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

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46 更新时间:2024/1/20 20:09:10

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师们作法时的“专利”。除祭祖时巫师敲打羊皮鼓、跳“金丝猴寻找罪恶山羊”舞蹈外,再要领略“羊皮鼓舞”的风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县木卡乡的《布拉兹》所莫属了。

闻名方圆百里的木卡乡羊皮鼓舞《布拉兹》,也属于“巫舞”之列,必须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经所有法式技能,具备一定医药、星象知识,能主持传统的祭祀仪式的巫师才能表演。这类巫师被当地羌民称作“释比”。

羌寨各家如要“请愿”、“还愿”或驱鬼逐疫,就要聘请“释比”来跳羊皮鼓舞《布拉兹》。巫师的人数和规模,根据各家经济能力而定。“释比”所作的各种法事中,“羊皮抓鼓”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同时也是“释比”跳《布拉兹》时唯一的伴奏乐器。理县木卡乡最著名的两位“释比”不但是一对兄弟,而且所合跳的《布拉兹》,舞姿之优美、风韵之潇洒,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

只见,两位身着湖蓝色右襟长袍,腰系白色麻制百褶裙,头缠白色包头的“释比”,在手击羊皮抓鼓的咚咚作响下轻盈起舞。整个舞蹈过程中,他们神情专注如入无人之境,舞姿轻盈飘逸、刚健沉稳。

二人齐舞时,驰有序,如行云流水;对舞中,婀娜多姿,似彩蝶双飞。全部舞蹈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复杂而多变的动作。

他们干净利落的动作随羊皮鼓节奏的加快而丝毫不乱分寸。舞姿的和谐完美、一招一式的准确到位与穿其中古朴、无华与内在的神韵,不能不令人们对他们功底的深厚发出赞叹,这是任专业舞人所难以达到和所能体现的。

标签: 羌族羌族历史羌族巫术

更多文章

  • 羌族医药学简介 羌族人是怎样治病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羌族,羌族历史,羌族医药学

    羌活(羌语称“寺格”):将羌活根部晒干、捣烂,成粉末状,用纸卷成卷烟状,平常用抽烟的方法,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头痛、咽喉痛、四肢酸等症。大黄(羌语称“崇隔”):将新挖出的大黄根,除去泥沙,洗净后用水煎煮40—60分钟,然后取出切成数片,热敷患处。治疗扭伤、无名肿毒、痈疽、疮疡。贝母(羌语称“葛白”)

  • 仡佬族文学 仡佬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仡佬族文学艺术,民间故事

    仡佬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在仡佬族文化中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画卷,古色古香,淳朴自然的民间生活令人神往不已。在仡佬族的民间有着很多的特色习俗,也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从仡佬族先民时代口耳相传至今,意义非凡。金角老龙王救始祖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仡佬族的始祖先民,居住在山林里,在大树上搭窝栖息,以

  • 羌族建筑 羌族建筑有啥文化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羌族,羌族建筑及其他,羌族民居

    羌族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材料以石材为主,与汉族建筑以木料为主,罕用石材、追求“盛德在木”的基本原则大相径庭。羌族建筑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汉族的窑洞式和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风格古朴。羌族建筑在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上,体现为其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

  • 羌族建筑 羌族建筑有啥民族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羌族,羌族建筑及其他,羌族民居

    碉楼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

  • 羌族服饰 羌族“围腰”上的图案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羌族,羌族服饰,围腰

    围腰的图案纹样。羌绣的饰花纹样主要有满花、团花、角花、带花、填花、簇花等几种。围腰的胸襟上一般采用满花纹样。满花纹样充满整个胸襟多以花卉为主,也可用几条带状纹样组成满花纹样。围腰半襟上则多采用团花纹样,团花纹样在挑花技法中运用广泛。团花有圆形、椭圆形、四方形、八方形、放射形、菱形等。纹样均衡、规整、

  • 羌族服饰简介 羌族男子服饰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羌族,羌族服饰,羌族男子服饰

    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文献记载,两汉时甘青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 (《后汉书·西羌传·集解》引郭义恭《广志》)。而与之相同时期的“滇族”等羌支民族的贵族男子也多披毡。可见,“披毡”原为羌族最古老的服饰之一。唐宋时期,羌族披毡已

  • 撒拉族日常饮食是啥?撒拉族饮食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撒拉族,撒拉族饮食,撒拉族习俗

    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撒拉族先民于

  • 撒拉族饮食 撒拉族最具特色的民族特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撒拉族,撒拉族饮食,撒拉族特产

    羊筋羊筋是羊蹄的韧带。青海的羊筋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中最常见也是很有声誉的地方菜之一。由于羊筋是胶质组成,比起海参、鱼翅来,价廉味美,是烹制高筵美馔的重要佳料。清代的全羊席中有一道“蜜汁髓筋”就是以羊筋作全料的。

  • 独龙族住什么样的房子?独龙族的建筑木垒房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龙族,独龙族建筑

    生活在独龙江、怒江流域的独龙族在立寨建屋之前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巢居、穴居、“结房于树以居”的过渡阶段,在历史文献中就有“无屋宇,居山岩中”的记载。被称做是“建在大树上的房子”。如果想尝试一下远古的“巢居”,走进滇西北的独龙江畔,便可以见到独龙族的“建在大树上的房子”,独龙语称为“新

  • 独龙族男服是什么样的 独龙族女服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龙族,独龙族服饰

    男服男子通常只披一方“约多”,其穿法是斜披在肩,从左肩至右腋。他们一般留齐肩散发,前垂齐眉,出门时要佩带砍刀、箭包等。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的时间较晚,之前,独龙人常以兽皮御寒树叶遮羞。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后,纺织便成了独龙族妇女的主要劳作形式,她们常以麻皮、水麻皮、火草等野生植物为原料捻线织布,用野生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