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观被贬后写下一首苦闷之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被贬后写下一首苦闷之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3/12/8 7:05:38

秦观被贬后写下一首苦闷之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其时,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他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知,他来到郴州之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开篇三句写一个意想中的夜雾笼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郴州以北的武陵),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细细体味这开头三句是意味深长的。“楼台”,令人联想到的是一种巍峨美好的形象,而如今被满天的雾吞噬了;“津渡”,可以使人产生指引道路、走出困境的联想,而如今在朦胧的夜色中消失不见了;“桃源”,令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乐土,而如今在人间再也找不到了。这开头三句,分别下了“失”、“迷”、“无”三个否定词,接连写出三种曾经存在过或在人们想象中存在过的事物的消失,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上片后两句是说,怎能忍受的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正因为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是苦难不可脱,仙境不可期,极端的失望和伤心,因而写下了这两句声情凄厉,感人肺腑的诗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以少游一个羁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的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的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阳,此情此景,他怎能忍受得了呢?所以这两句以“可堪”二字领起。“可堪”,岂堪的意思,词人被深“闭”在这重重凄厉的的氛围中,他实在不堪忍受呀!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上充满了诗人自我的感情色彩,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使人感到其中有诗人的自我在,在情与景的结合上是极其自然的。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下片前三句是说,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过片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载;“鱼传尺素”,是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诗意,意指书信往来。少游是贬谪之人,北望无归,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慰藉,而只能徒然增加他的别恨离愁而已。词人这种感受是很深切的,而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又是新颖绝妙的。说恨可以堆砌,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了。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末两句是说,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是即景抒情,写词人纵目郴江,抒发远望怀乡之思。郴江,发源于湖南省郴县黄岭山,即词中所写的“郴山”。郴江出山后,北流入耒水,又北经耒阳县,至衡阳而东流入潇水湘江。本来是自然山川的地理形势,一经词人点化,那山山水水都仿佛活了,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无情的山水也仿佛有情了。这结尾两句,意蕴丰富,因为在词人笔下的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作者对自己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富有象征性了。词人诘问离开郴山一去不复返的郴江江水“为谁流下潇湘去”,可以说正是他对自己的不幸命运的一种反躬自问。

应该说,词中的各句都是写得很精彩的,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更好,各有艺术特点。词人为了表现他内心不能直言的深曲幽微的逐客之恨,使用写实、象征多种手法开拓词的意境,获得了成功。这对词的艺术发展是有意义的,应该肯定的。

标签: 秦观北宋

更多文章

  • 秦观经典词作之《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经典词作之《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南乡子》秦观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全词以“妙手写徽真”破题,以下都是从画像上的真容着笔。为崔徽写真的画师

  • 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元宵之作:《喜迁莺·月波疑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宋,史达祖

    南宋词人史达祖写元宵之夜的词作:《喜迁莺·月波疑滴》,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史达祖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

  • 《归信吟》孟郊中举前所作,表述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郊,唐朝

    孟郊,字东野,唐朝时期诗人,善于诗文,他的诗大多描写世态炎凉与民间苦难,被誉为“诗囚”,与贾岛齐名,二人并称“郊寒岛瘦”。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郊所作的《归信吟》吧。世人知道“推敲”一词,其中藏着一段诗坛佳话。唐朝诗人贾岛写诗非常刻苦,常常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而苦苦吟诵不已,仍然难以确定,得以

  • 南宋词人程垓之作:赏析《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垓,南宋

    赏析程垓的《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程垓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

  • 历史文化探索:宠辱不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ǒng rǔ bù jīng。意思是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出自晋·潘岳《在怀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唐太宗时期,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字子余,,他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是专管官吏考绩的。因为他做事认真、公正,深受人们

  • 《宴春源》王昌龄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与失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昌龄,唐朝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宴春源》吧。春天万物生发,原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可是,对于屡遭打击的唐朝诗人王昌龄而言,仕途的失意,让

  • 人生与生活中处处包含哲理,诗词中是如何描述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游,宋朝

    很多诗中都蕴含着人生哲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平淡的生活里,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和心情。谁不曾尝过悲欢喜乐的滋味?谁不曾彷徨无助?谁不曾怀着美好的愿望?谁不曾为用尽全力,只为心中一个梦想?人生百味,尽含酸甜苦辣,世事无常,却总有端倪。作为普通人的

  • 《早春》白居易所作,蕴含对生命的密切思考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早春》吧。初春季节,一切都还笼罩在刚过去了的寒冬阴影之中,即使顽强的小草的萌芽也是小心翼翼的

  • 《咏王大娘戴竿》唐代刘晏所作,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晏,唐朝

    刘晏,字士安,唐朝宰相,他也是一位经济改革家,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晏所作的《咏王大娘戴竿》吧。无论你相信与否,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是与众不同的。你奋斗了一辈子,当停下脚步回首观望,才发现人家早已功成名就,正在安然享受着美好的人生乐趣,而此时的你却白发苍苍,满脸沧桑,一身凄凉。愤怒吗

  • 黄庭坚的一首《鹧鸪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庭坚,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黄庭坚的《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译文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