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韦应物为何作《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为了表达异地的相思

韦应物为何作《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为了表达异地的相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1/10 0:47:59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赏析】: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它给与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即所怀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象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更多文章

  •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 〔唐代〕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

  • 严维为何作《丹阳送韦参军》?诗人对韦参军的思念很深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字正文,号不详,越州(今绍兴)人。中唐时期诗人、文学家。 生卒年不详,约七五六年前后在世。主要作品有《丹阳送韦参军》。史书上记载他通晓音乐,好于弹琴。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一起来看看吧!【内容】: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 《古从军行》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颀

    古从军行李颀 〔唐代〕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译文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

  • 《江南曲》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益

    江南曲李益 〔唐代〕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译文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注释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

  • 《金缕衣》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杜秋娘

    金缕衣杜秋娘 〔唐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译文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注释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须惜:珍惜。

  • 《哀江头》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杜甫

    哀江头杜甫 〔唐代〕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一笑 一作:一箭)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

  • 《杂诗七首·其四》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植

    杂诗七首·其四曹植 〔两汉〕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译文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如桃花般娇艳,又如李花般清丽。早晨她来到江的北岸游玩,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当时的人并不欣赏美丽的容颜,她还能为谁开口歌唱,为谁展示容颜呢

  • 《七步诗》原文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植

    七步诗曹植 〔两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 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 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朋友余叔良相和,遂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忆吴江赏

  • 辛弃疾知道朝廷实无北上雄心之后,遂作《摸鱼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摸鱼儿》,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