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65 更新时间:2023/12/9 11:36:08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谭宣子 〔代〕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又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黄莺在它身边唱曲儿,都喜爱看它万根青丝迎风摇曳。即使不说它多情,也配称得上柔丽,它的各种美态都是上天赋。你看它芽如眼、叶如眉、枝如腰,样样都似美女。

它在短长亭边长、它在短长桥边立,能把征人的骏马拴,能把游子的舟船系。春天里,它正值风流的年纪,犹如惹人爱怜的芳龄少女。这样的姿色、这样的年纪,让人无心长远离,纵使要经千里烟雨路遥,总要归来将它攀折到手里,再踏行程也无顾忌。

注释

嫩黄初染绿初描:柳芽渐显嫩黄,柳叶也被春风染绿。

倚春娇,索春饶:指柳树备受春的宠爱。

天赋与、眼眉腰:大自然赋予了柳树的叶子枝条如同美女的秀眉和细腰。

兰桡:小舟的美称。

可爱风流:形容柳姿的柔丽娇弱。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意为柳树的妩媚可爱让人挂念,为了能重新攀折到它,行人不辞烟雨,千里迢迢赶回来。

参考资料:完善1、天下阅读.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谭宣子

谭宣子,宋朝词人,生卒年不详,字明之,号全阉。

标签: 宋朝谭宣子

更多文章

  •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纳兰性德

    金缕曲·疏影临书卷纳兰性德 〔清代〕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在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

  • 《晚风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杨万里

    晚风二首·其二杨万里 〔宋代〕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译文晚风不许水面平静如镜照人影,却允许帘幕重重垂落在地。空旷的原野没有山遮不住夕阳余辉,西窗被映成红色持续到明月东升时。注释鉴清漪(yī):以水为镜照影。鉴,镜,此作动词,照镜。漪,本意为细细波纹,这里泛指

  • 《纸鸢》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王令

    纸鸢王令 〔宋代〕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译文谁制作了纸鸢来使远方景色更加壮观,好像是嫌弃飞鸟的花样不够多端。(纸鸢)才凭借着一条线乘风飞去,就有愚人仰头观看。碧霄应该不太可能到达,偶然能断掉绳子

  • 《虞美人影·咏香橙》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吴文英

    虞美人影·咏香橙吴文英 〔宋代〕黄包先著风霜劲。独占一年佳景。点点吴盐雪凝。玉脍和齑冷。洋园谁识黄金径。一棹洞庭秋兴。香荐兰皋汤鼎。残酒西窗醒。鉴赏《虞美人影》,即《桃源忆故人》。“香橙”,常绿乔木,果圆形,越冬成熟。果皮香厚,黄橙色,瓢皮似雪而粗糙,叶似柑叶而较大,瓢液微甘而酸,可作调味品及醒酒之

  • 《石塘濑听猿》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沈约

    石塘濑听猿沈约 〔南北朝〕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译文夜晚,那噭噭的猿声不断传来;清晨,那蒸腾弥漫的雾气笼罩了山野。那猿声忽此忽彼,简直弄不清它们的远近;只见那层层山峦,像叠摞在一起一般。听到那东岭的猿歌,已经够喜欢的了,还想静立久等待,倾听那西岩猿猴

  • 《笔》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李峤

    笔李峤 〔唐代〕握管门庭侧,含毫山水隈。霜辉简上发,锦字梦中开。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何当遇良史,左右振奇才。译文文史官握着笔杆站立在朝堂一侧,笔尖在如山水般雕砚中蘸饱墨水。历史由它书写简牍记录兴衰存亡,书写出的字体就想梦中花般美姸。能够书写那明理死谏的忠勇鸿文,能够书写那精美吉祥的千古绝句。能遇

  • 高适的《燕歌行》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适,唐朝

    高适的《燕歌行》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燕歌行—烽火狼烟中,我心怀家国天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 《兰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方回

    兰花方回 〔元代〕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译文雪后的深林中出现了一股奇异的芬芳香味,林中松树和其他植物都枯干,呈现一副乱纷纷的荒芜景象。那唯一的一股芳香应该就是兰花所在之地,能有多少人会专门过来看看它呢。注释槁(gǎo):枯干。槲:落叶乔木,叶子倒卵形,花黄褐

  • 《踏藕》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苏辙

    踏藕苏辙 〔宋代〕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译文春天到了,湖水倒映岸边鹅黄的新柳,池塘里经冬的老藕还冻的僵直。踏藕的人在翻动池沼,捞出的藕如龙似蛇,藕堆在船上散开一片,仿佛长了牙和角。用清泉将藕上的泥垢清洗干净,白嫩的藕像洁白的牙

  • 《诗经·小雅·白驹》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诗经,春秋

    《诗经·小雅·白驹》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