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公子·梦觉清宵半》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38 更新时间:2024/2/15 23:46:56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

柳永代〕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半夜从梦中惊醒。静静地一边细听一边屈指数着漏滴声。床前只有将要燃尽的流泪红烛相伴。暗自引发我无限的离别之情。独自躺在床上到现在已辗转反侧了千馀遍也无法入睡。怎奈独自而眠,任凭数重鸳鸯被也无法感到温暖。

可悔又可叹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分离。到如今独自无聊,正望眼欲穿愁断肠。如此情深意浓如何才能和好如初?纵然确有日后相聚和美的愿望,奈何这片刻的难过,怎么才能够得以马上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以近于俚俗的语言写成的相思之作。与同类题材不同的是,这首词中词人与恋人可能是因了一点小事呕了气,于是二人“轻分手”了。如今,他深悔自己当初的轻率,独自度着难捱的长夜,内心涌起一浪一浪的情感波澜。

柳永抒情往往上片铺叙景物,下片为内心独白。而这首词景语仅“床前残泪烛”一句,皆情语,则所抒之情倍觉突出、充盈,亦可见此情非由外物触起,实是无时不萦系心中。上片以“梦觉清宵半”开头,先点明时间乃“夜半”,主人公的情状难以再眠。于是以下借“银箭”、“残沿烛”、“鸳被”三种意象写事叙情,三种意象与主人公的行动紧紧联在一起,“银箭”在这里代指古代计时漏壶滴漏的声音,它表示时光在一秒一秒地缓慢行进,此刻,词中的主人公正屈着指头细数这单调的滴滴答答的声音,从而表现出主人公深夜无眠的寂寞无聊。蜡烛已将燃尽,烛泪将残,表示夜已深,只有烛泪“啼红”相伴主人,进一步写出主人公的孤单。“鸳被”本象征男欢女爱,而今,主人公却是“孤眠”,昔日的欢爱自是不堪回首,所以一人在被中“展转千余遍”,任凭它是“数重”,仍觉“不暖”,再次写出词人内心的凄凉。三种意象成为叙事叙情的关键物。在上片中,三种意象又以直接写情写事的句子相串联。首句直写主人公夜半即醒,难以再眠,引出第一个听觉的意象“银箭";长夜不眠再出现第二个视觉意象“残泪烛”,视觉听觉的双重意象引出“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的情语,直抒旧日欢情带来而今无限的愁恨。从旧日欢情联及“鸳被”这一意象,于是“展转千余遍”,“孤眠不暖",写尽孤独寂寞的难耐。

下片直抒其情,先以“堪恨还堪叹”一句总写这一段不了情缘引发的种种情味,然后分写内心的层层情感波澜。后悔“当初不合轻分散”是为一层,此句化用许岷《木兰花·小庭日晚花零落》:“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虽用典,亦写实;“厌厌独自”一人,盼伊人盼得“眼穿肠断”是为二层,前一层不过后悔而已,此时却已经相思成病;由于“眼穿肠断”而想到昔日的“深情蜜意如何拚”是为转折后的一层;再想及当日虽有重聚的“后约”,但毕竟而今“片时难过”,是为再转折后的一层;直至“怎得如今便见”是最后深悔当初又盼今后的最后一层。一层进一层,一浪高一浪,把内心的百转千折细细密密地铺展开来。这种相思虽然说不上有什么价值,但在词中表现得自然真切,很富有生活气息

生活中,一对相恋的人因为偶然的小事而分手,分手后又后悔当初决定的草率者,并不少见。抛开词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词中抒发的情感还是能引起人共鸣的。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词中言“虽后约、的有于飞愿”,“于飞”一般是比喻夫妻和睦,故此词应为柳永思念妻子之作;词中又说“当初不合轻分散”,可见此词是作于早年与妻子发生矛盾之后南游之作。柳永漂泊在外,于梦中惊醒,忆起娇妻,有感而作下此词。

标签: 宋朝柳永

更多文章

  •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柳永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柳永 〔宋代〕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译文春天来了,京郊

  • 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元干,宋朝

    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首词短小玲珑,含蓄蕴藉。全词情景交融,笔力深婉,以自己的孤寂,抒写山河收复无望的愁怨,意境幽深,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吧。点绛唇呈络滨 ① 、筠溪 ② 二老。【原文】清夜沉沉,暗蛩 ③ 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

  • 张元干创作的《水调歌头·追和》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调歌头,张元干

    张元干创作的《水调歌头·追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首词好在哪里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水调歌头·追和 ①【原文】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 ② 湖海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宋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

  •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辛弃疾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 〔宋代〕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译文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 〔宋代〕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青云上 一作:青云去)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 〔宋代〕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译文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度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

  •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辛弃疾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辛弃疾 〔宋代〕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译文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回家退休吧,回

  • 《清平乐·题上卢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辛弃疾

    清平乐·题上卢桥辛弃疾 〔宋代〕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译文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