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沈万三出资修城和犒军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流放他

沈万三出资修城和犒军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流放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90 更新时间:2024/1/22 6:39:5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沈万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代富豪捐资修建南京城和犒军,为何会被流放?

前言

明代有一位富豪,他叫做沈万三。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富豪那都是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这个沈万三却不一样,它不仅不被人民厌恶,还深受人民爱戴。

改朝换代,修建新都是一个事关王朝兴衰的大事,也是一件十分消耗财产的工程。朱元璋将新都定都南京后,起手修建南京城。建城的经费,对于刚刚立足的明王朝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这时,沈万三向朱元璋抛出橄榄枝,资助了南京城建城的三分之一的经费。特别是再后来,沈万三还用自己的资产犒劳明代大军。大军开支向来都是巨款,沈万三可以说是为明代节省了巨大的开支。

这对朱元璋来说理应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是朱元璋不但没有大加夸赞沈万三,反而将他流放在当时人迹罕见的云南。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应该得到褒赏的行为反而招致流放呢?

及时转头

在古代中国,商人很难崛起,我们常见的富贵大户大都是贪官污吏,这是由于封建社会与商人有着天然的矛盾。然而,元代是一个例外,元代的建立者忽必烈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大商人,所以他所建立的元代是一个商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沈万三幸运地出生在了这个时代。他继承父业,看准商机,开展海上贸易,很快就赢得的巨额财产。民间相传,沈万三家里有个聚宝盆,放进去一个金币,就能出来一百万的金币,从这个传闻我们就能想象到沈万三的富裕程度。

沈万三运用自己的财富建设家园,他运用自己积攒的财富修路、造桥、建造客栈,将自己的家乡建造成了风景秀丽、生机勃勃的城市。家乡的人无不从其中受到恩惠。所以沈万三在民间有着十分正面的形象。

元代末年,叛乱四起、群雄涿鹿。沈万三所在的苏州成为了张士诚的地盘。张士诚也是一个商人,通过贩盐起家,也通过贩盐做大,成为了元末割据一方的群雄。

生意头脑灵活的沈万三自然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张士诚割据苏州的时候,沈万三就多次支援张士诚。元代丞相脱脱率领大军围城,未能将张士诚击溃,沈万三的援助有很大的作用。

张士诚虽然抵挡住了元代的袭击,但是没有挡住朱元璋的袭击。朱元璋为攻下苏州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这其中当然有沈万三的功劳。朱元璋自然是对沈万三恨得牙痒痒的。

苏州已经换了主子,而且新主子还恨着自己。沈万三就开始想办法讨好这个新主人。刚好,张士诚已经灭亡,天下只剩下一个苟延残喘的元代,改朝换代已成定局,朱元璋在派人北上灭元的同时,新都的建造工作也开工了。

沈万三看准这个时机,主动觐见朱元璋,并承担了三分之一的建城费。朱元璋十分高兴,沈万三的这一举动帮明代节省了巨大的财政开支。

若是沈万三继续资助明代,朱元璋继续保护沈万三,两个人接下来应当是相得益彰,相互发展。但是,沈万三在资助明代的方式上,触犯了一件朱元璋不能容忍的事情。

犒劳天子大军

训练和维持大军是一件十分耗费财资的事情。沈万三为了继续讨好朱元璋,想到了为明代的大军发放犒劳费。这一行动,彻底触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大军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他自然懂得大军的重要性。大军吃谁的饭,就会帮谁做事。沈万三向天子的大军发放犒劳,是想买天子的大军吗?

众所周知,明代官僚的薪资都非常少,就连身为督察院长官的刘伯温,都要靠卖自己的字画来挣一些小钱吃饭。这是因为朱元璋从小生活贫苦,父母因挨饿而死,大哥不堪受饿把自己仅存的稻子给了朱元璋,选择自杀。

而元代的官员各个贪污受贿,敲骨吸髓地搜管百姓财富。这就使朱元璋认为较少的工资就够存活,要让百官体会百姓的辛苦。

朱元璋还痛恨官僚贪污,朱元璋一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反贪污腐败最严厉的一个朝代。明初成立的督察院和六科,构成了严密的检查制度,官员人人自危,就怕因一点贪污而掉头。

由此可见朱元璋是多么痛恨这些与农民百姓争利的人。沈万三早在帮助张士诚的时候就触碰到了朱元璋的怒角,虽然资助建城的事情使朱元璋对沈万三的态度有了改观,按这种改观绝对不是由讨厌转变成喜欢。

朱元璋不喜欢有钱人,特别是沈万三这种富豪。犒劳大军这一行为,让朱元璋怒火冲天,流放?怎么可能只是流放,朱元璋最初对沈万三的处罚是死刑,还是灭族这种最严酷的处刑。

好在朱元璋还有个心善的马皇后,保住了沈万三。马皇后向朱元璋诉说沈万三这种做法只不过是为了明代,只是他不过是个商人,不是军人,没有想到犒劳大军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何况沈万三帮助明代修建南京城,为何不宽容一下呢?

朱元璋在马皇后的劝说下,也算是恢复了冷静。但是他还是不能容忍这个行为,必须要让他受到惩罚。

随后,朱元璋下达了对沈万三的处罚:流放。沈万三流放到了在当时最边缘的云南,是最严重的流放处罚。

不过,据传闻记载,即使是被流放在云南,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差,还有不少原来的同乡前去看望。沈万三被流放后,朱元璋也没有打扰他的生活。他在云南悠然地度过了晚年。

封建社会与商人

其实,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故事,恰巧反应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封建社会与商人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农民,主要的财富是粮食。农民生产多少粮食,封建王朝就能得到多少粮食。而商人的存在,却让这个简单的过程变得复杂起来。

商人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商人从农民和王朝之间获利。对于现代来说,商人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对商品流动和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古中国来说,他是封建王朝不能容忍的存在。

历朝历代都实行了限制和迫害商人的措施,从士农工商这个社会阶层就可以看出,商人在古代中国处于最下层的地位。朱元璋与沈万三的较量,是封建王朝打压商人的一个缩影。

标签: 朱元璋沈万三

更多文章

  • 李渊被逼退位之后 李渊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李渊下场,究竟有多惨?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太上皇之说。《史记》记载:“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欲尊其父,故号曰太上皇也。”颜师古解释说:“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

  • 李世民当初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被逼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争夺皇位才发动的,还是被太子李建成逼迫的?千百年来,人们对玄武门之变都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争夺皇位才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还是被太子李建成逼迫所发动的?今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揭晓吧?在玄

  •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还要从当年宋神宗说起,宋神宗即位时仅20岁,年轻气盛,想有一番作为,于是找到了王安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具体经过。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今辻西抚州)人,他的父亲王益曾经做过几任州县长吏,青少年时期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王朝存在的社会问题有

  • 伯禽:周公旦长子,受封鲁国,坚持以周礼治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伯禽,鲁国

    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鲁国。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鲁考公继位。伯禽在

  • 蒋伯龄:周公旦第三子,蒋国的建立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伯龄,周朝

    蒋伯龄,姬姓,名龄,伯为爵位,受封于蒋国(河南淮滨),乃周公旦第三子,蒋氏鼻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与弟姬旦联手,攻进朝歌,迫使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朝建立。周朝建立后大封诸侯,姬旦被封于周,以后被称为周公旦。周

  • 朱元璋是怎么对其他儿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为对他们太好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儿子

    对朱元璋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对儿子的包容,是他实行分藩的主要原因。引言朱元璋晚年,也面临着权力纷争问题,为了让新太子能够顺利继位,朱元璋除掉了很多的功臣,虽然他的理由是替儿子减少行政的阻力,但是实际上,朱元璋不仅没有替儿子减少阻力,甚至还增加了

  • 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善行书与画马,笔迹妙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昌,唐朝

    李元昌(618年—643年4月29日),汉族,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大臣,书画家。享国公之礼,葬于长安县高阳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母亲为孙嫔。武德三年六月(620年7月)封鲁王,唐太宗即位

  • 豪情满怀的汉武帝是怎么警告单于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刘胜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亲征匈奴的故事。公元前110年,汉朝军队灭掉南越国之后,南越国王赵建德的头颅被高高的悬挂在了长安宫北面的城门楼上。汉武帝刘彻志得意满之际,又组织了18万骑兵,途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浩

  • 历史上汉武帝是如何远征西域大宛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刘彻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远征西域大宛的故事。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王恢为向导(这可不是马邑之围时的那个王恢),李哆为校尉,率步骑六千及欲赎罪以求为自由身的刑徒数万征讨大宛

  • 和珅在朝中的党羽那么多 和珅为什么斗不过嘉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了解:嘉庆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党羽众多,却斗不过嘉庆,看看他的政治手腕,大写的佩服。嘉庆对于除掉和珅是蓄谋已久的,因此,乾隆一死,锄奸行动就立即展开。和珅犹如乾隆的蛔虫,乾隆一个眼神,和珅都了解下步该做什么。但对新皇帝嘉庆就知之甚少了,而且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