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和端午》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和端午》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4/2/4 11:47:07

和端午

张耒 〔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 ):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析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标签: 宋朝张耒

更多文章

  • 《端午即事》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文天祥

    端午即事文天祥 〔宋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译文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

  • 《清平乐·年年雪里》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李清照

    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 〔宋代〕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

  • 《西洲曲》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西洲曲

    西洲曲佚名 〔南北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

  •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黄庭坚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 〔宋代〕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译文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知道春天即将来临。夜尽时,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早晨起来,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

  • 《念奴娇·梅》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辛弃疾

    念奴娇·梅辛弃疾 〔宋代〕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译文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

  • 晏殊的《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妙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晏殊,宋朝

    晏殊的《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妙在哪里?这首词咏写的是一位夏日闺阁美人。上片概写美人夏日装扮,下片特写美人容貌,层次较为清晰,颇有一种静态美,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宋代:晏殊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

  • 晏殊的《清平乐·金风细细》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晏殊

    晏殊的《清平乐·金风细细》好在哪里?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清平乐·金风细细宋代:晏殊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

  • 《读山海经·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朝,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 〔魏晋〕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译文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鸟儿为有了依托的地方而高兴

  • 《江村即事》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司空曙

    江村即事司空曙 〔唐代〕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译文渔翁夜钓归来时已是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懒得把缆绳系上,任凭它随风飘荡。即使吹一夜的风,船也不会飘远,只会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注释即事:以当前的事物为题材所做的诗。罢:完了;系:系好。不系船:《庄

  • 《稻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韦庄

    稻田韦庄 〔唐代〕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译文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稻田肥。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注释前陂(bēi):前面的池塘。连云:一望无际好象同云相连。䎬(bà)稏(yà):水稻的别称。千点雪:白色鹭鹭落入绿色水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