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92 更新时间:2024/2/15 23:47:00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柳永代〕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美丽的瑶卿是位能诗能文的才女,从千里之外寄来了一首小诗,一封长信。看了这封信小诗,眼前不由得呈现出她刚折纸准备书写时的样子。她在红红的小轩窗边,挥动翠管,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不管是小篆还是草书,都写得恰到好处,或笔力遒劲,或笔姿优美。

我把它们用锦囊收起,用犀轴卷起,很珍视它,经常在书房里欣赏把玩。更把她的书信看成珠玉一样珍贵,常常放在怀中,衣袖中,不时地看一看,每次看见书信,就像看到她千娇百媚的容颜一般。

赏析

词中赞美的红颜知己瑶卿,有着其他歌伎所不具备的才能。她能诗能文,书法秀丽道劲,在柳永远游吴越之时,她写赠小诗和长信,使词人深感欣慰而倍加珍惜,时时展读,怀想其人,和她有着很深的知己之交。

上片“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以记叙的方式介绍瑶卿的才能和她在千里之外寄来书简的事实。瑶卿这位美人有文学方面的才华,她从千里之外的京城,特意“我”寄来亲笔书写的小诗和长信。“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由赞美她的才华而想象她濡毫挥写的神志。这两句以细节的刻画,表现出瑶卿在写书简时专注雅静的神情,表现出一种文静和聪慧之美。她折叠好淡绿的笺纸,在朱窗之下挥运翠玉之管,笔势飞动,字如珠玑。“渐玉箸、银钩满”两句形容她的书法,她写的字体是玉箸小篆,行笔匀均沉稳而笔画道劲丰满。虚词“渐”表现出运笔的特点,“满”字则形容出笔画的充实劲健。

下片转换角度,写词人对瑶卿所赠书简的珍爱,表达对她的赞赏与想念之情。“锦囊收,犀轴卷”,词人将她的书作用锦囊收存,用犀角的轴头装裱,可见其珍视和宝爱。“常珍重、小斋吟玩”,经常怀着珍重的心情,在书斋之中展视吟赏,把玩不已。“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比前两句更进一步,小斋吟玩还不能尽兴,更是将它当作珠玉宝贝一样看待,经常带在身上,藏之怀袖,不时地拿出来欣赏,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似频见、干娇面”,词人睹物思人,每看一回她的手书笔迹,就是对她的一回怀想和思念。

古人云“书为心画,言为心声”,凝聚着瑶卿情意,表露出她的兰心蕙质的“小诗长简”,是词人与她展开心灵对话的绝佳媒介。可惜的是,词人并没有在作品中引用过瑶卿的诗句,也没有在其他作品中对瑶卿有过稍为详细的交代,以致使瑶卿成为了一个模糊的影子,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创作背景

柳永一生流连坊曲,出人歌楼妓馆,由于仕途失意,与妓女关系非常密切。《乐章集》中有不少咏妓、怀的篇什,其中也不乏感情真挚的词作。这首《凤衔杯》就是词人写给歌妓的小词,表现为对一位美妓翰墨才情的赏爱。

标签: 宋朝柳永

更多文章

  •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柳永

    安公子·梦觉清宵半柳永 〔宋代〕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译文半夜从梦中惊醒

  •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柳永

    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柳永 〔宋代〕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徘徊。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译文春天来了,京郊

  • 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元干,宋朝

    张元干写的《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首词短小玲珑,含蓄蕴藉。全词情景交融,笔力深婉,以自己的孤寂,抒写山河收复无望的愁怨,意境幽深,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吧。点绛唇呈络滨 ① 、筠溪 ② 二老。【原文】清夜沉沉,暗蛩 ③ 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

  • 张元干创作的《水调歌头·追和》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调歌头,张元干

    张元干创作的《水调歌头·追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首词好在哪里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水调歌头·追和 ①【原文】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元龙 ② 湖海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宋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

  •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辛弃疾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 〔宋代〕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译文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天色已晚,天气变寒,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曾几何时,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现在又依依惜别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 〔宋代〕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青云上 一作:青云去)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

  •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 〔宋代〕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译文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度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

  •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辛弃疾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辛弃疾 〔宋代〕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译文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回家退休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