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底有多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底有多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3/12/27 3:05:53

在唐诗中有一首关于描写明月的诗,可以说是艳压全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首诗就是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首只是听名字就能看到一幅画的诗。再加上作者名字的虚无,更是为这首诗添上了朦胧缥缈的美。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三十六行诗,共分为九组,每四句一小组,一组三韵,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像九首绝句。这是它整齐的一面。它的错综复杂,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开头一、三组用平韵,二、四组用仄韵,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最后用仄韵结束,错落穿插,声调整齐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和流水对,起承转合皆妙,文章气韵无穷。

本诗诗题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全诗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从开篇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描写“春、江、花、月、夜”五种自然景物;下篇由“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写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上篇开篇起势不凡,江水连海,浩渺无垠,此时明月从水中涌出,“生

”字赋予明月与江水跳动的生命,富有动感。水中明亮的月光随水波流转千万里,有江水之处就有月光闪耀,熠熠生辉。接着诗人写月光随江水投射在花林间,使花林顿时如同撒上了一层雪一样洁白。平日里五颜六色的花此时都如雪样洁白,诗人此笔,顿显月夜“花色”之奇异,使人眼前一亮。

流水带着明月继续向前,明月照耀之处,“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月光仿佛洗去了世间万物的色彩,将他们全部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于此,诗人用月光创造出一个美妙仙境,使“春江花月夜”之景极具幽静之美。“江天”两句,诗人将上文中的景物进行概括,笔墨逐渐聚拢,最终将视角定格在一轮孤月上。“江畔”以下六句,诗人由所见美景生发感慨,表达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慨叹,充满哲理。

下篇起首四句承上下,诗人运笔不着痕迹,自然地由上篇写景过渡到下篇抒写离情。白云悠悠,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与“明月楼”则表明男子与女子相隔两地的现状,“谁家”一词互文见义,使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曲折有致。“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八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思念。诗人将“月”拟人化,写“月”对思妇独身的同情,不忍离去,愿与思妇做伴,因而将自己的清辉洒向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岂料这些景物反倒使思妇触景生情,思念愈深,更添惆怅;思妇转而又想到此时此刻爱人不正与自己同沐一片月光吗?如此一来,思妇只愿明月能遥寄相思,把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告知对方。

最后八句诗人转写离人思归之情。落花、江水、流春、斜月,再次点出全诗主景,更衬托出离人凄苦的孤寂心情,情韵袅袅,令人心醉神迷。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进行铺写,而又以“月”为主体。诗中以“月”的流转为纽带,通贯全文,随着月光的照耀而拉开整幅“春江花月夜”的画卷,意境高雅,使人沉醉。本诗的韵律节奏也颇具特色。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以含蕴、隽永的平和之调唱出诗人内心的热烈与深沉,回环反复,层出不穷,音乐感极强而又婉转优美,堪称绝唱。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然而就这一首,就能被后世著名诗人闻一多赞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而最早提及张若虚和其诗的则是胡应麟的《诗薮》,其中胡评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

虽然后世对张若虚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却如整个唐诗中凌风傲雪的一朵孤梅。仅一篇就奠定了其经典而不可撼动的地位。虽然已经散轶的诗作很是可惜,但不幸中的大幸便是留存了这首意境优美,内涵深远,经典不朽的《春江花月夜》.

标签: 张若虚唐朝

更多文章

  • 周邦彦耐人寻味的一首词:《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的《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虞美人 · 廉纤小雨池塘遍宋代: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简介】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

  • 《竹石》清代郑燮所作,写出了竹子的坚韧顽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燮,清朝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清朝时期书画家、文学家,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颇高,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郑燮所作的《竹石》吧。望着春天盛开的鲜花是那么美丽,但萧瑟的冬天使它们发愁,寒风使它们颤抖,它们决定独自出发,向世界寻找春天的脚步;法

  • 《村居》清代高鼎所作,写出了孩提们的纯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鼎,清朝

    高鼎,字象一,一字拙吾,清朝时期诗人,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高鼎所作的《村居》吧。闲来无事,便翻看起了儿时的相册,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曾经无数次在心中回味那段独属于我们儿时的纯真,那个时候没有现如今这般浮躁,也没有现在这般功利的心态,更缺少了些许贪婪和自私。那时我相信,社会

  • 《王昭君(三首)》东方虬所作,是对过往历史的反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方虬,唐朝

    东方虬,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武则天时期曾担任左使。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东方虬所作的《王昭君(三首)》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并不是一句敞亮的口号,而必须当作民族生存的真理。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保障个人的相关权益,一个失去了国家的人只能仿佛风中蓬草,水里浮萍,毫无存在的根基,徒然令人耻笑

  • 《春歌》郭震所作,蕴含着无法期许的深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震,唐朝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位将领。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郭元振所作的《春歌》吧。人间正道为何物?在乎真情。没有情意的人生,是大道有缺的。须知,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具有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不论是饱读读书之人,抑或是贫苦白丁之流,即便是铁血将军,草

  • 《晓发》贺知章所作,表达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贺知章,唐朝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官员、诗人,他的诗文以绝句见长,他的一生顺分顺水,高官长寿,文学水平也丝毫不差。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贺知章所作的《晓发》吧。故乡,是游子在外时候的牵挂,离开的时间越长,这种真实感却显得愈加生疏起来。等到某天归来,所有的风景都看透,曾经的

  • 《北邙山》唐代沈佺期所作,显露着几分残酷与几分迷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沈佺期,唐朝

    沈佺期,字云卿,唐朝时期诗人,擅长七言之作,诗名与宋之问齐名,二人合称“沈宋”。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沈佺期所作的《北邙山》吧。人间值得。哪怕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即使遍布着坎坷荆棘,刀山火海。我们仍然可以笑看风云,红尘作伴,擦干眼泪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我们的人生不需要躺平,顶风戴雨

  • 唐代才子刘长卿的两首佳作,句句饱含深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长卿,唐朝

    唐代有一位才子,经历了仕途的沉浮,感受过人世的辛酸。下面分享刘长卿的两首六言佳作,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刘长卿,字文房,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后因直言快语,曾两度迁谪,官

  • 盘点最经典的三首送别诗,你读过几首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唐朝

    盘点最经典的三首送别诗,每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写过很多山水田园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景色描写,委婉地表达内心对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因为诗人从小就广有诗名,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

  • 《春雨》李商隐所作,蕴含着凄婉之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商隐,唐朝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尤为优美动人。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商隐所作的《春雨》吧。欣赏李商隐的一首经典作品,名字叫《春雨》,全诗如下: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