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小桃红·客船夜期》的作者是谁?这首散曲的原意是什么?

《小桃红·客船夜期》的作者是谁?这首散曲的原意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3/12/5 6:30:47

【原

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课今年九分办。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

【写作背景】

本篇为“临川八景”组曲之一。。

【注解】

绿云:此指烟霭汇聚成的如云烟

冉冉:升貌。

官课:指上缴官家的租税。

九分办:免去一分赋税,按九成办理征收。

厮追攀:互追赶、招呼。

【译文】

如云团一般的烟雾冉冉升起,笼罩了清净的江湾,花草的香气溢满东西两岸。官家的租税只按九成征办。在这时节正好去游玩,乘船到那渡口,你追我赶,然后把鱼虾野味准备好,做一桌丰盛的野餐,杯盘摆得满满的,尽情欢乐,忘记各自的艰难事。

标签: 元朝盍西村

更多文章

  •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杨果

    【原文】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注释】棹:桨,作动词用,犹“划”。约:束,裹。湘裙翠:用湘地丝织品制成的翠绿色的裙子。芙蓉:荷花的别名。谐“夫容”,一语双关。【译文】荷花湖上,采莲女子掉转船头正要返回,晚风轻轻把那翠绿裙儿

  • 《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的作者是谁?这首散曲的原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杨果

    【原文】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注释】回文锦:东晋前秦才女苏惠后人因以“回文锦”代指思妇寄给远方夫君的述情之物。被丈夫窦涛遗弃,织锦为“璇玑图”寄涛,锦上织入八百余字,回旋诵读,可成诗数千首。窦涛感动,终于和好如初。后人因

  • 《四块玉·马嵬坡》的原文是什么?这首散曲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朝,马致远

    【原文】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注释】①睡海棠:比喻杨贵妃。②明皇:指唐玄宗。③霓裳:即《霓裳羽衣曲》,相传杨贵妃善舞此曲。④玉环:杨贵妃字玉环。⑤禄山:即安禄山。⑥蜀道难:指安禄山攻入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之事。【译文】杨贵妃就

  • 《四块玉·浔阳江》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去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朝,马致远

    【原文】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注释】冷:凄冷,萧条。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和:连,连同。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醒:醒悟,觉醒。【译文】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

  • 北宋诗人黄庭坚《牧童诗》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庭坚,北宋

    黄庭坚《牧童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牧童诗黄庭坚 〔宋代〕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吹笛风斜 一作:短笛横吹)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译文及注释译文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

  • 北宋诗人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庭坚,北宋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 〔宋代〕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 “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也有十分潇洒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宗元,唐朝

    柳宗元这辈子其实很惨,很小的时候就高中进士,但是一生郁郁不得志。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他的眼中,这世界才如此冷冰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以我们读到柳宗元的诗文,总觉得其中透着凄冷的气息。甭管是《江雪》的阴冷,还是《捕蛇者说》的凄苦,无一不让我们感慨,眼前出现一个满面愁容的古代士大夫,一如当年的

  • 赏析古代一首狗粮诗,全篇都甜掉牙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唐朝

    诗词,大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心中的独特美感。这些美的来源,一部分来自大自然,更重要的另一部分,却来自诗人对人类社会的观察。美丽的女子和爱情,很早就成为了这些诗人们观察、抒发情感的对象。诗人们擅长以发现美的眼睛,寻觅看似平淡实际动人的瞬间,任凭灵感的涌动,凝练成高度智慧的语言。牡丹含露真珠颗

  • 南宋文学家姜夔,一首词写出相思之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夔,南宋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词人、音乐家。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姜夔的词受周邦彦影响,重音律,尚工巧,又力图用笔硬清刚的笔调纠正婉约词的软媚无力。内容多为咏叹身世,追怀旧游,也有一些咏叹时事之作。姜夔少年贫穷,

  • 王清惠:南宋末年宫庭女词人,写下一首词抒发亡国之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清惠,南宋

    王清惠,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年间(1264年)至元世祖至元年间(1294年)前后,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宋度宗昭仪(女官)、词人。王清惠现存诗四首,词一首,都是抒发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去国怀乡的感慨,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格调低回而悲壮。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