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42 更新时间:2023/12/7 1:33:12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杨万里 〔宋代〕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简析

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

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

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标签: 宋朝杨万里

更多文章

  •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杨万里

    舟过安仁杨万里 〔宋代〕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作者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

  • 名句“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想知道名句“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出自于哪里吗?其实此句出自宋代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 千古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想知道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吗?其实此句出自唐代薛涛的《送友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翻译水乡之夜的水边蒹葭笼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与夜幕下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

  • 《丁香》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陆龟蒙

    丁香陆龟蒙 〔唐代〕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译文丁香生长在江边,远离尘俗,无人问津,十几年的积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罢了。若是解开那丁香心中的那个结,它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和才能,飘香万里。注释云外:亦指世外。陆龟蒙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

  • 《冬柳》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陆龟蒙

    冬柳陆龟蒙 〔唐代〕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译文水边成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子,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这时寒风吹过,把柳树的枯枝吹断,惊起一双双正在江边栖息的寒鸥。注释柳汀:柳树成行的水边平地。简析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

  •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晏几道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晏几道 〔宋代〕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译文等到了莲花盛开,莲蓬成熟的时候,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采莲后

  • 《更漏子·柳丝长》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晏几道

    更漏子·柳丝长晏几道 〔宋代〕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译文柳枝细长,桃树嫩叶小小,这静寂的深院啊,终日没有人到来。日光淡淡,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几声黄莺啼叫划破了深院的沉寂。雪白的肌肤透出浓浓芳香,眉旁

  •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晏几道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晏几道 〔宋代〕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译文庭院里的花,还没有一点开放的消息,而玉楼中的女子已经最先感到了春天的暖意。本打算夜间做个美梦,去到江南找寻游子,可惜这个梦没有做成。醒来之后仍然觉得江南路途遥

  •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晏几道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晏几道 〔宋代〕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鉴赏这是一首托女子口吻诉说离别相思之苦的词,离别相思是历代词篇中最为常见的内容,倘若写不出特点,是最难引起读者注意的。开头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以习见之事喻简单之理。

  •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晏几道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晏几道 〔宋代〕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译文邂逅相逢,想要诉说离别的相思之苦,但不知道她是否知道我们并不深厚的感情的相思的存在。深怕相思成灾,被相思的人还不知道。回想起我们在洒满月光的窗前小路上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