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适的《营州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高适的《营州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91 更新时间:2024/1/27 7:05:23

高适的《营州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这首绝句好似风情速写,颇有边塞生活的情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营州歌

【原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

营州少年自小就习惯茫茫的原野,时能在城外的郊野上看见他们打猎的身影。喝千钟胡虏酒都不能使人醉倒,胡人十岁就能骑马了。

【鉴赏】

穿着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郊野上打猎,这在一般人眼里难免有些粗野,但在营州,这却是平常的生活情景。生活在这里的少年,从小受牧猎骑射之风熏陶,养成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驰骋疆场的本事。诗人正是从这似乎有些粗野的城下打猎活动中,看到了边塞少年那往原野的纯真心灵,豪放性情,勇敢精神,令人感到新鲜兴奋,并由衷地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显出了纯真;“千钟不醉”,显出了豪放之性;“十岁骑马”,显出了勇敢。这一切都展示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诗人在构思上直抒胸臆,即兴寄情;采用白描的手法但笔墨粗放,这是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诗人好像瞬间就被那城下少年的打猎活动给吸引住了,似乎是出口成章地赞扬了他们的精神,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细节描写真实而又夸,少年性格典型而又鲜明。诗人擅长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并能精练地表达出来,使整个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边塞风情。在唐代诗人所作的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并不多见,所以这首绝句也就显得尤为珍贵。

标签: 高适唐朝

更多文章

  •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李煜 〔五代〕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译文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一觉醒来双泪垂落。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在高楼眺望。往事已经成空,就

  •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代,李煜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李煜 〔五代〕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译文樱桃落尽,春天已经离去,只有那蝴蝶还翻飞着银灰色的翅膀双双飞舞。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

  •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李煜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李煜 〔五代〕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译文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

  • 《捣练子·云鬓乱》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李煜

    捣练子·云鬓乱李煜 〔五代〕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译文美人头发蓬乱,晚妆不整齐,因愁带恨的双眉像远山一样聚在一起。白嫩的小手斜托着面颊,靠在栏杆上,也不知在为谁伤心泪流。注释云鬓:形容女子像乌云一般浓黑、秀美的鬓发。远岫(xiù):远处的山峰。岫,山。攒(c

  • 《菊花》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元稹

    菊花元稹 〔唐代〕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赏析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

  • 《离思五首·其四》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唐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鉴赏“曾

  • 《惊蛰二月节》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元稹

    惊蛰二月节元稹 〔唐代〕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译文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

  • 《田家词》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元稹

    田家词元稹 〔唐代〕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译文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鉴赏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唐代〕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