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邦彦思乡的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思乡的代表作:《苏幕遮·燎沉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4/2/16 0:29:12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原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

燎(liáo):烧。

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沈,现写作沉。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jí):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白话译文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赏析

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

此词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

下片转入思乡的愁怀与回忆。眼前的荷塘,勾起了词人的乡愁:故乡遥遥,就在那莲叶田田的江南,羁旅京师已经很久,何时才能归去?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荷塘唤起了词人的思乡浓情,思绪飞回故乡,不知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记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荷塘。杭州西湖上的“十里荷花”闻名天下,杨万里曾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词人生长于斯,他对荷花的记忆是与童年的水乡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

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这在周邦彦以雕饰取胜的词作中当为别具一格之作,陈延焯称赞此词“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词人这份恬淡的胸襟不正是故乡“天然去雕饰”的荷花所赋予的吗?

标签: 周邦彦北宋

更多文章

  • 李益的一首经典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益,唐朝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

  • 司空曙《峡口送友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 《小满日口号》明代李昌祺所作,写出小满时节独有的韵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昌祺,明朝

    明代李昌祺所作的《小满日口号》,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满日口号》【明代】李昌祺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译文小满时节,天气久晴,原本泥泞不堪的乡村小路,居然飏起了风沙。青翠色的杏子生长出累累果实,美丽的楝树花凋谢飘零。时常在江南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取材于名将李广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著有《卢户部诗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一起来看看吧!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卢纶〔

  •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

  • 纳兰性德《南乡子·何处淬吴钩》:世事无常,功名虚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纳兰性德,《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

  • 陈羽《从军行》: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十分壮美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羽,《从军行》

    陈羽(约公元八零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唐时江东人。中唐诗人。唐宪宗元和年间在世。公元792年,和诗僧灵一同时进士。代表作《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全唐诗》之三百四十八一卷有其部分生平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陈羽的《从军行》,一起来看看吧!从军行陈羽〔唐代〕海畔风吹

  • 苏轼《和董传留别》: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轼,《和董传留别》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篇幅虽短,却显示辛词的大家气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

  • 苏轼写农村风光的词作:《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轼,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宋)苏轼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