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诗人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北宋诗人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3/12/11 7:44:26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 〔宋代〕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一路伴随着我。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瑶草:仙草。

武陵溪: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

枝:一作“花”。

倚:依。一作“欹”。

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

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

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

鉴赏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词人采用幻想的镜头,描写神游“桃花源”的情景,反映了他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表现了他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不愿媚世求荣、与世同流合污的品德。据此看来,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谪时期。

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

“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时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创作背景

此词为黄庭坚春行纪游之作。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以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水措施,后来又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此诗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谪时期。

标签: 黄庭坚北宋

更多文章

  • “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也有十分潇洒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宗元,唐朝

    柳宗元这辈子其实很惨,很小的时候就高中进士,但是一生郁郁不得志。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他的眼中,这世界才如此冷冰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以我们读到柳宗元的诗文,总觉得其中透着凄冷的气息。甭管是《江雪》的阴冷,还是《捕蛇者说》的凄苦,无一不让我们感慨,眼前出现一个满面愁容的古代士大夫,一如当年的

  • 赏析古代一首狗粮诗,全篇都甜掉牙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唐朝

    诗词,大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描绘出诗人心中的独特美感。这些美的来源,一部分来自大自然,更重要的另一部分,却来自诗人对人类社会的观察。美丽的女子和爱情,很早就成为了这些诗人们观察、抒发情感的对象。诗人们擅长以发现美的眼睛,寻觅看似平淡实际动人的瞬间,任凭灵感的涌动,凝练成高度智慧的语言。牡丹含露真珠颗

  • 南宋文学家姜夔,一首词写出相思之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夔,南宋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词人、音乐家。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姜夔的词受周邦彦影响,重音律,尚工巧,又力图用笔硬清刚的笔调纠正婉约词的软媚无力。内容多为咏叹身世,追怀旧游,也有一些咏叹时事之作。姜夔少年贫穷,

  • 王清惠:南宋末年宫庭女词人,写下一首词抒发亡国之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清惠,南宋

    王清惠,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年间(1264年)至元世祖至元年间(1294年)前后,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宋度宗昭仪(女官)、词人。王清惠现存诗四首,词一首,都是抒发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去国怀乡的感慨,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格调低回而悲壮。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

  • 《相逢行》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佚名

    【原文】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大妇

  • 《相逢行二首》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白

    【原文】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

  • 李清照偏爱梅花,揭秘背后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清照,宋朝

    暗淡青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一首哀怨的梅花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的婉约而又惆怅的情感。在李清照的笔下,梅花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那么李清照为何钟爱梅花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用梅花

  • 《子夜吴歌·秋歌》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白

    【原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注释】1.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2.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3.吹不尽:吹不散。4.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

  •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长卿,唐朝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刘长卿 〔唐代〕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的余晖映照着荒凉的村落,树上的秋叶随着风纷纷坠落。平日无人影迹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长卿,唐朝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 〔唐代〕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弃 一作:老)译文及注释译文多年沦落的生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