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仲淹描写思乡的一首词:赏析《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描写思乡的一首词:赏析《苏幕遮·怀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40 更新时间:2023/12/8 0:21:26

范仲淹的《苏幕遮》赏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苏幕遮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在参知政事任上,提出过政治革新的方案,主持庆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文章骈散相间,气势磅礴,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赏析]

这是一首乡愁词。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远离家乡的作者望着天上的碧云、地上的黄叶、远处斜阳掩映下的山水以及看不到边际的芳草,这明丽又有点儿凄凉的秋景,触发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十分浓烈,以至于折磨得他夜不能寐,失眠了;他不敢登楼远望,怕想起家乡;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落得个愁上加愁的结果。可见这种愁思,既无法躲避,也不能排解,真是深重之极。

上阕写景,景中含情。“碧云天,黄叶地”二句,青碧苍穹,落叶满地,上天入地,俯仰之间,展现了苍莽秋景,展现了际天极地的万千气象,给人心胸开阔之状。这是概括式的总写,短短六字即交待了季节,又写出了秋天的特征,这简炼传神之笔成为咏秋之绝唱。《词苑》引《历代诗余》: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让人想起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那令多少女子传唱落泪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句。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二句,秋色接水,寒阳泛翠,天水一色,烟雾缭绕而构成一组壮观的秋色,起到了情景相融的良好效果。

“山映斜阳天接水”句,融天、地、山、水为一体,交相辉映。正是斜日西下的时候,远近的峰峦各各反射着落照余晖,把夕阳的残光一步步带到更为遥远的地方。看到这一派景色,远游的客子陡然从心底里飘出一缕思乡之情,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斜阳,在作者的笔下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色图”。渲染了一层尤为深厚的悲凉意味。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二句,由实入虚,隐寓离情别绪,仿佛诗人随着夕阳的残光远远飘荡开去,一直飘出斜阳之外,飘落在芳草萋萋的故乡,飘落在绿茵如染的自己的家院。“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多情。

下阙抒情,情景交融。“黯乡魂,追旅思”二句,前三字是写妻子黯淡凄楚的乡魂,后三字是写作者旅居边塞的思念。两者在茫茫宇宙中追寻,缠绕,相交相融。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二句,写出天涯孤旅,乡愁之深,无时不在,“好梦”难得,无计可消。下句“休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倍感孤独寂寞。

“明月楼高休独倚”句,紧接上句,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对妻子的无限相思,让作者无法入眠,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本想一遣乡愁,却不料一轮圆月高挂空中,倍增孤独、思念与怅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二句,一腔愁绪无法诉说,无法释怀,无法摒弃,只有借酒浇愁,他越想排遣愁绪,反而更加纷繁,更加浓重,每一次的排遣都会加重他心灵所受的折磨,在词人的另一首《御街行》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作者

“用一段'愁肠’把'泪’ 与'酒’巧妙联系起来,弥漫着苍凉之悲,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引自《宋词鉴赏大典》第15页)

总之,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直抒胸臆,情致深婉。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清人谭献誉之为“大笔振迅”之作(《谭评词辨》),实属确有见地的公允评价。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直接使用这首词的起首两句,衍为曲子,竟成千古绝唱。正如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前辈道出的正是借景传达心声的名言经典。

标签: 范仲淹北宋

更多文章

  • 秦观被贬后写下一首苦闷之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被贬后写下一首苦闷之作:《踏莎行·郴州旅舍》,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 秦观经典词作之《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观,北宋

    秦观经典词作之《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南乡子》秦观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全词以“妙手写徽真”破题,以下都是从画像上的真容着笔。为崔徽写真的画师

  • 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元宵之作:《喜迁莺·月波疑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宋,史达祖

    南宋词人史达祖写元宵之夜的词作:《喜迁莺·月波疑滴》,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史达祖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

  • 《归信吟》孟郊中举前所作,表述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郊,唐朝

    孟郊,字东野,唐朝时期诗人,善于诗文,他的诗大多描写世态炎凉与民间苦难,被誉为“诗囚”,与贾岛齐名,二人并称“郊寒岛瘦”。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郊所作的《归信吟》吧。世人知道“推敲”一词,其中藏着一段诗坛佳话。唐朝诗人贾岛写诗非常刻苦,常常为了诗句中的一个字而苦苦吟诵不已,仍然难以确定,得以

  • 南宋词人程垓之作:赏析《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垓,南宋

    赏析程垓的《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代:程垓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

  • 历史文化探索:宠辱不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ǒng rǔ bù jīng。意思是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出自晋·潘岳《在怀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唐太宗时期,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字子余,,他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是专管官吏考绩的。因为他做事认真、公正,深受人们

  • 《宴春源》王昌龄所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与失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昌龄,唐朝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宴春源》吧。春天万物生发,原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可是,对于屡遭打击的唐朝诗人王昌龄而言,仕途的失意,让

  • 人生与生活中处处包含哲理,诗词中是如何描述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游,宋朝

    很多诗中都蕴含着人生哲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平淡的生活里,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和心情。谁不曾尝过悲欢喜乐的滋味?谁不曾彷徨无助?谁不曾怀着美好的愿望?谁不曾为用尽全力,只为心中一个梦想?人生百味,尽含酸甜苦辣,世事无常,却总有端倪。作为普通人的

  • 《早春》白居易所作,蕴含对生命的密切思考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早春》吧。初春季节,一切都还笼罩在刚过去了的寒冬阴影之中,即使顽强的小草的萌芽也是小心翼翼的

  • 《咏王大娘戴竿》唐代刘晏所作,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晏,唐朝

    刘晏,字士安,唐朝宰相,他也是一位经济改革家,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晏所作的《咏王大娘戴竿》吧。无论你相信与否,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是与众不同的。你奋斗了一辈子,当停下脚步回首观望,才发现人家早已功成名就,正在安然享受着美好的人生乐趣,而此时的你却白发苍苍,满脸沧桑,一身凄凉。愤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