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离思五首·其四》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离思五首·其四》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74 更新时间:2024/1/27 8:58:48

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唐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鉴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让诗人动心的女子了。诗人借“沧海水”、

“巫山云”这世间绝美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境深远、意蕴颇丰,情感炽烈却又含蓄蕴藉,成为人们喜欢借用的一副联语,后来不仅用来表达爱情深厚坚贞永固,还被人们用来形容阅历丰富而眼界极高。这首诗也从客观上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的认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花喻人,即使走进百花盛开、清馨四溢的花丛里,也懒于回首无心去欣赏那些映入眼帘的盛开的花朵,表示对女色绝无再留恋眷顾之心。第四句承上“懒回顾”的原委,含蓄地说:一、他对世事看破红尘修道的缘故;二、因为失去心爱的人,再不会动心于其他的芳草繁花,这是悲痛无法解脱的感情上的一种寄托;“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修身、修德、治学的一种自我操守。“半缘修道”、“半缘君”所表现的忧思之情,完全是一致的,这样写更觉意蕴深厚。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贬官江陵府士曹参军时。一说作者因怀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而作此诗。另一说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妻子韦丛而作。

标签: 唐朝元稹

更多文章

  • 《惊蛰二月节》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元稹

    惊蛰二月节元稹 〔唐代〕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译文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

  • 《田家词》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元稹

    田家词元稹 〔唐代〕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译文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鉴赏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唐代〕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 《赵将军歌》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岑参

    赵将军歌岑参 〔唐代〕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译文九月的天山脚下寒风似刀,城南出猎的马儿缩着寒毛。赵将军比赛骑射场场获胜,赢得那单于穿的貂鼠皮袍。赏析诗一开头先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深秋时分,在寒冷的天山脚下,北风夹着严寒,犹如利刀一般砭人肌骨。这里用“

  •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唐代〕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译文人到三十才得个一命官,仕宦的念头快要消磨完。自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涧水吞没了采樵的小路,美丽的山花醉倚在药栏。只因为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负这根钓

  • 卢纶《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纶,唐朝

    卢纶《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塞下曲(其三)【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天昏地黑大雁高飞,趁着黑夜单于逃跑。要率轻骑奋勇追赶,大雪扑面落满弓刀。【鉴赏】此诗是《塞

  • 卢纶的《逢病军人》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纶,唐朝

    想知道卢纶的《逢病军人》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吗?此诗将“病军人”的苦、愁、忧、痛刻画得入木三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一起来看看吧!逢病军人卢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 [1] ,不堪秋气入金疮 [2] 。【注释】[1]蓬鬓:鬓发蓬乱,描绘疲病冻饿、受尽折磨的

  • 《优钵罗花歌》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岑参

    优钵罗花歌岑参 〔唐代〕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

  • 《银山碛西馆》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岑参

    银山碛西馆岑参 〔唐代〕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译文银山碛口狂风好似利箭,铁门关西明月有如白练。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男儿三十未能建功立业,怎能终日死守笔墨纸砚!创作背景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