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昌龄:边塞诗开创者,安史之乱时却死在地方官手中

王昌龄:边塞诗开创者,安史之乱时却死在地方官手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45 更新时间:2023/12/12 8:15:52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昌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王昌龄是盛唐代表性人物之一,唐代边塞诗开创者,时人评价“声峻,奇句俊格,惊耳骇目”(《唐才子传》),其《出塞》一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慷慨悲壮,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王昌龄仕途多蹇,虽是进士出身,又中过博学宏词,但一直在县尉、校书郎、县丞等八九品的低级官吏层次打转。安史之乱后,王昌龄回乡,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史书上对此语焉不详,不得不让后人感慨这位盛唐边塞诗人的命运。

分析王昌龄的死因,就要从王昌龄本人性格、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闾丘晓这人说起。

【王昌龄肯定是长了一张臭嘴】

由于王昌龄官位不高,所以正史上仅有短短几十字的介绍,《旧唐书》中说王昌龄“不护细行,屡见贬斥”,也就是说王昌龄日常不注意小节,所以不但官位升不上去,反而经常被贬。

《唐才子传》中也说“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由于不注意细节,很多人对他不满,两次被贬官蛮荒之地。

但同样是《旧唐书》,说王昌龄在文章方面,“绪微而思清”,是个行文缜密、思绪清晰的人。

二者并不矛盾,文章方面王昌龄文采飞扬、特立独行,有着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周边蝇营狗苟之辈不屑一顾,日常的言谈举止锋芒太露,一张臭嘴怼遍了周围大多数人,同僚或者上司对此自然有所不满,就会以一些生活上的小节刁难王昌龄。

用现在的话说,王昌龄的主要缺点是不注意团结同事。

这也是盛唐诗人的普通特点,与王昌龄交好的几个人,包括崔颢高适孟浩然等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崔颢,同样是进士出身,但“有俊才,无士行”,好赌好酒,在京城挑选貌美女子为妻,稍不如意就撵走,前后四次;高适前半生也是凄惨无比,“以求丐取给”;杜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在蜀中的时候,杜甫靠严武接济才一家衣食无忧,但杜甫之不靠谱,恨得严武甚至要杀掉杜甫。

这些盛唐诗人的另一个普遍特点就是大多恃才傲物、缺乏实干能力。即使是官位最高的高适,也并非是靠军政方面的功绩升官,而是运气好,先后蒙对了李隆基和李亨的想法,否则也将和其他人一样在低级官吏行列度过一生。王昌龄在地方上为官多年,没有留下什么治理地方的功绩,一方面是周边同事不配合,另一方面应该也有自己能力的问题。

【安史叛军鼎盛时期,王昌龄到了临近前线的亳州】

安史之乱爆发时,王昌龄已经年近六十,当时任龙标县(现湖南怀化市)县尉。湖南没有被安史之乱所波及,但王昌龄应该是关心家中妻儿老小,于是北上还乡,史书上只说是“世乱还乡里”。

王昌龄的老家是河东晋阳(现山西太原)或者京兆长安人(现西安)。王昌龄回老家走到亳州说明王昌龄老家是晋阳的可能性最大,一来晋阳当时在唐军控制之下,二来从路途来看也是以晋阳为目标。

王昌龄从龙标北上到长江,然后顺流东下,再走陆路北上到亳州,只要穿过叛军控制区域就能到达山西。

当时安史叛军处在鼎盛时期,占据了长安、洛阳以及整个河北地区,山西虽然还在唐军郭子仪、李光弼手中,但也是叛军的主攻方向之一。

叛军另外一个主攻方向就是江淮,叛军尹子琦部南侵,准备攻占江淮乃至江南这片唐王朝赋税、粮食主要区域,幸好被张巡、许远在睢阳(现河南省商丘市)付出极大代价阻挡住。

王昌龄就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到了亳州(现安徽亳州)。

【首鼠两端的亳州刺史闾丘晓】

当时的亳州刺史是闾丘晓,史书上只有一句记录证明了闾丘晓与王昌龄的死有关,“张镐按军河南,兵大集,晓最后期,将戮之,辞曰:‘有亲,乞贷余命。’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晓默然。”(《新唐书》)

当时唐王朝任命的江南节度使张镐负责江淮方面军事,亳州和睢阳相隔不过百余里,张镐命令闾丘晓救援睢阳张巡和许远,而闾丘晓唯恐招惹叛军南下,竟然迟迟没有发兵,等到张镐调集的援军到达睢阳时,睢阳刚刚被叛军攻破三日。

也就是说,如果闾丘晓出兵救援睢阳,很有可能睢阳不会失陷。

于是张镐大怒,杖毙闾丘晓,为张巡和许远报了仇,同时,也报了王昌龄的仇。闾丘晓也知道自己有罪,向张镐求情说自己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吃奶婴孩需要抚养,请张镐饶自己一命。

张镐说“你害死了王昌龄,他的亲人谁人能养?”闾丘晓哑口无言。

之所以王昌龄死在闾丘晓手中,张镐杀死闾丘晓时又特别提出王昌龄,唯一原因应该就是王昌龄在亳州惹怒了闾丘晓。

而二人应该原本并无仇怨,甚至都未必能够见过面。在当时的情况下,王昌龄必定是因为力劝闾丘晓出兵,在闾丘晓拒绝之后,说出了一些很难听的话,比如你闾丘晓坐视友军被围不救,是与叛军有所勾结,准备叛军一到就举城投降。

以王昌龄的品德和性格,这些话能说的出来。

当时睢阳形势危急,张巡苦守十个月,派遣南霁云向周边徐州许叔冀、临淮贺兰进明等人求援,结果无人来救,后来许叔冀、贺兰进明都投降了安史叛军。闾丘晓所在的亳州与睢阳最近,睢阳一旦失守,亳州定是叛军下一个目标,闾丘晓拒不发兵救援睢阳,百分之百是已经存了投降叛军的企图。

这种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八九品小官吏在至少是正四品下的刺史面前,揭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叛逆企图,恼羞成怒的闾丘晓弄死王昌龄简直是必然。

诗赋风流的王昌龄不仅仅只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清高自傲,与南霁云、与《正气歌》中“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一样,同样不缺乏勇气,不缺乏为信念牺牲自己生命的决心。

这才是大唐盛世真正的代表。

标签: 王昌龄唐朝

更多文章

  • 纳兰性德的千古名作,开篇七个字震动古今无人不晓!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纳兰性德,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的千古名作,开篇七个字震动古今无人不晓!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无论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愁,还是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相思之苦,亦或是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之悲。传承数千年的古诗词

  • 李商隐入山访名僧,写下最有哲理的一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商隐,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商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佛说“人生有三苦”。一苦是你汲汲营营,却始终求不得;二苦是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不过如此;三苦是你轻言放弃,历尽千帆后,回首发现原来它那么美。得不到,不满足,不甘心,所以人生才会那般痛苦。其实归根究底不过是“贪欲”二字罢了。钱

  • 历史上最“多情”的高僧:仓央嘉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仓央嘉措,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仓央嘉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要说起我国的诗词文化,真是别具一格,蔚为大观。历史上无数的才子佳人,或吟风弄月、或轻歌曼舞,哪曾料想在不经意间写出的诗句,竟能流传千古,受到后人无限的追思和崇拜。这些文人墨客,陶醉于自己的诗情画意之中,又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

  • 古人为什么“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有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

    古人为什么“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有什么道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之前有着很多风俗习惯,只不过随着时间慢慢的流传,很多东西也就被人们慢慢逐渐淡化了。如今的人不会像原来的人那么讲究了,比如大家伙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老一辈人可是有很多讲究的,吃饭的时候需要

  •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读来让人恍然大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辛弃疾,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辛弃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辛弃疾也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与陆游很相似,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后来我们知道南宋的朝廷,它是一直在打压主战派,这也使得这些诗人一生都痛苦不已,眼看着北方大片的土地成为了沦陷区,可是又无能为力。也正是这种悲情的人生,也

  • 张九龄:盛唐时著名贤相,被贬后写下千古名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九龄,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张九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人说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的盛世,而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便是那封建王朝的极盛时代,是那盛世中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0多年,其任用的宰相也不在少数,有武则天时期就得到过重用的姚崇、宋璟,有唐中宗时期的进士张九龄,同样也有一手遮天的李

  • 鲁迅十大至理名言啊!分别是哪些有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近代,鲁迅

    鲁迅十大至理名言啊!分别是哪些有什么意思?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著名人的人物有很多,讲出的那些有道理的话也是千千万万,但是真正能够让人理解透彻的却是寥寥无几。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析鲁迅先生所说的十大至理名言,这十句当中的任何依据都能让人感到“无言以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十国,冯道

    “君子不党,其祸无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代宰相冯道是个千古奇人,他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有人骂他不是君子,不守臣节,是墙头草,也有人说他是再生菩萨。在古代群臣当中,一个管仲,一个冯道,都受过后人非议,而他们也确实是非常人,所以才有非常之功。北宋名

  • 写“梅”的诗有哪些?100首梅花诗词汇总分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李清照

    写“梅”的诗有哪些?100首梅花诗词汇总分享!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梅花,这是一种原产自我国南方地区的花种,在我国已经拥有了长达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是我国十大名花之首,同时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从古至今,历来都是诗人们所吟咏的对象,关于梅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是个什么故事?古代女子这么开放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长干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是个什么故事?古代女子这么开放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原文】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释文】撞见了自己的意中人,爽朗地询问起小伙子:“你的家住在哪里啊?”咱们聊聊天,说不定还是老乡呢?这是他《长干曲》的第一首。 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