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居易所作的《夜雪》,抒发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情

白居易所作的《夜雪》,抒发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18 更新时间:2024/2/28 23:35:51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夜雪》吧。

夜雪

白居易 〔唐代〕

已讶衾枕,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及注释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注释

讶:惊讶。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鉴赏

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这首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跳出人们通使用的正面描写的窠臼,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 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所作。诗人当时45岁,任江州司马。当时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心中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标签: 白居易唐代

更多文章

  • 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作者构思之妙,于此可窥一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 韦应物《调笑令·河汉》:全词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气氛中结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韦应物,《调笑令·河汉》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调笑令·河汉》,一起来

  • 白居易所作的《春风》,蕴含着盎然的生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春风》吧。春风白居易 〔唐代〕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 白居易所作的《春题湖上》,描写了杭州西湖的醉人春景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春题湖上》吧。春题湖上白居易 〔唐代〕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

  • 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吧。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 〔唐代〕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

  • 白居易所作的《杭州春望》,描绘了一幅工丽雅致的画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杭州春望》吧。杭州春望白居易 〔唐代〕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

  • 薛涛所作的《筹边楼》,显示出心系国势的器识和忧国忧民的生动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涛,唐代

    薛涛,字洪度,她是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薛涛所作的《筹边楼》吧。筹边楼薛涛 〔唐代〕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

  • 薛涛所作的《牡丹》,将牡丹拟人化,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涛,唐代

    薛涛,字洪度,她是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薛涛所作的《牡丹》吧。牡丹薛涛 〔唐代〕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 韩愈所作的《李花赠张十一署》,借花致慨,百感交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愈,唐代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还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了很多写作理论,对后事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韩愈所作的《

  • 韩愈所作的《雉带箭》,描写作者随从张建封射猎的情景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愈,唐代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还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了很多写作理论,对后事具有指导意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韩愈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