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秦末农民起义时期,岭南五十万秦军为何不回师北救?

在秦末农民起义时期,岭南五十万秦军为何不回师北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44 更新时间:2024/1/10 6:08:28

秦始皇曾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北方防御匈奴。另外派任嚣率领五十万大军去岭南开荒,那时候岭南地区还是蛮荒之地,还没有纳入秦朝的版图。秦二世李斯赵高帮助下,矫诏赐死了长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顺利成为大秦帝国的第二位皇帝。不过秦二世昏聩,贪图享乐,为了建好阿房宫更是对百姓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起义。中原战火四起,在岭南的这五十万秦军,却至始至终都没有回师北救,不免让人好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原地区各地农民军和秦朝政府军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岭南秦军不仅没有上来支援,而且把岭南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全部破坏掉。大有一副坐上观虎斗的样子,这是为什么那。现在有很多人说是秦始皇当年派任嚣出去的时候,亲自交代如果中原有变,也要固守岭南,不要回来救援。这个理论应该不成立,因为中原地区都沦陷了,国将不国还要岭南干嘛。

在任嚣死后,副统帅赵佗自立为南越王,也没有拿出秦始皇的诏书来证明。可见岭南五十万秦军坐视秦朝灭亡另有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派任嚣征服百越并负责在那里开荒。

他给任嚣的五十万秦军并不是当年横扫六国的秦朝精锐,试问怎么会把精锐派往蛮荒之地,而不留在中原镇守肥沃之地。虽然这批秦军号称五十万但是都是一些商人,后勤运输的,或则因为逃兵役什么的七拼八凑的杂牌军,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楚国原来的降兵,真正的原来秦朝正规军很少。

到了岭南和当地人打仗,更是让这批军队锐减到三十万左右,除去后勤其他的,能打仗的也就十万人。这十万人能打仗的军队,一回中原,辛辛苦苦打下的岭南就会重新被当地人占领。中原隔着岭南千山万水,长途奔袭,别说打仗了,到了中原都要几个月,累都估计要累死一堆人。

这五十万秦军很多都是拖家带口来这里开荒的,在占领这里以后,很多士兵也在当地娶妻生子,战斗的意愿根本就没有当初那样的强烈。并且秦二世在刚即位没多久,就把长公子扶苏还有声名赫赫的蒙恬大将军给赐死了。

接着更是丧心病狂的杀光了所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可不仅寒了北方三十万长城军的心,也寒了岭南这五十万秦军的心。如此残暴的君王,刚在百越之地过上安稳日子的,秦军怎么会放弃这里的生活去为他卖命。

巨鹿之战,王离率领的二十万长城军和章邯的二十万军队汇合,总共四十万大军。这四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当时秦朝最为精锐的部队。这四十万秦军居然被项羽的五万大军打得丢盔卸甲,闻风而逃,连统帅王离都被活捉。

远在百越的秦军看到项羽如此战斗力,自己的杂牌军要是去了,跟送死没啥区别,他们还愿意回去救援吗?任嚣死后,南越的控制权在赵佗手中,赵佗也有自立之心,自然也不会回去趟这趟浑水。

总而言之秦二世无道,天下民心散尽,秦朝灭亡已成定数。别说五十万秦军无心北上救援,就算有心救援,他们能挽起将倾的帝国大厦?在回救中原路途遥远,即使回去也不是项羽等人的对手的现实情况下,有自知之明的赵佗选择了“绝道自守,静观天下”。这在当时是最明智的选择,至少换来了南越一百多年的安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虎牢之战:李世民被特设天策上将,间接导致了玄武门之变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虎牢之战,李世民,战史风云

    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唐高祖李渊攻克长安称“唐”,王世充据洛阳称“郑”,柏壁之战后,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下诏秦王征王世充,王世充闻唐军来袭,命魏王王弘烈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县

  • 刘邦,为什么要派军队去对付发小兄弟的的卢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当了皇帝后,杀了不少功臣。不过仔细分析,他所杀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背叛项羽投奔过来的。比如韩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包括韩信也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像卢绾这种,从刘邦沛县举事开始,就跟着他干的,几乎没有。卢绾不但是从沛县举事就跟着刘邦干,在刘邦的发小朋友(包括周勃、曹参、樊哙、

  • 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全靠李勣一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唐朝,野史秘闻

    大唐永徽年间,高宗李治想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始于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三人之间的后宫争斗,逐渐演变升级,变成皇帝李治向长孙无忌集团夺权的导火索。争斗从后宫全面引向外朝,能否立武则天为皇后,成为李治能否夺权的标志。李治与武则天拉拢许敬宗、李义府等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与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贵族门阀

  • 她顺风顺水当上皇后,最后却变得心狠手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阴丽华,汉朝,风云人物

    明朝的后宫女子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长得漂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她们不是高官大臣家族出身,而是宫廷在民间大面积选美产生的。明朝皇帝这么做,倒不完全是因为贪念美色,而是吸取了历代的教训,避免外戚坐大,对皇权产生威胁。汉朝就是一个例子,功臣元老的后代,源源不断入宫。比如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

  • 宋仁宗究竟是真宗皇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所亲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仁宗,李氏,文史百科

    宋仁宗赵祯,是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真宗子。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

  • 北周皇帝为何要攻打北齐?最后战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南北朝时,北齐出了一个昏庸的皇帝,名叫高纬。高纬亡国的直接原因不是兵力不强,战马不壮,将帅不勇,而是因为一次失败的战前演讲。彼时,北周皇帝就打着替天行道的名义,亲自率领大军,向北齐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大敌当前,为了鼓舞士气,北齐名将斛律光建议高纬到军营里作一次演讲。为了确保演讲成功,斛律光提前写好了

  • 朱元璋的能力如何?他是如何开创洪武之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后世称之为“洪武之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别看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能够最终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要知道朱元璋早期混得实在是不行,家里很穷,他连家里人去世了,都没有能力安葬,后来还是邻居资

  • 她比皇帝小40岁,短短5年却连生4胎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清朝,野史秘闻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当中,伴随着朝代的兴起和衰落当中肯定是有着属于自己一段故事的,然而我们要去发现和探索才能得知历史的真正乐趣,对于我们来说的话不仅能让我知道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还能更为有效的帮助我们开阔新的眼界。然而在清朝道光皇帝应该可以算是最为值得我们探索和发现的君王了。道光是在30多岁的时

  • 刘邦当初能横扫天下 刘邦最后为何会被活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匈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扫平群雄的刘邦为何差点在白登被匈奴人活捉?公元前202年,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刘邦终于击败了宿敌项羽,在洛阳(不久后又听从娄敬的建议迁都长安)称帝建立汉朝,是为汉太祖(全称呼太祖高皇帝,因为谥号高,后世所以称之为汉高祖),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强大帝国

  • 为何说魏晋南北朝的清谈家,对西晋的灭亡负有重大责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的“清谈”即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其上承末年的清议,下启魏晋时期的玄学。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活动于魏晋南北朝的清谈家,对西晋灭亡有重大责任?东汉末年时期,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所以很多士大夫们为了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