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玉娇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代表作,该书成于明朝

《玉娇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代表作,该书成于明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4/1/16 6:09:39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最早的一部,风格最为纯正的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该书成于明朝,当时法译本名为《两个表姐妹》,于1826年在巴黎出版。该书同《平山冷燕》(译本《两个有才学的年青姑娘》)一起,名声在外,远过于其在中国的地位。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也提到了《玉娇梨》,可见它的影响。本书同《平山冷燕》,主旨均为“显扬女子,颂其异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玉娇梨》有法、英、德、拉丁、俄等外文全译本或片段译文或节译文本。

创作背景

关于《玉娇梨》、《平山冷燕》创作出版的时间,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明末清初,但尚未有足够材料加以证明。

现今所见《平山冷燕》单行本及《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的大多有一篇内容相同的序,在“合刻本”中题为“合刻天花藏才子书序”(以下简称“合刻序”),而大连图书馆所藏《平山冷燕》刊本则署为“平山冷燕序”,在《天花藏批评平山冷燕四才子书藏本》中又题为“四才子书序”。弄清这篇序言的最初归属,是搞清楚《玉娇梨》、《平山冷燕》版本情况及出版时间的关键。

这篇序言中有一句话颇为费解:“岂必俟诸后世?将见一出而天下皆子云矣。天下皆子云,则著书不愧子云可知已”。这句话是根据《玉娇梨》小说正文的篇头诗而说的。诗云:“更有子云千载后,生生死死谢知音”。

“子云”是西汉扬雄的字,“子云千载”是个典故,作“后世知音”解。如果根据这句篇头诗以及“子云千载”这个典故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难道小说一定要等后世知音们来阅读吗?(我们)将看到此书一出版,天下人都是它的知音。如果天下人都是小说的知音,就可以知道写小说的人不愧是扬子云一样的才子了。

既然这篇多种版本都出现的序言必须根据《玉娇梨》小说正文的篇头诗的意思才能读懂,那么,这篇序言最多只能作为《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的序言,甚至更可能是《玉娇梨》的序,而“平山冷燕序”则可能是搬用了“合刻序”。

事实上,《平山冷燕》的确是搬用了“合刻序”。这点可以从《平山冷燕》小说的署名情况看出破绽。现今所能见到的《平山冷燕》的最早刊本,是大连图书馆所藏刊本(以下称“大连本”)。这个刊本没有署名。一般小说都会署名,即便是作者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会注明自己的笔名。

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小说才不题撰人:第一,刊本是古本,不能查知作者的名字。第二,精刊且有自序的刊本,由于序言中已署名,故而正文就不再署名。第三,粗制滥造的版本一般不署名。而我们所看到的“大连本”,从版式上看是精刊本,并且不题是古本,却不题撰人,因此它的不题撰人的情况不属于上述情况的任何一种。

于是,我们推测它很可能是从《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分离出来单刻的,因为合刻本《平山冷燕》没有署名,所以,单刻本也就不能署名了。还有一条内证,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一书指出,雍正庚戌(1730年)间的《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玉娇梨卷题有“荑荻散人编次”字样,而平山冷燕则没有刻撰人或编次人的姓名。该版本是现今所见《玉娇梨》、《平山冷燕》的最早合刻本。所以,《平山冷燕》在其初刻单行本时,并没有署名。

既然《平山冷燕》单刻本是从《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分离出来单刻的,从资料上来看,并没有比“合刻本”更早的《平山冷燕》单刻本子,所以,可以拟定《平山冷燕》的出现是在“合刻本”出现之际,即1658年前后。也由于《平山冷燕》的单刻本是“合刻本”分离出来的,“合刻序”写于顺治戊戌年(1658),则《平山冷燕》单刻本的初刊时间最早也是在顺治戊戌年(1658)后。

在确定了“合刻序”的归属及《平山冷燕》单刻本的初刊时间后,关于《玉娇梨》的版本的情况就能顺藤摸瓜地搞清楚了。有一条新材料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极有帮助。日本内阁文库所藏《玉娇梨》,封面题署“新镌绣像圈点秘本玉娇梨”,这个版本除了有一篇题名为“素政堂主人”所作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合刻序”(“合刻序”尾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玉娇梨叙”之外,还有一篇交代小说来历的“缘起”。

这篇“缘起”交代,《玉娇梨》小说因为完成得晚,所以一直拖延耽搁,世人没有见过这部小说,更不知小说还有所谓“秘本”这个名字。这篇“缘起”还说,因为兵火的缘故,这部小说被迫拿出来刊刻。《玉娇梨》写的是江南生活,学术界已公认其作者为江南人,而江南明清之际发生的兵火,应该是指明末清初之际江南所遭兵燹,而所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两件大事都发生在顺治乙酉(1645年),比“合刻序”撰写时间顺治戊戌(1658年)要早13年。

所以,《玉娇梨》小说的创作时间比“合刻序”的完成时间要早。

由此可知,《玉娇梨》小说实际上有两篇序言,比较这两篇序言的内容,日本内阁文库本的“玉娇梨叙”及其“缘起”都明言,小说为世贞门客所写,并受到了王世贞的赞赏,而“合刻序”则含蓄地表明自己是作者。再对照《玉娇梨》小说正文篇头诗中的诗句:“更有子云千载后,生生死死谢知音”,我们可以推断:《玉娇梨》小说创作出来后,作者并不知道小说的影响会如何,只期望后世的知音来赏鉴。因为不自信,所以借王世贞作幌子。

但从现今所留下来的《玉娇梨》小说的版本众多的情况可以想见,这部小说在出版后相当畅销,作者觉得不需要王世贞作幌子,希望自己拿回小说的著作权,所以就不要了原来的“玉娇梨叙”及其“缘起”。(这个推测也有一条内证:大连图书馆所藏《玉娇梨》小说版本,是现今国内所见《玉娇梨》小说的最早本子,封面题署与日本内阁文库本一样:“新镌绣像圈点秘本玉娇梨”,却没有绣像,也没有叙言及缘起),另外写了一篇“合刻序”以声明小说的作者是自己。因为目的在于拿回《玉娇梨》小说的著作权,所以,“合刻序”的内容主要针对“玉娇梨”小说而言。

据此推断,“合刻本”以及“合刻序”的出现应该距离《玉娇梨》的刊行时间不会太久,否则等人们已经习惯了《玉娇梨》的作者是王世贞的门客这一说法,作者再声明小说是自己做的,人们就很难接受了。这样,再根据“合刻序”的写作时间顺治十五年(1658),《玉娇梨》小说的“缘起”里提到的“近缘兵火”说法,则小说的成书与刊行很可能是在顺治十几年。

综上,《玉娇梨》小说的成书、刊行时间应是在顺治十几年;《平山冷燕》的成书时间比《玉娇梨》晚,但又在顺治十五年前,其单刻本初刊时间至早也是顺治十五年(1658)之后。学术界基本公认《玉娇梨》、《平山冷燕》是才子佳人小说流派的开山之作,既然这两部开山之作都出现在清初,所以,才子佳人小说流派也应该出现在清初,而不是人们常常含混地以为的明末清初。

作者简介

这部小说的作者至今是个谜。书上原题“荑荻散人编次”,又作“荑荻山人”“荻岸散人”等。另一部与《玉娇梨》齐名的小说《平山冷燕》的作者也是此公。有人说他是清代秀水人张匀,还有人认为他就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天花藏的主人,但都证据不足,无从确证。

标签: 《玉娇梨》明朝

更多文章

  • 《好逑传》:流行于清代,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好逑传》,清代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创作于明清两代,流行于清代,具体成书时间不详。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全书共计4卷18回,以大名府秀才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同时严守礼教,最终获

  • 南北朝古文赏析之与朱元思书,该篇古文描写了什么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 宋代古文赏析之记承天寺夜游,该篇古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代,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宋代苏轼,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

  • 红楼梦第44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回该如何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红楼梦第44回主要内容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凤姐扬手打给贾琏放哨的小丫头脸,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紫胀起来。另一放哨丫头被一扬手打了个趔趄。贾琏和鲍二家议论要扶正平儿,骂凤姐是夜叉星。凤姨打骂平儿。宝钗劝平儿。袭人劝平儿。宝玉给平儿道歉,要平儿换衣服,帮平儿

  • 红楼梦第43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红楼梦第43回主要内容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贾母提出为凤姐做生日。方法是凑份子。邢夫人也被叫来了。贾母带头二十两。凤姐对邢、王夫人各出二六两不服,叫分别替两位姐儿出了。又要周、赵姨娘也出份子。尤氏替周、赵抱打不平。共凑一百五十两。凤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尤氏说凤姐收着些好,

  • 红楼梦是怎样描写贾政的?贾政的人物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贾宝玉父亲是谁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百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二老爷,贾母和贾代善所生的次子,贾宝玉的父亲,林黛玉的舅舅,薛宝钗的姨父。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度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他并不喜好问繁华奢侈的生活,在游览大

  • 红楼梦贾宝玉的亲生母亲真的是王夫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红楼梦

    贾宝玉亲生母亲是谁贾宝玉的亲生母亲是谁,有人可能会说宝玉的母亲自然是王太太,乍一看,这可能是真的,但当我正在读《红楼梦》时,读到了一个可疑的地方,我开始怀疑贾宝玉的生母可能另有其人,不是王太太,让我们先来看看宝玉与贾元春和贾珠的关系。贾宝玉有一个叫贾珠的弟弟,他在宝玉出生之前就去世了,只留下了遗孀和

  •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有哪些情节?该怎样评价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儒林外史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侠客虚设人头会话说杨执中向两公子说:“三先生、四先生如此好士,似小弟的车载斗量,何足为重!我有一个朋友,姓权,名勿用,字潜斋,是萧山县人,住在山里。此人若招致而来,与二位先生一谈,才见出他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此乃是当时第一等人。”三公子大惊道:“既有这等高贤,我们为何

  •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讲了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儒林外史

    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杨司训相府荐贤士话说蘧公孙招赘鲁府,见小姐十分美貌,已是醉心,还不知小姐又是个才女。且他这个才女,又比寻常的才女不同。鲁编修因无公子,就把女儿当作儿子,五六岁上请先生开蒙,就读的是《四书》、《五经》;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教他做“破题”、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礼记·曲礼上第一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礼记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若夫坐于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