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好逑传》:流行于清代,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

《好逑传》:流行于清代,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4/1/20 18:43:54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创作于明清两代,流行于清代,具体成书时间不详。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全书共计4卷18回,以大名府秀才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同时严守礼教,最终获得圣旨赐婚的故事。

《好逑传》为“十大才子书”中第二才子书。《好逑传》是第一部译成西方字并得以出版的中国长篇小说,在西方文人中产生过较大影响,在汉籍外译的研究中也具有重大意义。

梗概

学士之子过其祖垂涎独居在家的才女水冰心,多次意图强娶失败。再次用计强抢时,水冰心被恰好路过的侠士铁中玉撞见救下。过其祖怀恨在心,在铁中玉酒食中下毒,使其生命垂危。水冰心不顾闲言,将恩人接到家中医治。相处过程中,铁、水二人相互倾心,但始终以理自守,谈话吃饭隔帘相对。铁中玉功成名就后,双方父亲做主,欲使两人成婚,却又遭过家诽谤。最终,皇后验明水冰心的处子之身,皇帝下旨表彰二人,令二人完婚并惩处恶人。

全书大旨在宣扬“守经从权”之说﹐将纲名教与青年男女正当交往调合起来﹐使“名教生辉”﹐“以彰风化”﹐因此夹有大段说教。

其他主要情节

1、铁中玉帮助秀才韦佩救出其妻。

大夬侯沙利倚着权势,强抢秀才韦佩之妻韩氏为妾。铁中玉上京去探父,遇到韦佩,激于义愤,代其申冤。恰铁中玉之父铁御史参劾,大夬侯将韩氏藏匿,铁御史没有证据,因诬告下狱。铁中玉一面为父写御状明冤,一面只身入大夬侯府救出韩氏,赢得了“大侠”的称号。

2、铁中玉帮助太公找回小妾。

历城县李太公的小妾桃枝,与李太公之外孙宣根私奔,被铁中玉发现并捉住。铁中玉问明情由,放走宣根。桃枝坚持跟随铁中玉。有人认为铁中玉拐骗妇女,将其告到知县处。真相大白后,由李太公接回了小妾。

3、铁中玉帮助水居一对付过隆栋的陷害阴谋。

兵部侍郎水居一举荐侯孝为守边大将。侯孝战场失机,战事失败。朝廷震怒,将水居一削职戍边。过隆栋因水居一之女水冰心多次拒婚而加以陷害,上本劾奏水居一和侯孝。铁中玉挺身为侯孝申辩,并以身担保。结果侯孝边境破敌,大获成功,加官进爵。

作品鉴赏

本书故事紧凑,不落俗套。人物形象较鲜明,带有丰富的喜剧色彩。虽然文辞尚显粗糙,价值观念有一定局限,但仍是明清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上乘之作。

《好逑传》主线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但书中爱情的产生和发展不同于大部分才子佳人小说,故事也穿插了一些主人公匡扶正义的剧情。所以,围绕《好逑传》小说类型的讨论一直存在。

才子佳人小说论

《好逑传》拥有才子佳人小说经典的“邂逅——磨难——团圆”故事模式。书中,几乎全部主人公将做官视为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进士及第与奉旨完婚成为了主人公的最高追求和大团圆结局的最大象征。最终以圣旨特谕代替同类小说的判词,歌颂了两人的侠义与两人间爱情的坚贞。

两位主人公不以传书、递柬作为结识、传情的沟通方式,而是在公堂中仗义执言、落难后相互救护产生恋情。这是与传统爱情小说不同的。有人提出,《好逑传》是有独特模式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于常见的“才美型”和流于艳情的“鸳鸯蝴蝶型”,而是“胆识型”才子佳人小说。小说中虽然有很多侠义情节,但不能跳出才子佳人的叙述格局,所以应归类于特殊的才子佳人小说。

《好逑传》的作者自称“名教中人”,铁、水二位主人公也口口声声维护礼教。然而,有趣的是,水冰玉拒绝了叔父做媒的包办婚姻,铁、水二人的相识也并非传统的依靠媒妁之言。可以说两位主人公在礼教框架中,实现了婚姻自主、不受媒妁的爱情。这种矛盾缘于相应的禁令限制,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不得不“闭着眼睛写才子佳人”——在不触犯礼教的限制下写自由恋爱。这也算是一种对理想婚姻模式的探索。

侠义小说论

通读《好逑传》,,给人的印象是小说的主人公不重情而重义,作者着力宣扬的也是义而非情。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任侠仗义、以惩恶扬善为己任之人,不像真正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慕图男欢女爱。

大夬侯强抢民妻,铁中玉仗义相助,认为不出手“令郭解笑人!”于是手持铁锤、打折铜锁,救出韩氏,让其一家团圆。当铁中玉路上遇到过其祖强娶水冰心时,打抱不平,把父母叮嘱的“用心读书,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抛到九霄云外,舍生忘死救助水冰心。女主人公水冰心也是如此,当她得知铁中玉生命有危险时,不顾孤男寡女同住的嫌疑,将其接到家中,亲手煎药给他喝,昼夜看护。在危难关头的相识相处中,两人却没有一丝的男女私情的念头,满脑子都是锄奸去恶的打算。

《好逑传》的内容架构也与真正的才子佳人小说大异其趣。它所重点讲述的,是行侠仗义之事而非两情相悦卿卿我我;它所着力塑造的,是侠客义士而非情种情痴。从种种与两人爱情缺少关联的情节就可见一斑。

《好逑传》的思想意义悖反于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意义。铁中玉和水冰心是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名教纲常的。隔帘对话、非礼不视、几次因由拒绝议婚,实在堪称名教先锋。这样的观念,与真正才子佳人小说通常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南辕北辙。

此书将英雄侠义和儿女真情题材结合在一起写,倒不妨视为侠义小说,是《儿女英雄传》之类儿女英雄小说开先路的作品。

标签: 《好逑传》清代

更多文章

  • 南北朝古文赏析之与朱元思书,该篇古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 宋代古文赏析之记承天寺夜游,该篇古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代,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

  • 红楼梦第44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回该如何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红楼梦第44回主要内容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凤姐扬手打给贾琏放哨的小丫头脸,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紫胀起来。另一放哨丫头被一扬手打了个趔趄。贾琏和鲍二家议论要扶正平儿,骂凤姐是夜叉星。凤姨打骂平儿。宝钗劝平儿。袭人劝平儿。宝玉给平儿道歉,要平儿换衣服,帮平儿

  • 红楼梦第43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红楼梦第43回主要内容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贾母提出为凤姐做生日。方法是凑份子。邢夫人也被叫来了。贾母带头二十两。凤姐对邢、王夫人各出二六两不服,叫分别替两位姐儿出了。又要周、赵姨娘也出份子。尤氏替周、赵抱打不平。共凑一百五十两。凤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尤氏说凤姐收着些好,

  • 红楼梦是怎样描写贾政的?贾政的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贾宝玉父亲是谁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百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二老爷,贾母和贾代善所生的次子,贾宝玉的父亲,林黛玉的舅舅,薛宝钗的姨父。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度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他并不喜好问繁华奢侈的生活,在游览大

  • 红楼梦贾宝玉的亲生母亲真的是王夫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贾宝玉亲生母亲是谁贾宝玉的亲生母亲是谁,有人可能会说宝玉的母亲自然是王太太,乍一看,这可能是真的,但当我正在读《红楼梦》时,读到了一个可疑的地方,我开始怀疑贾宝玉的生母可能另有其人,不是王太太,让我们先来看看宝玉与贾元春和贾珠的关系。贾宝玉有一个叫贾珠的弟弟,他在宝玉出生之前就去世了,只留下了遗孀和

  •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有哪些情节?该怎样评价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儒林外史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话说杨执中向两公子说:“三先生、四先生如此好士,似小弟的车载斗量,何足为重!我有一个朋友,姓权,名勿用,字潜斋,是萧山县人,住在山里。此人若招致而来,与二位先生一谈,才见出他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此乃是当时第一等人。”三公子大惊道:“既有这等高贤,我们为何

  •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讲了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儒林外史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杨司训相府荐贤士话说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教他做“破题”、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曲礼上第一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礼记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若夫坐于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

  • 周仓和廖化谁更厉害?为什么关羽选择了周仓而不是廖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仓,三国

    你真的了解周仓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其实在三国时期,想要追随关羽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关羽也是自带光环的男人。但是关羽天生孤傲,对于自己看不上的东西一概不理,升至都不正眼瞧上一眼。周仓和廖化都曾效力过关羽,两人也会经常拿出来比较,不过关羽为什么会选择周仓跟随自己而放弃了廖化呢?当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