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陈羽《从军行》: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十分壮美

陈羽《从军行》: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十分壮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82 更新时间:2024/1/13 17:39:31

陈羽(约公元八零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唐时江东人。中唐诗人。唐宪宗年间在世。公元792年,和诗僧灵一同时进士。代表作《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全唐诗》之三百四十八一卷有其部分生平传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陈羽的《从军行》,一起来看看吧!

从军行

陈羽〔唐代〕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就点出了这里也许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便难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了。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表现出来。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标签: 陈羽《从军行》

更多文章

  • 苏轼《和董传留别》: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轼,《和董传留别》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

  •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篇幅虽短,却显示辛词的大家气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

  • 苏轼写农村风光的词作:《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轼,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宋)苏轼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释莎:

  • 苏轼的送别之作:《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轼,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宋)苏轼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

  • 刘方平《夜月》:全诗有着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方平,《夜月》

    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 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北宋词中的名篇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起来看看吧!天仙子·水

  • 程颢《春日偶成》:诗人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黄陂的怀念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程颢,《春日偶成》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垂钓的诗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垂钓,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渔翁垂钓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现代人来说,钓鱼,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娱乐消遣活动,给都市人一个短暂逃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钓鱼不再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如今亦有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钓鱼军队中,感受繁忙生活里的片刻悠闲。在古代,垂钓,似乎多了几

  •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此词为词人怀念妻子所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抚州临川县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大臣、思想家,宰相王安石之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著有《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王元泽尔雅》《老子训传》《南华真经新传》《佛书义解》《诗义》《书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