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轼写农村风光的词作:《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苏轼写农村风光的词作:《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1/31 22:29:51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苏轼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苏轼

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

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薰:香草名。

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白话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赏析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这组《浣溪沙》即作于谢雨道上,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色。

这里选录的是第五首,主要写沿途见闻及由此而触发的人生归宿感。起二句虽直写眼中见闻,实极富意蕴。软、平、新、轻四个形容词将雨后村野的宜人气息点染得神韵毕现,仿佛可以呼吸到那种醉人的空气。草平沙轻,走马无尘,这是混沌的政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世界。苏轼深受感染,并由此对自己的人生归宿产生了感慨。隐居田园——是苏轼那一刻最强烈的信念。然而身为州官,要将这种愿望变成现实,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虽有如同长沮溺一样的耦耕之心,但何时能了却素愿,却连自己也一时莫明了。上阕的情感基调是先扬后抑,由景生情。

下阕开头也是由景起笔。如果说上阕写景是着重突出雨后村野的清新之气的话,下阕则以浓郁的田间风光为主。雨过日暖,桑麻因附有大量的雨滴,而在日光下,闪亮一片。以“泼”字形容日光,既写足“日暖”之意,又非常符合光照的特点,遣词尽见匠心。这一句是接写视觉所见。虽承上阕起句而来,但已别开境界,从时令推移上来说,也是雨过后稍长一段时间了。意脉结构,一丝不乱。“风来”句写嗅觉,彼此关捩也极为紧凑。蒿艾(一名艾蒿)原有淡淡的香气,但经雨后日照蒸发,又经风儿吹过,那种淡香便如薰草的香味一样,显得格外浓郁。这两句一写视觉一写嗅觉,都特别用力,似平却奇,有重笔濡染的意味。结句“使君元是此中人”是点睛之笔,然意味深长。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今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如今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标签: 苏轼北宋

更多文章

  • 苏轼的送别之作:《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轼,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宋)苏轼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

  • 刘方平《夜月》:全诗有着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方平,《夜月》

    刘方平,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 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北宋词中的名篇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起来看看吧!天仙子·水

  • 程颢《春日偶成》:诗人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黄陂的怀念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程颢,《春日偶成》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

  •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垂钓的诗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垂钓,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渔翁垂钓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现代人来说,钓鱼,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娱乐消遣活动,给都市人一个短暂逃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钓鱼不再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如今亦有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钓鱼军队中,感受繁忙生活里的片刻悠闲。在古代,垂钓,似乎多了几

  •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此词为词人怀念妻子所作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抚州临川县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大臣、思想家,宰相王安石之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著有《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王元泽尔雅》《老子训传》《南华真经新传》《佛书义解》《诗义》《书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 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金碧山水,一片空蒙。”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

  • 于良史《春山夜月》: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于良史,《春山夜月》

    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代宗大历年间任监察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泗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今仅存诗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两首为最善。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一起来看看吧

  • 《草书屏风》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韩偓

    《草书屏风》的原文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草书屏风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背景一:【“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为美观计,上面一般都绘有图画或写有文字,所以它在适用中还有书画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