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基诺族听什么音乐?基诺族的民间音乐

基诺族听什么音乐?基诺族的民间音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61 更新时间:2024/1/20 14:19:24

基诺族民间音乐也当丰富。民歌有叙事歌、山歌、贺新房歌、哄娃娃歌、儿歌等。要乐器有口弦、“毕吐鲁”——二洞二胡、“七柯”(用7个竹筒组成,有7个音阶)、“塞吐”(大鼓)、硭和钹等,基诺族人民喜爱歌舞,从学习传统曲调,成年即兴填词,对歌。在节日和一些重大仪式期间,载歌载舞,舞蹈动作一般较简单。

基诺族音乐特色

民歌调:基诺族民歌以徵、羽两种调式较多(徵、羽是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音级。徵、羽调式即现代的5调式和6调式)。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曲调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前倚音: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1-6)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

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韵母、声调都相同)。如情歌(巴格勒)、房新歌(扫高格勒),这类民歌叙事性较强,演唱时要先唱一个“歌头”,之后开始唱正词。

唱歌:基诺族男女老幼都能唱赋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其内容有情歌、农事歌、婚礼歌、史诗歌、礼俗歌等。从其曲调上看,基诺族民歌以5调式和6调式这两种调式为较多。速度较自由,多使用混合节拍,曲调常用五声式二、三度级进行。旋律与语音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合元音的唱词前使用前倚音:每句唱词的最末一个音节如果是小三度(1-6)下行时,常使用连续下滑进行。每句歌词多为七或九两种单数音节组成,很讲究对仗。双数句最末一个音节要协韵(韵母、声调都相同)。

更多文章

  • 傈僳族舞蹈 嘎且且撒勒舞是什么样的舞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傈僳族文学艺术,舞蹈

    嘎且且撒勒舞:“来跳美好的舞蹈”傈傈族,一个舞蹈的民族。傈傈族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好跳舞,也都会跳舞。而嘎且且撒勒舞则是傈傈族舞蹈中最具有寓意的一个舞蹈,也是傈傈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嘎且且撒勒舞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傈傈族舞蹈的嘎且且撒勒舞。“嘎且且撒勒舞”傈僳语意为来跳美好

  • 傈僳族婚俗 德昌傈僳族的求爱风俗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傈僳族民俗节日,傈僳族

    德昌傈僳族求爱风俗德昌傈僳族新娘独具特色的盖头极引人注目。盖头是黑色土布,盖头大,有的硕大无比,盖头使傈僳族婚礼充满神秘气氛。结婚这一天,新娘在娘家打扮妥当,由伴娘给她裹上头帕,裹法和平时包头帕不一样,新娘的头帕很大,包得如车轮一般。傈僳族的陪嫁物极简单,数件头帕、一件衣物和一床被盖而已。头帕是娘家

  • 羌族的羊皮鼓舞有着怎样的神话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羌族,羌族文化艺术,羌族舞蹈,羊皮鼓舞

    在羌族的祭祖仪式中,有大巫师必须头戴金丝猴头皮帽,并同时敲打羊皮单鼓的特殊习俗,而这一习俗的来历还有着一段有趣的神话故事为根据。据说,很早以前,羌族是拥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时已十分年迈的祖师爷为了把从天神那里得来的各种经文和有关人间衣食住行的所有学问,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记录并保存在一卷卷桦树皮上,准备

  • 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羌族,羌族历史,羌族巫术

    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师们作法时的“专利”。除祭祖时巫师敲打羊皮鼓、跳“金丝猴寻找罪恶山羊”舞蹈外,再要领略“羊皮鼓舞”的风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县木卡乡的《布拉兹》所莫属了。闻名方圆百里的木卡乡羊皮鼓舞《布拉兹》,也属于“巫舞”之列,必须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经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备一定医药、星象知识,能主

  • 羌族医药学简介 羌族人是怎样治病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羌族,羌族历史,羌族医药学

    羌活(羌语称“寺格”):将羌活根部晒干、捣烂,成粉末状,用纸卷成卷烟状,平常用抽烟的方法,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头痛、咽喉痛、四肢酸等症。大黄(羌语称“崇隔”):将新挖出的大黄根,除去泥沙,洗净后用水煎煮40—60分钟,然后取出切成数片,热敷患处。治疗扭伤、无名肿毒、痈疽、疮疡。贝母(羌语称“葛白”)

  • 仡佬族文学 仡佬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仡佬族文学艺术,民间故事

    仡佬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在仡佬族文化中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画卷,古色古香,淳朴自然的民间生活令人神往不已。在仡佬族的民间有着很多的特色习俗,也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从仡佬族先民时代口耳相传至今,意义非凡。金角老龙王救始祖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仡佬族的始祖先民,居住在山林里,在大树上搭窝栖息,以

  • 羌族建筑 羌族建筑有啥文化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羌族,羌族建筑及其他,羌族民居

    羌族建筑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材料以石材为主,与汉族建筑以木料为主,罕用石材、追求“盛德在木”的基本原则大相径庭。羌族建筑融合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三种主要形式——游牧民族的帐幕式、汉族的窑洞式和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特征,风格古朴。羌族建筑在对游牧民族帐幕式的继承上,体现为其室内至今还完整保留中心柱的结构形式,

  • 羌族建筑 羌族建筑有啥民族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羌族,羌族建筑及其他,羌族民居

    碉楼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

  • 羌族服饰 羌族“围腰”上的图案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羌族,羌族服饰,围腰

    围腰的图案纹样。羌绣的饰花纹样主要有满花、团花、角花、带花、填花、簇花等几种。围腰的胸襟上一般采用满花纹样。满花纹样充满整个胸襟多以花卉为主,也可用几条带状纹样组成满花纹样。围腰半襟上则多采用团花纹样,团花纹样在挑花技法中运用广泛。团花有圆形、椭圆形、四方形、八方形、放射形、菱形等。纹样均衡、规整、

  • 羌族服饰简介 羌族男子服饰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羌族,羌族服饰,羌族男子服饰

    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文献记载,两汉时甘青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 (《后汉书·西羌传·集解》引郭义恭《广志》)。而与之相同时期的“滇族”等羌支民族的贵族男子也多披毡。可见,“披毡”原为羌族最古老的服饰之一。唐宋时期,羌族披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