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代诗词洛阳女儿行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唐代诗词洛阳女儿行如何赏析?表达了王维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1/14 7:19:45

洛阳女儿行【唐代】王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小家女子一旦嫁给豪门阔少,便由贫贱之身一跃而为身价百倍的贵妇人,恃宠享乐。娇贵异常;而不遇之女,即使美颜如玉,亦不免终生沦于贫贱境地。此诗所写,盖为此而发,而其所蕴含的意义却超越了诗中所写事实本身,从而使这首诗的诗意具有了很大约外延性。或谓伤君子不遇,或谓讥刺依附权贵的封建官僚,或谓慨叹人生贵贱的偶然性,都能讲得通。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八句为第一部分,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塑造了因遇而骤得富贵的“洛阳女儿”这一艺术形象。开头两句对“洛阳女儿”略作介绍。以冷语发端,自含鄙夷之意。下面两句说她的丈夫骑着宝玉络头、毛色青白相间的高头大马,她的侍女为她献上满盈金盘的鲤鱼片。一为侧笔映衬,二为正面描写,一虚一买,“洛阳女儿”的身价和地位显示出来了。一个普通的小家女子,朝夕之间竟身价百倍,原因就是嫁给了一位颇有身份的“良人”。遇者则贵、不遇者则贩的人生感慨,暗暗含在其中。“画阁”以下四句,写“洛阳女儿”住在红桃绿柳竟相掩映的画阁朱楼,出门坐的是用罗帷遮护的七香车,回来的时候,用宝扇遮面,被接入九鱼帐里。至此,“洛阳女儿”的饮食起居已见一斑。“狂夫富贵在青春”到“不惜珊瑚持与人”,连续驱使典故,插入对其丈夫的描写;结构上照应上文“良人”一句,将诗意补足。其夫正当青春年鱼,身享荣鱼富贵,意气骄奢,甚于晋代巨富石崇;丈夫亲自教她跳舞,其怜爱之情,一如刘宋汝南王之干爱妾碧玉。“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将“良人”骄奢豪富之态现于纸上。这里所描写的是“狂夫”之相,但细玩诗意,却是借“狂夫”之相,以形“洛阳女儿”的娇贵之态,貌似游离实则还是为写“洛阳女儿”而驱使笔墨的。随后,顺接上面的“自怜碧玉亲教舞”句意,迤逦而下,正面描写“洛阳女儿”在九微灯约光晕里,在雕花的连环形窗下,通宵达旦,歌舞不休。这里特别点染了灯花燃尽而扑窗乱飞的一个细节,暗示“洛阳女儿”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灯才熄灭,这里以九微灯入诗,无异是把“洛阳女儿”与王母同化为一体了,从而为“洛阳女儿”披上了一层高贵的外衣。其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写“洛阳女儿”戏乐已毕,无暇练习曲子;打扮好了,依炉熏香而坐。“坐”字,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下面又拓开一层,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诗的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把笔锋猛地一转,描绘出一幅貌似孤立实则与上文融浃为一的越女浣纱的画面。美颇如玉的越国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时,身处贫贱地位,只好在江边漂洗罗纱。“谁怜”二字,一贯到底,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奔流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其中也不乏感愤不平之气。

全诗描写了两种人物形象,一贵一贱,一奢靡,一穷困,各成独立的画面,却又相反相成地统一于全诗中。写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笔铺张扬厉,穷形尽相;后一部分以简笔淡然点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简,繁简各宜。诗中有讽刺,有同情,有慨叹,而这又深深地隐蔽在文字背后。

标签: 唐代洛阳女儿行

更多文章

  • 唐代诗歌重过圣女祠该怎么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重过圣女祠

    重过圣女祠【唐代】李商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是一首性质类似无题的有题诗。意境扑朔迷离,托寓似有似无,比有些无题诗更费猜详。题内的“圣女祠

  • 唐代诗歌霜月该怎么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霜月

    霜月【唐代】李商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

  • 唐代李商隐之寄令狐郎中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代,寄令狐郎中

    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首句“嵩云秦树久离居”中,嵩、秦指自己所在的洛阳和令狐所在的长安。“嵩云秦树”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云、树是分居两地的朋友

  • 唐代李商隐之哭刘蕡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代,哭刘蕡

    哭刘蕡【唐代】李商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首联寓言刘蕡被冤贬的情景:高高在上的天帝,安居深宫,重门紧闭,也不派遣巫咸到下界来了解衔冤负屈的情

  •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韵译】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蔽日的障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王维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韵译】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帝城高耸入

  • 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沈下贤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代,沈下贤

    沈下贤【唐代】杜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首句“斯人清唱何人和”,以空灵夭矫之笔咏叹而起。句中用一“清”字,使此诗意境的清迥拔俗与文辞的清新秀朗一齐写出。全句亦赞亦叹,既盛赞沈下贤诗歌的格清调逸,举世无与比

  • 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长安秋望如何赏析?诗的原文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代,长安秋望

    长安秋望【唐代】杜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

  • 杂曲歌辞·蓟门行:唐代诗人高适所写,这首诗该如何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代,杂曲歌辞·蓟门行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 邯郸少年行:唐代诗人高适所写,这首诗该如何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代,邯郸少年行

    邯郸少年行【唐代】高适,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