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望湘人》贺铸词作鉴赏

《望湘人》贺铸词作鉴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1/3 15:41:50

【原文】

望湘人·春思 ①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②,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③,佩兰香老④,湘天浓暖。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⑤。须信鸾弦易断⑥。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⑦。认罗袜无踪⑧,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⑨,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⑩。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白话译文】

讨厌那黄莺声传到枕边,心烦那鲜花芳香进到房间,它让我半醉半愁好梦难圆。锦被还留着她身体的余香,而我的腰带却又空了多眼,多少次伤春又到春晚。湘妃竹泪痕正鲜,春兰已花谢香散,湘中春暮天气温暖。曾记得江上风清月明之时,我多次约她相伴游玩。

想来琴弦最容易断,如今再把琴弹,一曲既终她就远去不返。要寻找她已无影无踪,旧游处只见江水清浅。我把涂着青色的船靠岸,停在白蓣洲畔。整日里登楼极目远望,却不见她寄来一封书信,好在伴我的还有归来双燕。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由景生情,下片由情入景。

词以莺歌为起,以燕归为结,构思独特,厌莺歌而幸归燕,情理上别有一番滋味。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伴”,开篇三句写春日的清晨,黄莺呜叫,春花绽放,微风吹过,香气弥漫,这本是一片生机昂然的美好景象,可是词人正处在伤春怀人的心情当中,无法排解忧愁,便以喝酒来麻痹自己,将愁绪消解在醉魂之中,希望以沉睡来逃避现实。可是黄莺不解其意,唱和不停,词人因被吵醒而心情更加烦躁,不禁生出对莺鸟的厌恶之情。

“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这三旬含蓄而细腻地刻画出词人怀念旧人的真诚心切。“余薰”是旧人留下的馨香,可是斯人已去,词人唯有珍惜她仅留下的一点余香。“惜”字表现出词人对旧人的珍惜和无限怀念。词人日日思念故人,以至于腰带的剩眼越来越多,“惊”字突显出词人消瘦程度之深。

消瘦是源于对伊人的思念,这一句实有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深情意蕴,柔情脉脉,令人动容。这种憔悴也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和执著。“几许伤春春晚”一句沉重哀伤,在伤春的情绪中,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念及自己与伊人别离的日子愈来愈久,词人伤叹不已。这一句既是对前文“伤春”之情的总结,也领了下文关于“春晚”的描写。

“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一句中引用了“湘妃泪竹”和“屈原佩兰”两个典故。暮春时节,湘妃竹的点点泪痕犹在;屈原所佩戴的兰花香草已经老旧了,天气已进入“浓暖”时分,说明春天即逝,即将入夏。此情此景让词人记起当年屡次盛邀佳人,与她在江畔沐风赏月时的欢会情景。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鸾弦”本指男子续弦,这里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交好。

“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词人引用曹子建《洛神赋》中的典故,把心上人比作步履轻盈,姿态曼妙的仙女,可惜佳人仙踪无迹,不得追回。遥想彼时佳人在河塘撩弄清波,姿态妩媚诱人,可如今河塘处再无佳人倩影。江畔舟船飘摇,水中白苹浮动,词人极目远眺,尽是旧日风景。睹旧物而不能感旧情,词人心中的惆怅更加深切。

“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词人叹惜伊人不解情,别期无定,令他终Et相思萦怀,受尽千般煎熬。只能从双燕归来的景象中强寻安慰,似是欣喜,实则凄凉,充分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伊人而无法排遣的抑郁痛苦,以及盼望佳人早日重回身边的急切情怀。[5]

此词大量运用点染法,即情思并非一泻无余,而是情一点出.即以景物烘托渲染,如“被惜馀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与秦观的词在写法上有共同点;多用借代手法,如“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等旬,表达委婉含蓄隐晦.与唐李商隐的诗有相似之处。

标签: 贺铸

更多文章

  • 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原文】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赏析】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我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看上去好像又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该走时却又

  •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韦庄

    【原文】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赏析】这一首词,也有人认为是韦庄“留蜀后思君之辞”,跟他另一首《应天长》(绿槐阴里黄莺语)的命意相同,不是没有道理的。而韵文学专家羊春秋认为这首词乃情人别后相忆之词,不

  • 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

    原文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

  • 袁枚《随园记》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随园记,袁枚

    原文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

  • 晏殊《破阵子·春景》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晏殊

    原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参考翻译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晏殊

    原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参考翻译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

  •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蝶恋花·早行,周邦彦

    原文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鉴赏赏析此首纯写离情,题曰:“早行”,出现在词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风中离家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篇中没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间也很少有连结性词语,所以,词中的离

  •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周邦彦

    原文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鉴赏赏析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

  •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来是这首诗里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诗词

    有很多诗词,我们常常脱口而出,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这些诗词却很少人知道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千古名句,看看你知道多少?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情人眼里出西施清·黄增 《集杭州

  • 《下水船》的故事,空念美人情一段——晁补之心动写妙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晁补之

    不得不承认,大文豪苏轼门下的人物几乎都是了不得的。当年作为“苏门四学士”抑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晁补之,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不但诗词书画以及文章都相当了得,即便他的人品也是颇足称道的,尽管他对朋友的所爱似乎也曾动过所谓的“邪念”。作为济州钜野人(今属山东)的晁补之,生性颇为豪爽;他少年时就博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