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白居易所作的《夜雨》,蕴含诗人无处倾诉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所作的《夜雨》,蕴含诗人无处倾诉的思念之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4/2/28 23:35:57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夜雨》吧。

夜雨

白居易 〔唐代〕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及注释

译文

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故乡遥远难以归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心中忧愁苦闷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只能独自宿在这空屋中。

秋天还没有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不学学苦行僧的佛法,如忘记曾经的过往!

注释

乡:家乡。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

空堂:空屋。

晓:到来,来临。

正:此时。苍苍:纷纷。

头陀:苦行僧。

安:怎么。

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写出了所要记叙的事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在无需意像的渲染的情况下,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句话形式上两两相同,但情感上却是层层深入的,第一句提到了人的思念和远,都是平平的概述,点到为止,并没有提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的思念她。第二句则重点写到了思念,写到思念的程度,也并没有深写。行文至此,全诗的中心已经点明框架,已经明晰,但还只是一幅,如果用画画作比的话,构图,或者说是工笔前的白描图,线条简洁而有力。第三句对第一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乡远远的程度,对故乡,更准确的说是对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的思念之深。第四句是对第二句进行了扩充和延伸。

一、三句是写实,故乡、人都是客观存在的。二、四句是写虚,回忆中的事和肝肠绞痛的感觉是诗人主观的感情。一实,一虚,把气氛渲染开来,行文至此,白描已经被染,出现了淡淡的色彩,阴阳、暖色初步分明。诗人付与“人”一个“隔”,付与“事”一个“结”字。“隔”、“结”都是冰凉凉的字眼,给人一种一对火热的恋人被活生生分扯开来的感觉。诗人用两个冰冷的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火热的情感,而火热又败于冰冷,这时引出自己肝肠绞痛的感觉显得自然,又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诗人又用了一个打动人的动词“瞻望”。乡远,瞻望却不可相望见,可是还要望,纵是眼望不见那心也早已回到了那故乡的恋人身畔。

前四句是对一个长时间一直以来状态的写,从“况此”一句开始,诗人就开始描绘一个夜雨的场景了。作者在描写夜雨场景的时候,却是惜字如金。他只用了两句话二十个字。这两句话不写思,不写念,不写人,不写事,只是用简洁的言语描绘了许多意像,灯、堂、天、风雨。

一个况字说明这四句所描写的这些是在前四句的前提上进一步增加的。所以,在情感上也是在前四句的思念上增加的。一个“况”字就替代了千言万语的心理描写。“夜”是时间,在“夜”之前诗人用了一个名词作形容词来形容“夜”,“残灯”。灯从晚上点,点到残,一定已是深夜。诗人夜不能寐,久久的思念着心中的恋人。残灯昏暗的光下,长长的灯芯使光闪烁着,诗人在这情景万分伤心,没有言自然显得寂静,寂静使屋子显得“空”,显得寂寥。“空”不一定是真的缺少家具,而是因为缺少“人”。夜雨同话五更的人“空堂”不一定是堂“空”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怅然若失。

“秋天”“未晓”“风雨”更是融情于景。“苍苍”二字既是对风雨的描写,又是诗人此时的心境。这两句,不着一字思念,而又字字句句把诗人的思念之情着色,分染过的白描已经基本上上好了颜色。

最后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用直抒胸意的写法,将全诗推高潮。想忘,又不能忘,想忘,又不敢忘。诗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在这无果的结局中谢幕,无数的思念,向何处倾诉。

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意像的描写被放在了叙事之后,全诗没有比喻、没有用典,也没有大量的兴、比之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格律的羁绊,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白居易四十岁即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所写。从“独宿在空堂”可以看出,此诗是为一个与作者相爱的女子而写。且学者周相录考证,这个女子就是白居易几度在诗作中提到过的“东邻婵娟子”湘灵。

标签: 白居易唐代

更多文章

  • 黄庭坚《秋怀二首》:在作者的作品中情调还是比较闲淡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庭坚,《秋怀二首》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

  • 白居易所作的《夜雪》,抒发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夜雪》吧。夜雪白居易 〔唐代〕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译文及注释译文

  • 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作者构思之妙,于此可窥一斑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 韦应物《调笑令·河汉》:全词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气氛中结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韦应物,《调笑令·河汉》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韦应物的《调笑令·河汉》,一起来

  • 白居易所作的《春风》,蕴含着盎然的生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春风》吧。春风白居易 〔唐代〕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 白居易所作的《春题湖上》,描写了杭州西湖的醉人春景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春题湖上》吧。春题湖上白居易 〔唐代〕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

  • 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放言五首·其四》吧。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 〔唐代〕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

  • 白居易所作的《杭州春望》,描绘了一幅工丽雅致的画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杭州春望》吧。杭州春望白居易 〔唐代〕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

  • 薛涛所作的《筹边楼》,显示出心系国势的器识和忧国忧民的生动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涛,唐代

    薛涛,字洪度,她是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薛涛所作的《筹边楼》吧。筹边楼薛涛 〔唐代〕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

  • 薛涛所作的《牡丹》,将牡丹拟人化,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涛,唐代

    薛涛,字洪度,她是唐代乐伎、清客,蜀中女校书、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薛涛所作的《牡丹》吧。牡丹薛涛 〔唐代〕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