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土家族习俗 和土家族交流应该注意哪些禁忌

土家族习俗 和土家族交流应该注意哪些禁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49 更新时间:2023/12/7 18:51:15

中国有许多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禁忌。比如汉族是不能把筷插在碗以及吃饭的时候不能敲碗。那么你知不知道土家族的禁忌是什么呢?

交际禁忌:土家人对外族人忌用土家语,忌用粗话、鄙话不礼貌语言;辈对辈忌直呼姓名、平辈呼叫姓名忌不带姓,男女之间忌呼“逮、喂”;晚辈对长辈忌呼“逮、喂”;忌长声呼叫,如“啊”;有病人忌说“不高、不长、死、亡、完了”等语;有人去世,忌直说“死亡”,而改用“作古”、“归天”、“走了”等替代,对生意人忌说“折、亏、损、耗”等字。忌留胡子。婚嫁喜庆之际,不准说“分开、分离”之类的话。

出行忌讳:旅行忌七、九日出门,忌八日起程归家,建间称“七不出门八不归,逢九出门惹是非”。土家人还认为,农历一月、四月、七月、十月的蛇日,冬月的鸡日,三月、六月、九月的牛日,均为“红煞日”,忌出远门。有“出门遇红煞,一去不归家”之说。人们出门走亲访友或办事,最忌讳遇到的一个人是妇女,若是遇见,则不宜出门,等至第二天再出门。若第一个遇见是男性,第二个是女性,则不忌。

摸头禁忌:土家族男子严禁别人触摸自己的头,无论善意的或其他什么原因。唯自己祖父母、父母除外。谚云“男儿头、女儿腰,只许看,不许挠。”俗信,摸男子头,是侵犯男子汉的尊严,再的朋友,也必须严守这一禁忌,否则会使友谊为仇怨。

1、如遇日蚀或月蚀,便认为国家有乱、人民有灾,要敲锣打鼓救。

2、认为乌鸦叫有人死或遭凶事;半夜鸡叫会有火灾和盗贼。

3、忌打喷嚏,认为背后有人说自己的坏话,或是用巫术害自己。所以土家人要随即咀咒:“好人讲我好心肠,歹人讲我烂牙框。”即可消祸。

更多文章

  • 土家族茶文化 独特的土家茶文化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民族,土家族饮食

    茶文化是土家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土家族崇拜大自然,因此对于茶叶也有敬意,认为山中有山神,茶也有茶神,这就形成了土家族的茶文化。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

  • 2016清明节放假安排 2016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明节,传统文化

    导语: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各地习俗有所差异,但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节日热点主题,除此,清明节习俗有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禁火、扫墓、踏青等等。清明节放假是不少人关注的话题,那么2016清明节放假几天 ?趣历史网在此为您介绍2016清明节放假安排时间吧!【

  • 维吾尔族医学 维吾尔族“沙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文学艺术,维吾尔族医学,沙疗

    研究表明,在阳光强烈照射的干热天气里,沙粒的温度升高,通过沙的机械压力使热向深部组织传导,从而起到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身体受到阳光中较强红外线的照射,神经系统功能会得到激活和恢复,并能引起机体复杂的全身反应。另外,沙子中含有钙、

  • 蒙古族的皮革文化 皮革很早就用于服装服饰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族,蒙古族服饰,皮革

    蒙古族随着历史的发展,还有积累了生活中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种皮革文化。这种皮革文化有着很高的实用功能还能反映出蒙古民族的审美心理。这种皮革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蒙古高原各地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文物可以看出,蒙古高原古人类用狮子、大象的牙齿和鹿角等制作类似骨锥、骨针等缝纫工具,又用马尾、鹿筋和植物纤维做成线

  •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文化是历史悠久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族,蒙古族,习俗,蒙古族民俗节日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丧葬文化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人死后都要举行葬礼,但是因为各个地方的习俗的不同,所以每个地方葬礼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中蒙古族的葬礼却有很多种类。丧葬旧时蒙古民族的平民百姓,特别是牧区的贫苦人民,其葬礼是比较简单的。人死前,全家人以至诸亲好友都守在其边。死后,全家举哀,通常不设灵堂

  • 白族习俗 白族人日常都会有哪些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族,白族民俗节日,白族习俗

    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 为何说白族刺绣是白族最古老的文化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族,白族文化艺术,刺绣

    大理白族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最具有代表性,挖色镇的白族刺绣艺术在当地流传广泛,有着厚实的群众基础,并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许多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大理州乃至云南省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力。早在唐宋时期,大批汉族由中原地区迁入云南,与当地少数民族杂

  • 黎族体育 黎族力量型的体育项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黎族,黎族民俗节日,黎族体育

    黎族崇尚英武和勇敢,因此黎族青年非常喜欢力量型的体育煅练,它是一种能体现出个人力量大小,突出个性的项目。摔跤摔跤也叫拌跤。几千年来,摔跤是许多民族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也是黎族青少年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的十月十五日至次年的正月十五日,在田间、山坡、草坪、沙地经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强壮小

  • 黎族体育竞技 黎族传统的射击比赛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黎族,黎族民俗节日,黎族体育

    射箭黎族人民多居住在深山老林里,为了生存的需要,常用木、竹等制成的弓箭来防身自卫和进行狩猎。从西汉始,黎族先民就已懂得使用弓箭。勤劳的黎族人民不仅善用弓箭打猎,而且会用其射鱼。清人张庆长的《黎歧纪闻》载:“黎歧无不能射者,射必中,中可立死。每于溪边伺鱼之出入,射而取之,以为食”。黎族最早的弓箭是“木

  • 拉祜族“新米节”为何又叫“尝新节” 有啥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拉祜族,拉祜族民俗节日,拉祜族新米节

    “新米节”又称“尝新节”,拉祜语称“扎西长”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拉祜族的祖先扎迪、娜迪从葫芦出来后,地面上没有吃的,只能用山茅野薯充饥、“厄萨”天神把五谷种子给了他们,教会他们种地了;拉祜族人民感谢厄萨,每当谷物成熟的时节,就要用新米饭祭祀厄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传统的“新米节”。新米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