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溪居》唐代裴度留守东都时所作,抒发了怎样的心境?

《溪居》唐代裴度留守东都时所作,抒发了怎样的心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4/1/6 15:23:50

裴度,字中立,中唐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受人敬重,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交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裴度所作的《溪居》吧。

唐宪宗时期,由于宰相武元衡坚决支持削藩政策,被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害,当时一同上朝的裴度,也被连刺三剑,幸好身子掉落排水沟中,方才逃得一条性命。正是因为藩镇们的猖獗态势,益发加强了唐宪宗和裴度实施削藩的政治主张。也正因裴度后续的大力支持,最终平定淮西叛乱,唐宪宗终于迎来了大唐帝国最后的高光时刻“元和中兴”。

后来,唐宪宗竟然被太监杀害,真是一桩千古奇闻。此种怪象,正如吕中所说:“东汉、李唐所以有女主、宦官、外戚之祸者,以立天子之权尽出其手,虽李固、杜乔、裴度、郑覃之徒不能正之也”(《宋史全文卷四》)。汉唐如此强盛,却无法处理地方和中央、外戚与宦官方面冲突,导致朝纲不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也算是对人性的检阅。可惜,人性即便躲藏在历史的背后,也掩盖不了它的丑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自甘露之变后,宦官当权,裴度审时度势,不愿留在京城同流合污,移居东都洛阳。据《旧唐书》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莽,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又于午桥别墅,种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

裴度留守东都洛阳,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士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这样一来,洛阳文事亦因此而大盛,多与裴度喜欢提拔人才有密切关系。他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故《蔡宽夫诗话》称其:“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可谓深婉。”

《溪居》

【唐】裴度

门径俯清溪,

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

时有水禽啼。

这首《溪居》,便作于其在东都所居之所绿野堂,在闲散适宜的恬淡风格之中,抒发着“不复以出处为意”的相关心境。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绿野堂外不远处,有一条溪流淙淙流淌,行走在门前那条小路上,抬眼就可以看到,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闪烁。古树高大,茅屋矮小,清风拂过,低垂的树枝就像老人慈祥的手,轻轻抚摸着房檐。

此处,诗人从溪居周边环境入手,切中题意,紧扣内容,细腻地描绘,营造出一个天然好去处,幽静而高洁。小路通幽,往来无白丁;溪水清澈,可以濯吾缨。茅檐低垂,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古木参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现在,身处一方僻静之地,不受干扰;从此,远离尘世是是非非,修身养性。众生自在,静室生辉,略观书中卷卷快乐;道法自然,山水情趣,时闻水鸟声声悦耳。

在这里,“红尘”是最为明显的象征,指向曾经的那些政治斗争,阴谋诡计。如今这一切,都被“清溪”洗涤,也都为“茅檐”遮掩,从而全部屏蔽在外,再也不能侵袭诗人的身心。诗人从容避开世俗事务的熙攘,得以全身而退,复归自然,自由舒展心灵,释放性情,不再思考进退得失,不用提防明枪暗箭。

纵观本诗,言辞质朴,格调古拙,虚实相间,神韵自佳。诗人留守东都,远离尘嚣,超拔绝俗,有生活阅历,有诗情画意,“自叙溪居之幽……萧然尘表,化簪缨于无有,非浮云富贵者不能”(唐汝闻《唐诗解》)。这个评价,可谓一语中的,深得心志。

标签: 裴度唐朝

更多文章

  • 王维《杂诗三首》:以时序递进与物候变化,加深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维,《杂诗三首》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夏日水畔的诗作?诗人描绘了哪些景色?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天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夏日戏水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火热的夏天,什么地方最令人向往?那一定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是江湖,还是小小池塘,泛动的碧波,不仅为夏日风光增添了灵气,更带来了怡人的清凉。无论是看风景,还是乘凉避暑,水畔都是绝佳的去处。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 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槐花的诗作?诗人描绘的槐花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槐花,诗作

    槐花,又名洋槐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古代有很多与槐花相关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国槐花,是开在夏天的花儿。安静的槐花隐在青翠槐叶间,夏天的暑热都似减了几分。槐花不疾不徐地,开了又落了,一个夏天就过去了。国槐古代已有种植,国槐的花儿,也就有了数千年岁月积淀之美。虽纤

  • 王维《过始皇墓》:诗人比较重视视觉印象的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维,《过始皇墓》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安石《壬辰寒食》:只能借诗抒怀,不能付诸于实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壬辰寒食》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 -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王安石的《壬辰寒食》,一起来看看吧!壬辰寒食王安石〔宋代〕客思似杨柳,春

  • 唐代诗僧贾岛的诗作之一:《寻隐者不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贾岛,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

  • 周邦彦思乡的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邦彦,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苏幕遮·燎沉香(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注释燎(liáo):烧。沉香

  • 李益的一首经典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益,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

  • 司空曙《峡口送友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 《小满日口号》明代李昌祺所作,写出小满时节独有的韵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昌祺,明朝

    明代李昌祺所作的《小满日口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满日口号》【明代】李昌祺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译文小满时节,天气久晴,原本泥泞不堪的乡村小路,居然飏起了风沙。青翠色的杏子生长出累累果实,美丽的楝树花凋谢飘零。时常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