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文化是历史悠久的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文化是历史悠久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99 更新时间:2024/1/14 20:40:07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丧葬

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人死后都要举行葬礼,但是因为各个地方的习俗的不同,所以每个地方葬礼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中蒙古族的葬礼却有很多种类。

丧葬

旧时蒙古民族的平民百姓,特别是牧区的贫苦人民,其葬礼是比较简单的。人死前,全家人以至诸亲好友都守在其边。死后,全家举哀,通不设灵堂,不摆供献,不穿孝服,不烧纸,不用音乐,不给亲友通讣闻。但是差不多都请喇嘛念经。死者没有文字遗嘱,仅口头嘱咐牲畜等遗给某人,遗骨送至处。倘若死于暴病而没有遗言,其子呼图克图(活佛)求问死之遗志,以便遵守,按照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家中如长辈死了,忌讳说“死了”,应说“老了”,以示尊敬。

《蒙古秘史》中说:诃额仑知道成吉思汗背着她夺了胞弟哈撒儿的百姓是,很不高兴,在忧闷中“老了”,也就是说“死了”。可见蒙古人使用“老了”这个字眼的历史是很长了。喇嘛死了,也不准说“死”,而称“圆寂”。蒙古族的丧葬礼仪,经过元、北元(明)、清各朝代,七百多年中,有许多变化,加之各地自然、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丧葬礼仪也不一样。一般分深葬、野葬、火葬、土葬等几种,其中石葬、深葬、风葬属于宫廷葬法。

石葬

马长寿着《北狄与匈奴》一书根据出土文物认定:“蒙古草原牧民早期埋葬死尸的方式就是墓葬。到部落部落联盟时期约公元前七至二世纪之际,蒙古各地广泛地采用了石墓的形式。

所谓石墓,就是把石板侧埋于地上,成一四方形的围垣,然后把死者和殉葬物安置其中,最后再掩埋起来成为坟墓。并且书中还提及从出土文物看,“蒙古各地石墓里发掘出来的殉葬品,并未发现数值上有很大差异”,它说明当时社会内部还未发生显着的财产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这种葬法是匈奴和其他北方民族在公元前的丧葬方式。

在喀喇沁发现的古墓,也曾见过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石墓。清末乃至解放前,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一带仍保留着少数的石墓葬俗

风葬

《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尸则置树林之上。”这种“风葬”或称“树葬”大概就是《蒙古秘史》里记述的“林中百姓”所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也延续时间较久,鄂伦春、鄂温克族中,还有流行,但在蒙古民族从九世纪以后,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更多文章

  • 白族习俗 白族人日常都会有哪些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族,白族民俗节日,白族习俗

    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 为何说白族刺绣是白族最古老的文化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族,白族文化艺术,刺绣

    大理白族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在当地流传广泛,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并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许多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大理州乃至云南省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力。早在唐宋时期,大批汉族由中原地区迁入云南,与当地少数民族杂

  • 黎族体育 黎族力量型的体育项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黎族,黎族民俗节日,黎族体育

    黎族崇尚英武和勇敢,因此黎族青年非常喜欢力量型的体育煅练,它是一种能体现出个人力量大小,突出个性的项目。摔跤摔跤也叫拌跤。几千年来,摔跤是许多民族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也是黎族青少年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的十月十五日至次年的正月十五日,在田间、山坡、草坪、沙地经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强壮小

  • 黎族体育竞技 黎族传统的射击比赛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黎族,黎族民俗节日,黎族体育

    射箭黎族人民多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为了生存的需要,常用木、竹等制成的弓箭来防身自卫和进行狩猎。从西汉始,黎族先民就已懂得使用弓箭。勤劳的黎族人民不仅善用弓箭打猎,而且会用其射鱼。清人张庆长的《黎歧纪闻》载:“黎歧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黎族最早的弓箭是“木

  • 拉祜族“新米节”为何又叫“尝新节” 有啥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拉祜族,拉祜族民俗节日,拉祜族新米节

    “新米节”又称“尝新节”,拉祜语称“扎西长”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扎迪、娜迪从葫芦出来后,地面上没有吃的,只能用山茅野薯充饥、“厄萨”天神把五谷种子给了他们,教会他们种地了;拉祜族人民感谢厄萨,每当谷物成熟的时节,就要用新米饭祭祀厄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统的“新米节”。新米节全

  • 拉祜族为何会信仰原始宗教?有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拉祜族,拉祜族历史,拉祜族宗教信仰

    古代拉祜族信仰原始宗教。拉祜族原始宗教的基本内容分为原始宗教观念和原始巫术。拉祜人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火、草、木、鸟、兽、山、坝、江、河、石、铁甚至建筑物、工具、旧居地址等等都附有特定“尼”(精灵),相信自然界是充满精灵的世界。各种精灵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等级,它们各司其职,互不相属,

  • 畲族节日 畲族封龙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畲族民俗节日,畲族,封龙节

    南北各地的民间中有一个叫封龙节的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都与雨水有关。一起来看看畲族文化吧。封龙节(也称「分龙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

  • 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畲族文学艺术,畲族

    少数民族的舞蹈多以体现生活的喜怒哀乐为主,具有时代感,体现了民族凝聚力。畲族的舞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新舞蹈,在祖国的民族艺坛中展现了畲族舞蹈的独特风采。那么,下面就来看看畲族文化中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

  • 京族人春节怎么过的?京族人的春节有什么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所属的历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的京族,普遍有过年节的习俗。过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节日习俗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亦有自己的特色。除夕下午,全

  • 京族独特的节日 京族有哪些独有的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

    京族节日之唱哈节“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并设立神位来纪念他。同时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