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诗经·邶风·燕燕》的原文是什么?怎么解读?

《诗经·邶风·燕燕》的原文是什么?怎么解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39 更新时间:2023/12/8 4:27:09

《诗经·邶风·燕燕》的原文是什么?怎么解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赏析

按照《毛诗序》中的说法,《燕燕》的作者应是春秋时期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即千古名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描述的那位姑娘。

庄姜很美,抑或者说,姜家的姑娘都很美,譬如《新台》的女主角宣姜和《有女同车》的女主角文姜,她们都是齐国以容颜闻名天下的公主。

《燕燕》的主旨是“卫庄姜送归妾也”,即庄姜送别卫庄公的妾室戴妫时所作,也就是妻送妾的意思。那个时代的男子皆以三妻四妾为荣,更不要说帝王了。纵使庄姜身份高贵,端庄貌美,也避免不了丈夫再娶的命运。由于她出嫁后久未生育,卫庄公娶了陈国女子厉妫(在《史记》中被称为“厉姒”)。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厉妫嫁给卫庄公之后生有一子孝伯,可惜孩子很早就夭折了。而后卫庄公又娶了厉妫的妹妹戴妫。至此,庄姜成了不受宠的妃子,在感情方面完全算是被打入冷宫了。

按照常理,即便是娶了侍妾,卫庄公对有着春秋第一美人之名的原配妻子也不该如此冷淡,何况庄姜的娘家齐国也算是中原强国。但古人崇尚母以子贵,身为女子,即便无才无德,只要能生出儿子地位就高,反之则会被夫家嫌弃。庄姜不能生孩子,卫庄公冷落嫌弃她,齐国人就算再生气也只能不置一词,想必是觉得理亏吧。

戴妫为卫庄公生下了儿子姬完,庄姜贤德,对姬完视如己出。她和戴妫怎么也算是情敌关系,自古以来,鲜有女人能真正做到对情敌给自己丈夫生的儿子疼爱有加。如此看来,庄姜的度量确实很大。

《燕燕》的背景是庄姜送别戴妫,而这一送别也是有缘由的。

卫庄公的另外一个侍妾生下了公子州吁,州吁从小好武,深得卫庄公喜爱。大夫石碏劝卫庄公尽快定好太子的人选,以免发生动乱。但是卫庄公不听,一如既往地偏爱州吁。卫庄公死后,公子姬完即位,即卫桓公。州吁联手石碏的儿子石厚杀死了姬完,自立为王。姬完被杀,他的生母戴妫受到牵连,被遣送回陈国。临行前,庄姜为戴妫送行,便作了这样一首诗。

题外话,众所周知的成语“大义灭亲”也出自这一典故。州吁和石厚谋反之后,石碏对石厚的行为深恶痛绝,便联合了陈国国君陈桓公将二人除去。他的行为被卫国百姓传颂,“大义灭亲”的成语也流传至今。

《燕燕》是庄姜送别戴妫所作,这是最早的一种说法。按照这种说法,诗的前两句大概意思就是:燕子飞呀飞,羽毛长短不齐。她马上要回娘家,我送她到郊外。“之子于归”的“归”在这解释为回娘家。

辛弃疾的《贺新郎》中的“看燕燕,送归妾”就是取之于这一典故。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宋·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

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这首词是辛弃疾送别堂弟茂嘉时所作,分别用了昭君出塞远嫁匈奴、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幽禁长门宫、庄姜送别卫庄公妾室戴妫、李陵投降匈奴后送苏武归汉、燕国太子丹在易水送荆轲刺秦等五个典故。可见,辛弃疾也同意《燕燕》出自庄姜之手。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说法被后人否决了。究其原因,似乎是因为诗中有一句“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意思是庄姜送走戴妫后,渐渐望不见她的身影,忍不住泪如雨下。有人认为,无论多大度的女人,能做到与妾室和平共处,对妾室的儿子视如己出,已经很了不起了,妾室回娘家她为什么要哭得眼泪哗啦?

所以又有了这样一种说法:《燕燕》描写的是男子送心爱女子远嫁。送情敌和送爱人,哪种情况会出现泣涕如雨的画面?显然,后者更加合乎常理。

若是按照男子送爱人的说法,诗句翻译过来又是另一种意思了。燕子飞呀飞,羽毛长短不齐。姑娘就要出嫁了,我送她到郊外。远远地望不见她的身影,我的眼泪如雨水滑落……按此意思,“之子于归”的“归”应解释为“出嫁”。

中国的语言文字一向博大精深,同一首诗,改变一个字的意思,整首诗的意思也随之改变,也难怪后世对《诗经》中许多诗真正含义的争议一直很大。至于《燕燕》的真相究竟如何,也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标签: 诗经春秋

更多文章

  • 《鲁颂·駉之什·閟宫》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诗经,春秋

    还不知道:《鲁颂·駉之什·閟宫》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此诗以鲁僖公作閟宫为素材,歌颂僖公的功绩,表达诗人希望鲁国恢复其在周初时尊长地位的强烈愿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鲁颂·駉之什·閟宫》原文: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

  •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柳永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 〔宋代〕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译文我悄悄地倚栏凝

  •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柳永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柳永 〔宋代〕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少年 一作:去年)译文骑着马在长安古道上缓缓前行,道旁柳树上的秋蝉不住嘶鸣。飞鸟隐没长空之外,夕阳隐没于飞鸟之外,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极目远望

  •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柳永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柳永 〔宋代〕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译文那是从前的一个春天,我在一处庭院里小酌,这里有歌相随,有舞相伴,并有幸和她邂逅。可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柳永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柳永 〔宋代〕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

  • 《鹤冲天·闲窗漏永》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柳永

    鹤冲天·闲窗漏永柳永 〔宋代〕闲窗漏永,月冷霜花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嚲。假使重相见译文闲置的窗户,计时的滴漏无休止的嘀嗒声响,初冬之夜天气很冷,大地落满了霜花,悄悄的卷下窗帘,将要灯灭油尽的灯火,思想

  • 《秋夜月·当初聚散》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柳永

    秋夜月·当初聚散柳永 〔宋代〕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译文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面。最近呢,没有想到我们却

  • 《双声子·晚天萧索》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柳永

    双声子·晚天萧索柳永 〔宋代〕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译文傍晚的江边,十

  •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柳永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柳永 〔宋代〕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译文美丽的瑶卿是位能诗能文的才女,从千里之外寄来了一首小诗,一封长信。看了这封信和小诗,眼前不由得呈现出她刚

  •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柳永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柳永 〔宋代〕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译文半夜从梦中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