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临路歌》为李白所作,可以看作诗人自撰的墓志铭

《临路歌》为李白所作,可以看作诗人自撰的墓志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36 更新时间:2024/1/26 4:23:58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临路歌》,一起来看看吧!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赏析】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肯象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呢?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非常相近。

《临终歌》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读完此诗,掩卷而思,恍惚间会觉得诗人好象真化成了一只大鹏在九天奋飞,那渺小的树杈,终究是挂不住它的,它将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为后人所瞻仰。

标签: 李白《临路歌》

更多文章

  • 《感遇·其一》为张九龄所作,当时诗人被贬为荆州长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那么

  • 《惠州一绝》为苏轼所作,诗人曾因“讥斥先朝”被贬岭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惠州一绝》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秦中寄远上人》为孟浩然所作,诗中充满着失意与悲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浩然的《秦中寄远上

  • 《金缕衣》为杜秋娘所作,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杜秋娘,《金缕衣》

    杜秋(约791年—?),《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岁时成了李锜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錡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杜牧经

  • 《寄人》为张泌所作,这首诗是诗人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泌,《寄人》

    张泌(bì)(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 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大多为艳情词,风格介乎温庭筠、韦庄之间而倾向于韦庄。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泌的《寄人》,一起来看看吧!别梦依依到谢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

  • 《滁州西涧》为韦应物所作,写于诗人赴滁州刺史任上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起来看看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为王维所作,诗人要极力表现辋川秋景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赤壁》为杜牧所作,可见诗人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牧,《赤壁》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 、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

  • 《赠卫八处士》为杜甫所作,着重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旅夜书怀》为杜甫所作,诗人内心有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