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汉献帝退位后人还活着 刘备为何不接汉献帝回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40 更新时间:2024/2/3 4:49:55

对汉献帝退位,刘备为何不迎接汉献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中,刘备一直被认为是仁义之君,以铲除奸佞、匡扶汉室为己任,让大家十分钦佩。然而在汉献帝退位,仍然活着的情况下,刘备没有去迎接汉献帝入川继续做皇帝,而是自己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大家印象中“忠君爱国”的刘备完全不一样啊。

汉献帝退位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去世,虽然他被人评为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终其一生,仍然没有篡汉自立,也算是汉朝“忠臣”吧。然而他去世后,儿子曹丕即位,就开始了篡汉自立。也就是在同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曹丕还算有良心,并没有杀他,而是将其封为山阳公,直到公元234年,汉献帝才去世。

刘备称帝

汉献帝退位后,曹丕登基为帝,国号“魏”。刘备得知消息后,虽伤痛欲绝,然而为了延续汉祀,稳定人心,也于公元221年称帝,史称汉昭烈帝。

看到刘备称帝后,估计很多网友就很疑惑了,为什么在汉献帝还活着的情况下,刘备就称帝了呢,而不是迎接汉献帝来当皇帝。

实际上,刘备这么做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刘备认为汉献帝已死

由于当时交通闭塞,很多信息传到后面就失真了。而当时对于汉献帝的死亡信息,就是这么谣传来的,当时大多数消息都是说的汉献帝已死,所以刘备才会在痛苦之后选择自己称帝。

演义原文: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知,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

在我们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仍会有谣言的存在,何况是古代交通闭塞的条件下。不管是真实历史记载还是演义描述,至少在前期,大家接收到的消息都是汉献帝已死。

二、为了延续汉室

汉献帝退位后,名义上汉室已亡。然而当时天下间仍有人心系汉室,所以为了安稳民心,刘备必须称帝,延续汉室。

经过东汉末年这几十年的战乱,很多人其实还是心系汉室的,毕竟大汉统治四百年,已经深入人心了。此时如果刘备不称帝延续汉室,那么其他人会在短暂的迷失后,不得不投降曹魏,这于刘备不利。而且刘备集团的最大口号就是锄奸讨贼,匡扶汉室,如果连汉室都没了,让这些治下的百姓怎么想?为了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汉室而奋斗吗?

所以此时刘备称帝,实际上是万民所向,只有他称帝延续了汉室,才能给众人一个目标,可以收拢更多人才,刘备的汉室其实是给了天下心系汉室之人一盏明灯。拉起这个旗帜,他的地位上才能曹魏对等。

三、没有能力迎接回汉献帝

当时曹丕虽然没有杀汉献帝,但是对于刘协的监控其实丝毫不弱的,曹丕也担心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汉献帝,再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此时的刘备,已经丢失了荆州,虽然还未有夷陵大败,但是荆州损失的军力也并不少。现在如果他想打进曹魏腹地去迎接汉献帝,只能从汉中出击,然而正面战场不一定打得赢曹魏,只要曹魏一直坚守不出,刘备是很难打进去的。而如果刘备用小部分人马前去特种作战呢,这也是行不通的,毕竟深入魏境,曹魏军队不是猪。

四、刘备自己想当皇帝,手下也想让他当皇帝

不排除刘备最开始是完全忠于汉室的,但是在后续的战争中,他羽翼渐丰,实力强大起来后,肯定也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刘备是枭雄,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汉子,他虽心向汉室,但并不一定心向汉献帝,此时此刻,他就代表着汉室。这么一个枭雄,面对如此好的机会,怎么会不称帝,汉献帝去世,对他来说其实更好,他可以名正言顺的重建大汉王朝了。

除了刘备,他的手下其实也不想迎汉献帝入川。如果刘备称帝,那么他们这群手下都有从龙之功,能够加官进爵,光耀门楣。而如果汉献帝来了,这算怎么回事呢?大伙一起努力打下的天下让别人给占了,换谁都不会服气吧,而且这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加官进爵,迎立汉献帝的功劳,绝对没有拥立刘备的功劳大。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刘备为何不迎接汉献帝来蜀汉当皇帝,有四个原因。一是以为汉献帝死了;二是为了延续汉室,吸引更多人才效力;三是即便想要接回汉献帝,也没有那个能力;四是刘备自己也想当皇帝,而他的手下也反对接汉献帝前来。只有拥立刘备为帝,大家才有从龙之功,才能获取最大利益。

第四个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知道各位朋友对此怎么看呢?欢迎讨论哦。

标签: 汉献帝刘备

更多文章

  •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隆科多,雍正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

  •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皇太极

    努尔哈赤的儿子众多,能力不错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他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实际上皇太极压根就不是努尔哈赤选定的接班对象,他是贵族内部民主选举出来的。一、努尔哈赤原本想把大位传给多尔衮?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68岁,这个时候的皇太极35岁,正值壮年。而多尔衮当时才15岁。说实话,在后金帝国还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楷是什么反应?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楷,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把曹爽以及党羽一网打尽。按照史料记载,这次事件中,司马懿一共镇压了五千多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曹魏的宗室。整个曹家从此一蹶不振,皇帝曹芳也成为司马家

  •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

  •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虞翻,三国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

  •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洪遵,南宋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

  •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炎,晋朝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武帝司马炎并非昏君,他儿子众多,为何非得立一个智力堪忧的儿子当继承人呢,主要是封建帝制不容随便推翻,加之他为了稳定自己的长久统治,所以才把司马衷推上王座。一、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古

  •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弘昼

    还不知道:乾隆弟弟弘昼为何人称荒唐王爷?历史上他是真荒唐还是明哲保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56年,79岁的愉妃被安排侍寝,太监一脸惊讶,以为皇帝年老眼花看错了,立即贴近乾隆耳根大声说:“陛下,愉妃娘娘快80了,你换个年轻的吧!”万万没想到,乾隆一把打

  •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范文程,清朝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

  •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景帝,汉朝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