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诗词赏析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诗词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4/1/3 10:41:50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鉴赏赏析

此首纯写离情,题曰:“早行”,出现在词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风中离家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景。篇中没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间也很少有连结性词语,所以,词中的离情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绘的不同画面,靠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演出来完成的。

上片写别前。开篇三句自成一段。“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误以为天明,故而飞叫不定。这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两句,点明将晓。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更漏中的水滴已经快要滴尽,夜色将阑。同时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吊桶撞击着井口声,已经有人起早汲水了。这三句表现出由深夜到将晓这一时间的进程。“唤起”两句另是一段,转写女方的悲伤。“唤起”的施动者是谁过去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行者,“知天已晓,唤起所别之人”;一种认为“闻乌惊漏残、辘轳声响而惊醒泪落。”“唤起”,既是前三句不同声响造成的后果,同时又是时间演变的必然进程:离别的时刻来到了。所以,就全篇来看,似以后一种解释为佳。如解释为行者把女方“唤起”,则自然要冲淡这首词所表出的那种离情的深刻性。“两眸清炯炯”,也非睡足后的精神焕发,而是离别时的情绪紧张与全神贯注。联系下句“泪花落枕红绵冷”,可见这双眼睛已被泪水洗过,“唤起”之后,仍带有泪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

”有神。同时,这一句还暗中交待出这位女子的美丽,烘托出伤别的气氛。“冷”字还暗出这位女子同样一夜不曾合眼,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连“红绵”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下片写别时、别后。前三句写别时依依难舍之状,曲折传神。“执手”,分别时双方的手相互紧握。古文里“执手”,多和惜别有关,兼示深情。柳永《雨霖铃》词里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诗经·邶风·击鼓》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霜风吹鬓影”,是行者饱看女方,刻印下别前最深刻的印象:鬓发在秋季晨风中微微卷动。“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二句,看似写情,实则是写动作。作者几度要走,却又几度转回来,相互倾吐离别的话语。这话语满是离愁。“难听”不是不好听,而是令人心碎,难以忍听。终篇两句写别后景象,又是一段。这两句写行者远去,但还恋恋不舍地回头遥望女子居住的高楼,然而这高楼已隐入地平线下去了,眼中只见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鸡声四起,更社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远了。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如真清之‘断肠院落,一廉风絮。’又‘掩重关、偏城钟鼓’之类是也。”其实,“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也是“以景结情”的成功的妙句。

如上所述,该词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正是这一连串的画面与音响的完美组合,才充分表现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与动作的贯串。词中还特别注意撷取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精心刻画,如“惊乌”、“更漏”、“辘轳”、“霜风”、“鬓影”、“斗柄”、“鸡鸣”等等。与此同时,作者还特别着意于某些动词与形容词的提炼,如“栖不定”的“栖”字,“牵金井”的“牵”字,“唤起”的“唤”字,还有“吹”、“清”、“冷”等等,这一系列手法综合起来,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而且还烘托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环境氛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真实感。

标签: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

更多文章

  •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周邦彦

    原文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鉴赏赏析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

  •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来是这首诗里的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诗词

    有很多诗词,我们常常脱口而出,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这些诗词却很少人知道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今日与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千古名句,看看你知道多少?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情人眼里出西施清·黄增 《集杭州

  • 《下水船》的故事,空念美人情一段——晁补之心动写妙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晁补之

    不得不承认,大文豪苏轼门下的人物几乎都是了不得的。当年作为“苏门四学士”抑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晁补之,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不但诗词书画以及文章都相当了得,即便他的人品也是颇足称道的,尽管他对朋友的所爱似乎也曾动过所谓的“邪念”。作为济州钜野人(今属山东)的晁补之,生性颇为豪爽;他少年时就博闻强

  • 古代文人写诗拍马屁,那叫一个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人

    解缙与朱元璋(一)朱元璋对解缙的才学很是赏识。一天,他突然对解缙说:“宫中昨夜有喜,你不做诗一首?”解缙立即想到可能有皇子诞生,随即出口一句:君王昨夜降金龙朱元璋却说:“生的是个女孩子呢。”解缙脑筋急转,吟出第二句:化做嫦娥下九重哪知朱元璋接着说:“可惜已经死了。” 解缙马上跟进:料是世间留不住这句

  • 刘禹锡在南京追忆南朝江总,《江令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江令宅》——唐·刘禹锡【渊源典故】江总,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他的诗作深受梁武帝的赏识,因此在南朝萧梁时期,官至太常卿。当时的高才学士,比如张缵、王筠、刘之遴,都对他雅相

  • 清·庄盘珠【秋水轩词】,浣溪沙(甲寅元旦)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

    秋水轩词毗陵 庄盘珠 莲佩 撰庄盘珠,字莲佩,阳湖人,庄有均女,同邑举人吴轼室,母梦珠而生,故名盘珠。幼颖慧好读书,女红精巧,然辄手一编不辍。嘉庆某年,以某月某日垂绝,复甦谓其家人曰:“余顷见神女数辈,抗手相迎,云须往侍天后,无所苦也。”言讫卒,年二十有五。浣溪沙(甲寅元旦)似雨如尘旧岁花。晨鸦声动

  • 【君不见】原文及翻译赏析,作者薛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诗人

    君不见唐代:薛逢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

  • 秦韬玉《贫女》原文翻译赏析,为他人作嫁衣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韬玉《贫女》

    《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难言的苦衷。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

  • 《缑山庙》作者崔曙,原文注释翻译,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缑山庙》

    《缑山庙》是唐代崔曙创作的一首诗。缑山庙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注释译文①缑ɡōu山:即缑氏山。在河南省偃师县。借指修道成仙之处。②宿:素常;一向。③阴阴:幽暗貌。④凤笙:笙。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隋作笙。

  • 密县 (唐朝汪遵诗作) ,原文注释、相关事件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汪遵

    密县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西汉时期名臣卓茂治蝗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赞颂了卓茂破除迷信治理蝗灾为民除害的明智信仰和高贵精神。同时也勉励当今的官吏以卓茂为榜样一心为民,治地有方。密县唐·汪遵百里能将济猛宽, 飞蝗不到邑人安①。至今闾里逢灾沴②, 犹祝当时卓长官③。注释①飞蝗不到邑人安:指卓茂组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