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词虽较短,却富有很深的意味

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词虽较短,却富有很深的意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28 更新时间:2024/1/14 17:56:40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陆游的《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一起来看看吧!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陆游 〔宋代〕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公元一一七八年(南宋淳熙五年)春二月,陆游自蜀东归,秋初抵武昌。这首词是作者在将要到武昌的船中所写的。

上片写行程及景色。“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写作者只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了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还很遥远。陆游在蜀的《秋思》诗,已有“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之句;动身离蜀的《叙州》诗,又有“楚柁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之句。屡言“吴樯”,无非指归吴的船只。担忧前程的遥远,寄归梦于吴樯,也无非是表达归吴急切的心情,希望船行顺利、迅速而已。妙在“寄梦”一事,措语新奇,富有想象力,有如李白诗之写“我寄愁心与明月”。“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是临近武昌时的设想。

武昌有江山草树之胜,崔颢《黄鹤楼》诗,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句。作者设想在傍晚夕阳中船抵武昌,系缆于洲边上,必然能看见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时的情景。单单一个“认”字,便见是归途重游,已有前游印象,可以对照辨认。这三句,写景既美,又切武昌情况;用笔贴实凝炼,而又灵活有情韵。

下片抒情。“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上句自叹年老,是年五十四岁;下句追思曾为朝官,离开朝廷已经很久。这次东归,是奉孝宗的召命,念旧思今,一样是前程难卜,感情复杂,滋味当然不会好受。“朝衣”事,是从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中演化而出。

下面三句,与上片结尾相同,也是运用了设想的手法。

作客思乡,本是诗人描写晋王赞诗:“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唐李商隐诗:“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陆游在蜀,也有思乡之句,如“久客天涯忆故园”、“故山空有梦魂归”等。这时作者在还乡途中,忽然想起:“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意境新奇。这个意境,似源于杜甫《得舍弟消息》诗:“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但杜甫说的是故乡遭乱,欲归不得,不如在他乡暂且安身,是对过去之事的比较;陆游说的是久别回乡,交旧多死亡离散的变化,怕比客居他乡所引起的寂寞与伤感更大,是对未来之事的顾虑。语句相同,旨趣不同,着了“却恐”二字,更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沿袭。

这未必就等于黄庭坚所说的“脱胎换骨”,而更可能是对各自生活感受的不谋而合。这种想归怕归的心情,内心是矛盾的,所以陆游到家之后,有时有“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又岂料如今余此身”(《沁园春》)之叹;有时又有“营营端为谁”、“不归真个痴”之喜。

这首词,精炼贴实之中,情景交至,设想新奇,虽词较短,但富有很深的意味。

更多文章

  • 王建所作的《精卫词》,流露出作者无限悲悯的博大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建,唐代

    王建,字仲初,中唐时期官员、诗人,生于768年,逝于835年,其一生正好贯穿整个中唐。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集中形象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建所作的《精卫词》吧。精卫词王建 〔唐代〕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

  • 王建《海人谣》,揭示了在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建,唐代

    王建,字仲初,中唐时期官员、诗人,生于768年,逝于835年,其一生正好贯穿整个中唐。擅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集中形象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建所作的《海人谣》吧。海人谣王建 〔唐代〕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

  • 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词人写得纡徐顿挫,舒卷自如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点绛唇·试灯夜初晴》,一起来看看吧!点绛唇·试

  • 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全词写得真切、自然、哀婉动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曙,《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小字阿灰,是南阳(今属河南)人,是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曙的《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张曙 〔唐代〕枕障薰炉隔绣帷,

  • 周密《四字令·拟花间》:写了闺中女子思人不见人的无可奈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密,《四字令·拟花间》

    周密 (1232年—1298年或130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祖籍济南,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词人、文学家、书画鉴赏家。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 著

  • 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全词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孙光宪(901-968年),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省仁寿县向家乡贵坪村)。五代至北宋大臣、文学家。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有《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词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

  • 李益所作的《汴河曲》,将诗人的忧国愁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益,唐代

    李益,字君虞,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明快,以边塞诗出名,擅长七言绝句,代表作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江南曲》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益所作的《汴河曲》吧。汴河曲李益 〔唐代〕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译文及注释译文汴水悠悠东流,仍是一

  • 李益所作的《上汝州郡楼》,寄意深远,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益,唐代

    李益,字君虞,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明快,以边塞诗出名,擅长七言绝句,代表作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江南曲》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益所作的《上汝州郡楼》吧。上汝州郡楼李益 〔唐代〕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汝州城楼

  • 纳兰性德《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整首词全从对方落笔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纳兰性德,《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

  • 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虽不言怨而深沉之怨自在其中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长于五言诗,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对唐代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