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拉祜族为何会信仰原始宗教?有何历史

拉祜族为何会信仰原始宗教?有何历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3 更新时间:2024/1/22 9:51:43

古代拉祜族信仰原始宗教。拉祜族原始宗教的基本内容分为原始宗教观念原始巫术。拉祜人认为:日、月、星辰、风、雨、雷、火、草、木、鸟、兽、山、坝、江、河、石、铁甚至建筑物、工具、旧居地址等等都附有特定“尼”(精灵),相信自然界是充满精灵的世界。

各种精灵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等级,它们各司其职,互不相属,但人类不能触犯它们,否则将会大难临头。因此,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出远门等等之前,都进行各种名目繁多的祭祀仪式,以此祈求各种精灵保佑人们平安无事,万事如意。

各地拉祜族的原始宗教大都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极其复杂的历程。原始宗教的重要手段是原始巫术,它主要通过占卜、禳解、诅咒、盟誓和神判等仪式来表现并世代相传。主持原始巫术、祭祀等原始宗教活动的人员称摩八、席八或毕摩、贝玛(与彝、哈尼族同),他们经自学,多掌握本民族传统化,少数人还掌握中药知识和传统历法,深受拉祜人的尊重。

时期,佛教是南诏、大理政权的“国教”,属于南诏、大理政权属民的拉祜族先民也信奉佛教,“至大理末年,段氏与乌蛮三十七部关系破裂”。(《拉祜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一时间战火四起,导致拉祜族大规模的迁徙,佛随人迁,佛教仪式日渐简化,但佛教思想仍以口碑形式根植民间。

明末清初,大理僧侣德渊及其门徒把大乘佛教传入拉祜族地区,使拉祜族的佛教信仰再度兴盛起来,至清朝嘉庆后,先后在今临沧地区的耿马、双江等县境内建立过四大佛教活动基地,据说各以一尊佛像为真传;在今澜沧县范围内建立过五个佛教活动中心,据说各以一部佛经为真传。故拉祜民间有四佛四尊和五佛五经的说法。

由于大乘佛教在拉祜族地区的传入一开始就与清朝政府相对抗有直接联系,故佛坛都毁于战火,佛经佛像多下落不明。传入拉祜族地区的佛经今只有一少部分,当今自称佛祖后代的拉祜族地区有竹木结构,草盖顶“波页”(佛寺),但人们只能以口碑形式传颂佛祖的功德,佛教活动内容带有浓厚的拉祜族宗教文化特色。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先后传入拉祜族地区。

据有关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仅澜沧县境内拉祜族、佤族信两教人数就达25000人以上。

其中教徒最多、影响最大、活动范围最广的是基督教,它以当时澜沧县镇边区(今糯福乡)的糯福为中心外传播到永安、东回、富邦、文东、上允等区乡和沧源、双江等县拉祜族、佤族地区。

天主教的活动范围较小。迄今为止,澜沧县等部分拉祜族仍信仰基督教,星期天进行礼拜活动,每年公历12月25日过圣诞节。节日期间跳摆舞、吹芦笙、弹口弦等,依旧属于拉祜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更多文章

  • 畲族节日 畲族封龙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畲族民俗节日,畲族,封龙节

    南北各地的民间中有一个叫封龙节的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都与雨水有关。一起来看看畲族文化吧。封龙节(也称「分龙节」)是畲族的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

  • 畲族舞蹈 畲族舞蹈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畲族文学艺术,畲族

    少数民族的舞蹈多以体现生活的喜怒哀乐为主,具有时代感,体现了民族凝聚力。畲族的舞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新舞蹈,在祖国的民族艺坛中展现了畲族舞蹈的独特风采。那么,下面就来看看畲族文化中惟妙惟肖的畲族舞蹈。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

  • 京族人春节怎么过的?京族人的春节有什么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所属的历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的京族,普遍有过年节的习俗。过节时间与汉族春节相同。节日习俗与汉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亦有自己的特色。除夕下午,全

  • 京族独特的节日 京族有哪些独有的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京族,京族民俗节日

    京族节日之唱哈节“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并设立神位来纪念他。同时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唱歌

  • 基诺族住什么房子 基诺族人最喜欢住竹楼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基诺族,基诺族建筑

    基诺族喜欢在深山密林、山势平缓的小山之巅建房,数十户为一寨,远远望去,浓荫深处,幢幢竹楼依山而卧,炊烟袅袅,清幽静谧,给人一种神奇迷离,古朴原始之感。基诺族房屋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干栏”式竹楼。竹楼用木架支撑,用粗木做梁、柱,连榫为架,不用金属连接。楼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铺成,楼顶覆盖茅草,覆盖前将

  • 基诺族听什么音乐?基诺族的民间音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基诺族,基诺族文学艺术

    基诺族民间音乐也相当丰富。民歌有叙事歌、山歌、贺新房歌、哄娃娃歌、儿歌等。主要乐器有口弦、“毕吐鲁”——二洞箫和二胡、“七柯”(用7个竹筒组成,有7个音阶)、“塞吐”(大鼓)、硭和钹等,基诺族人民喜爱歌舞,从小学习传统曲调,成年即兴填词,对歌。在节日和一些重大仪式期间,载歌载舞,舞蹈动作一般较简单。

  • 傈僳族舞蹈 嘎且且撒勒舞是什么样的舞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傈僳族文学艺术,舞蹈

    嘎且且撒勒舞:“来跳美好的舞蹈”傈傈族,一个舞蹈的民族。傈傈族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好跳舞,也都会跳舞。而嘎且且撒勒舞则是傈傈族舞蹈中最具有寓意的一个舞蹈,也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嘎且且撒勒舞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族舞蹈的嘎且且撒勒舞。“嘎且且撒勒舞”傈僳语意为来跳美好

  • 傈僳族婚俗 德昌傈僳族的求爱风俗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傈僳族民俗节日,傈僳族

    德昌傈僳族求爱风俗德昌傈僳族新娘独具特色的盖头极引人注目。盖头是黑色土布,盖头大,有的硕大无比,盖头使傈僳族婚礼充满神秘气氛。结婚这一天,新娘在娘家打扮妥当,由伴娘给她裹上头帕,裹法和平时包头帕不一样,新娘的头帕很大,包得如车轮一般。傈僳族的陪嫁物极简单,数件头帕、一件衣物和一床被盖而已。头帕是娘家

  • 羌族的羊皮鼓舞有着怎样的神话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羌族,羌族文化艺术,羌族舞蹈,羊皮鼓舞

    在羌族的祭祖仪式中,有大巫师必须头戴金丝猴头皮帽,并同时敲打羊皮单鼓的特殊习俗,而这一习俗的来历还有着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为根据。据说,很早以前,羌族是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时已十分年迈的祖师爷为了把从天神那里得来的各种经文和有关人间衣食住行的所有学问,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记录并保存在一卷卷桦树皮上,准备

  • 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羌族,羌族历史,羌族巫术

    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师们作法时的“专利”。除祭祖时巫师敲打羊皮鼓、跳“金丝猴寻找罪恶山羊”舞蹈外,再要领略“羊皮鼓舞”的风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县木卡乡的《布拉兹》所莫属了。闻名方圆百里的木卡乡羊皮鼓舞《布拉兹》,也属于“巫舞”之列,必须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经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备一定医药、星象知识,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