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菊花》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菊花》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74 更新时间:2024/1/27 7:27:18

菊花

元稹 〔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赏析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赏菊之作。在旧时诗文中,常将菊花作为封建士大夫道德品质的象征。此诗即为其中之一,约于贞元十八年(802)作于长安。

标签: 唐朝元稹

更多文章

  • 《离思五首·其四》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唐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鉴赏“曾

  • 《惊蛰二月节》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元稹

    惊蛰二月节元稹 〔唐代〕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译文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

  • 《田家词》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元稹

    田家词元稹 〔唐代〕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译文天久不雨,土地坚硬,牛拉着沉重的犁耙,喘着粗气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鉴赏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唐代〕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 《赵将军歌》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岑参

    赵将军歌岑参 〔唐代〕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译文九月的天山脚下寒风似刀,城南出猎的马儿缩着寒毛。赵将军比赛骑射场场获胜,赢得那单于穿的貂鼠皮袍。赏析诗一开头先展现了一幅寒风凛冽的边塞图。深秋时分,在寒冷的天山脚下,北风夹着严寒,犹如利刀一般砭人肌骨。这里用“

  •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唐代〕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译文人到三十才得个一命官,仕宦的念头快要消磨完。自怜没有什么祖传家业,总不敢嫌弃这微小的官。涧水吞没了采樵的小路,美丽的山花醉倚在药栏。只因为这五斗米的官俸,竟然要辜负这根钓

  • 卢纶《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纶,唐朝

    卢纶《塞下曲(其三)》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塞下曲(其三)【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天昏地黑大雁高飞,趁着黑夜单于逃跑。要率轻骑奋勇追赶,大雪扑面落满弓刀。【鉴赏】此诗是《塞

  • 卢纶的《逢病军人》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卢纶,唐朝

    想知道卢纶的《逢病军人》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吗?此诗将“病军人”的苦、愁、忧、痛刻画得入木三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一起来看看吧!逢病军人卢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 [1] ,不堪秋气入金疮 [2] 。【注释】[1]蓬鬓:鬓发蓬乱,描绘疲病冻饿、受尽折磨的

  • 《优钵罗花歌》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岑参

    优钵罗花歌岑参 〔唐代〕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