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它们根据什么来划分?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它们根据什么来划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4/1/18 23:14:05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季节简介

春季

春季排四季之首,新的轮回从此开。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植物发芽,风和日暖,鸟语花香。这季节的气温、日照、降雨,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牙生长,春季是万物生长、春耕播种的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传统上是以“立春”(斗指寅,太阳达黄经315°时)作为春季的起点,至“立夏”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近代采用学者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22℃以上(入夏)时结束。

夏季

夏季万物至此皆盛,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季节。温度升高,天气炎热,狂风暴雨频发,万物盛长。夏季是风暴最多的季节,伴随着大风、暴雨。北半球夏季,大陆受热气压上升形成低气压,海洋恒温温度相对较低形成高气压,根据环流,夏季吹的是东南风。夏季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全年最长。

夏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夏”(斗指东南,太阳达黄经45°)作为夏季的起点,至“立秋”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升到22℃以上时作为夏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22℃以下时结束。

秋季

秋季是收获季节,意味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萧索成熟。秋季的前两个节气立秋、处暑,还是酷热天气,因太阳所带来的热力未减弱,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到了深秋之后则相反,吹西北风,而西北方是干燥的内陆,干燥的西北风造成深秋之后气候干燥。秋季前两个节气的气候特征为潮湿、闷热,秋季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自白露起渐渐趋向凉爽、干燥。随着进入深秋,气候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交替的季节。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秋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作为秋季的起点,至“立冬”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至候平均温度降到10℃以下时结束。

冬季

冬季,阴阳转变,万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气闭蓄。进入立冬后意味着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转为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特征。北半球的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为"一九天",冬至之前还不算很冷,冬至过后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了南岭,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冬季起始—结束: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以“立冬”(斗指西北,太阳达黄经225°)作为冬季的起点,至下一“立春”结束。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以候平均温度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至候平均温度10℃以上时结束。

标签: 四季划分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参合陂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对大燕慕容氏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参合陂之战:大燕慕容氏的丧钟之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参合陂之战的介绍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败后燕的一场重大战役。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宝率领八万后燕军进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

  • 建安二十五年左右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何三国时期的谋士名将都在此时去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谋士,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诸侯纷争一向被津津乐道,就是因为名将谋士之间的博弈太过精彩。这期间大小战役无数,留下了许多计谋和故事,也成就了诸多名将的威名和谋士的智名。令人诧异的是,很多谋士名将都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左右逝世,这其中又有何隐情呢?诸多名将谋士早年便追随魏蜀吴三家主公,如今年事已高,常年南征北战积累的

  • 清朝妃子穿的花盆底鞋,除了好看还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小脚似乎是所有女孩的标志,但是我们在清宫剧中看到的嫔妃们双脚露出来时,都是正常的大小,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能不符合史实,但其实这才是清宫嫔妃双脚的正确打开方式。因为清朝入关前是游牧民族,女子没有裹小脚的传统。而且当时的清朝统治中国后,见到汉族女子缠足,认为这是违反自然的现象,严禁满族的女子缠足,所以八旗

  • 眼见无钱发放军饷,唐德宗李适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适,唐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自“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问题非常严重,地方势力坐大后,常常对李唐皇室威权发起挑衅。唐德宗李适继位后虽然很想励精图治,重现大唐帝国往日光辉,但奈何地方藩镇手握军权又不听中央号令,甚至仗着其雄厚财力军力,屡次阻挠朝廷颁布的相关政策。就这样,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不可遏制地

  • 徐晃敢大战关羽,为何却不敢与张郃一起挑战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期,曹魏有五子良将,蜀汉有五虎上将,他们经常对战,互有胜负。其中,张郃曾不在乎张飞,而徐晃在襄樊之战中大战关羽,然而两人为何都不敢挑战赵云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派出曹洪、张郃等人讨伐巴西,曹洪认为巴西守将张飞骁勇善战,不是等闲之辈,不能轻敌。而张郃却不以为然,还

  • 明末农民战争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明末农民起义,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等,爆发于明末天启七年(1627年)的陕北起义,至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完全结束,是由李自成等领导的一场农民战争,其结果是农民起义军失败,明朝灭亡,清军获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

  • 明朝袁崇焕编练的关宁铁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配备各种先进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袁崇焕,历史解密

    关宁铁骑是由明末袁崇焕编练的一支由辽东本地人组成的重骑兵,其主要装备三眼火铳,披重铠,备双马,有极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军饷待遇都高于一般的明军,加之是本地人组成,故而在戍守辽东时具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其中大多数人与后金和满清八旗有血海深仇,故而每临战阵死战不退,成为当时明朝军队中不可多得的能与后金骑

  • 孛儿帖皇后嫁皇帝时已怀孕,皇帝为什么不在意?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孛儿帖皇后,元朝,野史秘闻

    元太祖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蒙古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汗,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圣武皇帝”。根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一生有40多个后妃,并且册封过好几位皇后,这些女子中有不少来自成吉思汗的敌对部落。而居住在“第一斡儿朵”的,是最得宠的孛儿帖皇后。所谓“斡儿朵”就是草原王族的毡帐,也就是蒙古宫室。每个斡

  • 明朝状元费宏简介:深受君主、朝臣倚重,百姓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对于如何统一天下,宋太祖为何主要倾向于先打北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未因此而结束,宋朝从后周继承过来的疆土,主要为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及淮南地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天下还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边:有强大的契丹及北汉;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