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梨花的诗作?诗人是如何描写梨花的?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梨花的诗作?诗人是如何描写梨花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34 更新时间:2024/2/16 13:44:24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的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生于北宋灭亡之际,是南宋爱国诗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国的苍茫大地上,用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壮士最悲凉的等待。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陆游所作的《梨花》吧。

“粉淡香清自一家,为容桃李占年华。

长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陆游《梨花》

关于梨花最早的诗词是隋朝无名氏的杂曲歌辞。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写出了一个女子的嫉妒伤感,寂寞惆怅。

而且这首诗非常有味道,你先看一看,你品一品就出来了。柳色是青的,青山也是青的,古人不喜欢撞色,因为会有一种沉闷感,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柳树再怎么青嫩,放在青山里,就显不出它的春美。雪白的鸟再怎么灵动,放在一大片的梨花林里,就完全显现不出个体,简直是雪藏。而我坐在满是桃李的窗下,哀叹着自己的青春芳华。

写诗很少用这样的撞色,但正是这样简单民间的气息,有着诗经比兴的味道,才是这首小诗,分外的可爱。可怜的小女孩,有着小小的春愁和嫉妒,不是,我长得不漂亮,是这时节漂亮的太多了。让我的眼睛都笑眯了。

那么梨花如雪,这是古人早就知道的视觉。三月梨花怒放的时候,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春天里的雪。

而梨花树的这种如雪的秉性也体现在它的果实上头,梨是出名的降火清肺,药食两用的水果。我们常常在家常里会说,来吃个梨子,去去燥,有一种著名的家常中药膏,叫梨膏。那么梨花也同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

在春天里,无论是一树梨花开,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都给人视觉上的清爽与清新。桃花给人一种明媚的感觉,而梨花则非常的清爽。在红红白白的山林当中,如果缺了一树桃花,你会觉得春气不足,但是如果你缺了一树梨花,就会觉得春天是这样的俗。

白色给人一种冷静,纯洁圣洁的感官。就算是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没有了梨花,仿佛那惘惘飞扬的心情就缺了一点沉静。

但是古典诗词,有时候游走的方向,偏离了根本。在上文说海棠的时候,我曾谈到诗词中对海棠妖艳化了,那么同样走偏了的还有关于梨花。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甚广,其中一句形容杨贵妃的灵魂成仙之后,对唐明皇有着情感流露的句子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就是形容杨玉环美丽仙容,要知道杨玉环本身是丰腴肥胖的,成了仙之后,当然也不会变得像杨柳一样的飘渺,所以我个人认为,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得非常的好。褪去了浓妆艳抹的杨玉环,像一树白白嫩嫩的梨花,泪眼朦胧,和从前比起来,失去了富贵气,但还应该有着相对健康的清丽。所以梨花一枝春带雨,本身是形容健康的梨花,在春雨中特别滋润,带一点楚楚可怜的风情。

但正是因为白居易的这首梨花,梨花在后来的诗词中,不是风就是雨,不是寂寞就是断肠,有一种病态的审美。

而且白居易也特别的坏,也不知道他和梨花什么仇什么怨。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装素袖碧纱裙。”白居易《江岸梨花》

他写的是江边的一树梨花,本身也应该是水边明秀,亭亭玉立,但是多情过于泛滥的白居易,把梨花的这种雪净之美,比做了少年孀妇,穿着白衣裳,底下配着青裙子。

虽然梨花是清明时节开,但这样的形容也很让人恼火。其实在唐朝宋朝乃至明朝,时装衣服都是尚白的,平常出街都是穿的白色的衣裳,宋朝和明朝大过年的时候,最时兴的样子居然就是穿白棉袄,男女通用。但是喜欢白色,既然是全民之热爱,白居易,为什么将梨花专门比作孀妇?我不知道他对梨花什么仇什么怨。

虽然民间也说女爱俏一身孝。但是用孀妇这样的句子来形容一种花,这是很不好的。

不过自从他开了先河,唐诗宋词里的梨花,不是梨花落,就是和烟带雨凄凉绝望。有那么凄凉,有那么绝望吗?

最美的梨花诗不是这些诗词大家写的,反而是唐朝的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朝无名氏《杂诗》

很淡雅。我从山林出来,走向城市长安,进入了繁华。但是我惦记着从前的山林,那里有雪白的梨花在溪边,在月亮之下。这样美丽的景色,有谁在看呢?又或者那一树梨花还等着我回去。境界绵远但清新。那一树梨花仿佛近在眼前,但又远在天边。但我相信这个人他终是要回去的。

因为在山乡有他的惦记,城市的生活只会加强这种怀念。

宋词常常用梨花入诗,但是满地的落花惨不忍睹。其实梨花如雪飘落,也有一种美。比如红楼梦有一句诗,“梨花满地不闻莺”,单独看来非常有禅意和静谧感。虽然本身它是用来形容雪的。

那么宋朝中间就只有一个陆游,写的梨花诗非常俏皮泼辣。

“粉但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梨花虽然不和桃花争红争艳,但本身它的花开和它的香气,就是自成一家。桃花你开你的,我开我的,你有你的青春之美,我也有我的雪色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我常常想起在清明时节,走在南郑的山野上,看到梨花之自然盛放,仿佛是穿着雪白衣裳的姑娘,喝了一点小酒,快乐的在春天里用手和袖子指向蓝天,又霸气,又清新,又自在!这是我看到最美的梨花诗。梨花哪里就那么的弱不禁风,又哪里有那么多的千愁百绪?她不过是爱穿白衣裳的青春女孩,泼辣的是青春,美丽的是圣洁,快乐的是春风里明净的笑容吧。

至于宋朝的苏东坡,我就不谈了。他是唐朝的白居易,人倒是不错,有的时候就是诗文太损了。

比如那最有名的“一树梨花压海棠”。

将梨花的推到极致病态美的,当然是清代的词人纳兰性德。但是他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了最心爱的妻子,少年的结发夫妻。他总是希望他的妻子“魂在梨花”。

但梨花自在在春风里,开落一时。花虽然谢了,会结下累累果实。花虽然谢了花谢花会再开。人间的心事和它两不相关,但仿佛又无所不关。

标签: 陆游南宋

更多文章

  •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属于作者词中的幽洁悲壮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贺铸的《行路难·缚虎手》,一起来看

  • 探索七种不同的梅花,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梅花,诗作

    历朝历代有很多文人墨客都喜爱梅花,写下了很多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梅花,在传统文化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既为“花中四雅”之一,亦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有雅致有气节,不畏霜雪,让梅花从古至今倍受推崇是,它是冬日里最耀眼的风景,最当之无愧的花神。梅花以它独特的美,

  • 贺铸《杵声齐·砧面莹》:此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贺铸,《杵声齐·砧面莹》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贺铸的《杵声齐·砧面莹》,一起来看

  • 苏轼的咏瑞香花词:《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轼,宋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宋)苏轼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真觉:不详,疑为寺观

  • 张孝祥最气宇轩昂的一首词:《念奴娇·过洞庭》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孝祥,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

  • 贺铸《绿头鸭·玉人家》:此词写伤别之情缠绵但不哀伤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贺铸,《绿头鸭·玉人家》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贺铸的《绿头鸭·玉人家》,一起来看

  • 贺铸《病后登快哉亭》:这首诗“工致修洁,时有逸气”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贺铸,《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出生于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贺铸的《病后登快哉亭》,一起来看看

  • 张说《蜀道后期》:此诗颇能看出作者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说,《蜀道后期》

    张说(yuè)(667-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成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说的《蜀道后期》,一起来看看吧!蜀道后期张

  •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张说(yuè)(667-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成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说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一起来看看吧!送

  • 薛稷所作的《秋朝览镜》,用镜子遮蔽心中的慌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薛稷,唐代

    薛稷,字嗣通,唐朝时期大臣、书画家,他工于书法,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薛稷所作的《秋朝览镜》,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人论薛稷,说他的“诗不及书,书不及画”。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多面手,掌握着几种艺术技巧:写诗、书法、绘画。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薛稷的所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