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1/16 20:26:31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陆游代〕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

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有志男儿当建立功业,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运已尽,应当去平定他们。

何时才能够像汉朝时在五原塞出兵讨伐匈奴那样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军队伍十分整肃的场景,只听到扬鞭催马的声音,而没有人语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三月,陆游52岁,在成都范成大幕府。诗人精通书法,尤擅长草书,几乎出神入化。于是由醉中作草书,联想到用兵,实为妙哉!

赏析

陆游是南宋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试无路,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浇愁、作书泄愤的生动描绘。三至六句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真是“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白《草书歌行》)诗人把为国平胡尘的战斗场面和整个草书的过程(蓄势、疾书、书成)以及高度的草书技巧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了。比喻的运用也十分成功。“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写出扫敌人,平逆虏后的清平景象和诗人的得意神情。“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最后两句呼应开头,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参加收复国土战斗的迫切心情。给人展示了一幅夜袭敌营的生动画面,而诗人纵马疾驰、英勇矫健的身影也跃然在目。

诗中借醉中作草书的情况,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的思想感情。诗中表明作者为国征战的愿望无法实现,便把豪情寄托于饮酒和写字当中。诗人从作草书联想到用兵,表现他时时处处不能忘情于收复国土。最后,诗人又从书、酒之中返回到现实,盼望着早日出关塞、平逆虏、立军功。

标签: 宋朝陆游

更多文章

  • 《水调歌头·多景楼》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陆游

    水调歌头·多景楼陆游 〔宋代〕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译文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

  • 《乙卯重五诗》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陆游

    乙卯重五诗陆游 〔宋代〕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

  • 《忆昔》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陆游

    忆昔陆游 〔宋代〕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译文回忆往日曾随军强渡渭水,在马背上看着遗民提着酒浆对我们哭诉。夜里躺在高山上看着繁星,白天又在战车上眺望着胡虏逃跑的烟尘。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得,谁知道老了

  • 《二月二十四日作》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陆游

    二月二十四日作陆游 〔宋代〕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译文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只求麦子熟了,能吃上几顿饱饭,又怎敢议论,说谷价贱了会伤我田农!如今酷吏曹泳被放

  • 高适的《封丘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适,唐朝

    高适的《封丘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该诗围绕诗人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展开,文字朴实,一气呵成,有感染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封丘作【原文】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

  • 高适的《营州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适,唐朝

    高适的《营州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这首绝句好似风情速写,颇有边塞生活的情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营州歌【原文】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译文】营州少年自小就习惯茫茫的原野,时常能在城外的郊野上看见他们打猎的身影。喝千钟胡虏

  •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李煜 〔五代〕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译文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在高楼眺望。往事已经成空,就

  •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李煜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李煜 〔五代〕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译文樱桃落尽,春天已经离去,只有那蝴蝶还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

  •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李煜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李煜 〔五代〕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译文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

  • 《捣练子·云鬓乱》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李煜

    捣练子·云鬓乱李煜 〔五代〕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译文美人头发蓬乱,晚妆不整齐,因愁带恨的双眉像远山一样聚在一起。白嫩的小手斜托着面颊,靠在栏杆上,也不知在为谁伤心泪流。注释云鬓:形容女子像乌云一般浓黑、秀美的鬓发。远岫(xiù):远处的山峰。岫,山。攒(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