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商隐所作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蕴含对妻子的思念

李商隐所作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蕴含对妻子的思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4/1/20 17:28:04

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尤为优美动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商隐所作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生难得遇到有情人,有的人会选择好好珍惜,有的人却弃之如敝履。理由万千,不过是把感情视之路边草,错把放荡当作了不羁。遇人不淑比没有遇见,其实更加令人感到悲哀。毕竟,感情不是可以用来交换的筹码。

唐朝诗人李商隐面对事业与爱情,独自承受着社会强加而至的困难,放弃了阳关大道上的仕途,选择了自己心有所属的真爱,即便是再多误解与怒骂也在所不惜。这种为爱奋不顾身的明亮,璀璨了整个黑暗的封建时代。

可惜,情深不寿。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夏秋之交,李商隐妻子突然病逝,承受着巨大悲痛的诗人,又要在同年冬天,应柳仲郢之辟,前往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从军。哀痛未止,离情又生,此间凄楚苦不堪言。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长长一个题目,把写诗的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其中所要述说的一切也都包含殆尽。第一层情绪尽在“悼伤”字里,刚刚送别亡者,又将奔赴外地,此为第二层情绪所在,未料苍天也不让人省心,偏偏此时此刻降雪,第三层情绪由此而堆砌。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详写源自现实中的苦痛。离家之苦,是为“从军”;失家之痛,无人“寄衣”,切切都在这短短两句之内,言语虽短却情真意切。诗人送别亡妻未过多长时间,就要前往剑外军中任职,离家千万里,路途遥远,行囊单薄,可是家中却再也没有人给我寄送寒衣。

此处用一个“远”字,不仅言说从军离家路程上的遥远,更为隐匿的,却是指“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白居易《长恨歌》),这个世上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妻,这种更大的心灵和情感上的距离。“无家”之悲切,在此格外深重,诗人惦念的并非“寄衣”之事,而是世上再无“寄衣”之人。遗憾的牵挂,没法弥补,没法填空。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由现实映照出梦幻,愈显心底悲苦。散关遇雪是真实的现象,所写不虚,承接着上面诗人缺乏抵御寒衣物而来。雪势越大,寒意越重,由此而引起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正因“日有所思”御寒之衣,所以“夜有所梦”纺织之机,而端坐鸳机之前用心纺织寒衣的却是诗人的亡妻。

在这里,“三尺雪”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仅是用来形容雪势之猛烈,只是转折牵连之物,为了引出真正所思所念的。鸳机仍在,不见旧时容颜;爱妻不在,只能午夜梦回。原来,“无家”或“有家”的唯一区别,只是多了一个人的缘故。有家视若“无家”而不忍归,只因家中再也没有那个殷勤叮咛、热切期盼的爱人。

本诗朴素洗练,朴素的是诗人的情感,洗练的是诗人的辞。用最简洁而贴切的语言,传递着最真挚而炽热的感情,诗人所依仗的不过是简单的一个“情”字。无论是从军赴剑外,遇雪行程阻,抑或是妻亡家破,梦中再见,层层叠加的,岂止是文字,更是诗人难以排遣、无法自抑的浓烈情感。

诗人除了以情为线串连全诗之外,更是巧妙地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让梦境照进现实。梦中夫妻团聚的温馨画面,对比现实天人永隔的冰冷场景,鸳机仍在,寒衣却无,愈加映衬出丧妻之痛,破家之苦,令人倍觉可怜,再三惋叹。

标签: 李商隐唐代

更多文章

  • 郑燮《竹石》: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燮,《竹石》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

  • 王勃《秋夜长》: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勃,《秋夜长》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

  • 唐代方干所作的《君不来》,展现了深情期盼之人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方干,唐代

    方干,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唐朝诗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方干所作的《君不来》吧。陪伴是世间最好的长情,所谓的“伴侣”便是能够相伴终生的人,不离不弃,相敬如宾。荣华,得之幸;富贵,失之运;唯有感情,才是真命。那些被

  • 王勃《麻平晚行》:怀土和倦游情是典型的羁旅思乡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勃,《麻平晚行》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

  • 王勃《春日还郊》: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勃,《春日还郊》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其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

  • 温庭筠《赠少年》:借客游抒写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温庭筠,《赠少年》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

  • 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开篇不给人平板呆滞之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

  • 骆宾王所作的 《夕次蒲类津》,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与思乡情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骆宾王,初唐

    骆宾王,字观光,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一生有颇多著作,为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做出贡献。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骆宾王所作的《夕次蒲类津》吧。此诗通过对征战生活与战地风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与思乡情结。夕次蒲类津骆宾王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晚风连朔气,

  • 骆宾王所作的 《送别》,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和怀念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骆宾王,初唐

    骆宾王,字观光,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一生有颇多著作,为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做出贡献。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骆宾王所作的《送别》吧。送别骆宾王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注释(1)寒更:指寒冷夜晚的敲更声。(2)承:接续。此句指寒夜漫漫。(3)凉夕:清凉的晚上。

  • 温庭筠《南歌子·转眄如波眼》:此词跌宕多姿,别具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温庭筠,《南歌子·转眄如波眼》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文笔与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