷:万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