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灭亡之后崇祯子女怎么样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明朝灭亡之后崇祯子女怎么样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02 更新时间:2024/1/22 2:38:12

对崇祯子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灭亡,崇祯3子2女何去何从?

1644年,明代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自缢煤山,明代自此覆灭。

随后,明代在江南的残余势力,纷纷拥立明宗室子弟建立政权,如弘光、隆武、永历皆是如此,不过他们均非出自崇祯一脉,而是宗室其他支系的子弟。

那么,崇祯亲生的子嗣们,又去哪里了呢?

崇祯一生共有7子3女,虽然4子1女早夭,但在明代覆灭时,依旧有3子2女在世。

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朱慈烺、皇四子朱慈炤、皇五子朱慈炯;两个女儿,则是长平公主朱媺娖,以及最年幼的幺女昭仁公主。

其实在崇祯自缢前,已经对这几位子女,进行了安排。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围攻京城。18日晚,崇祯登上煤山,远眺城外纷飞的战火,自知大势已去的他长叹一声,开始安排身后之事。

他先是命三个儿子换上平民服装,隐姓埋名,保全性命,以图东山再起。

安排好三位皇子,崇祯转过头去对周皇后说:“大势已去”。周皇后明白,身为皇子可以离京远遁,期待他们将来能有新的机会,但后宫女眷,却断然不能落入闯贼之手任其凌辱。

于是,她拜别皇帝,回到宫中自缢身亡。周皇后死后,崇祯又提着宝剑来到袁贵妃的住所,逼袁贵妃上吊,随后又将宫中其他嫔妃刺死。

随后,他又来到女儿长平公主的住处。年仅16岁的长平公主,看到崇祯提着一把染血的宝剑从外边进来,立马扑通一声跪倒地上,苦苦哀求父亲饶自己一命。

但她不了解的是,就在刚才,她年仅6岁幺妹昭仁公主,已经先一步死在他父亲的剑下。

看到女儿梨花带雨的模样,又想起刚刚死去的周皇后等人,崇祯长叹一声说:“汝何故生在帝王家”?随即又硬起心肠,挥剑朝着长平砍了下去。

不过,崇祯这一剑失了准头,砍在了长平公主的手臂上!长平公主惨叫一声,昏死过去。崇祯见女儿断了一只手臂,已经是重伤垂死,不忍再下狠手,转身走了出去。

幸运的是,长平公主虽然丢了一条手臂,但却并没有死去。她被送到姥爷周奎家,五天后才醒来。

但令人齿冷的是,周奎胆小怕事,担心因为收留皇室受到牵连,竟然硬起心肠将这个可怜的外孙女,交给了李自成!

随着清军入关,李自成败逃,长平公主又被清廷控制。

但以“为崇祯复仇”为借口入关的清廷,没有太过为难长平。为了收买人心,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将长平公主,跟与她早有婚约的周显完婚。

可令人可惜的是,虽然周显极为敬爱自己这位妻子,但完婚后的第二年,年仅17岁的长平公主,就因难产离世。

但长平公主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民间出现了许多以其为原型的传说故事,在一些武侠小说中,也有不少以长平公主为原型的人物出现,比如《碧血剑》中善良单纯的阿九、《鹿鼎记》中的九难师太。

长平公主断臂重伤,昭仁公主6岁死于父亲剑下,而崇祯三位皇子的命运,同样充满了坎坷。

太子朱慈烺在北京城破后,未来得及离开前往南京称帝,就被太监栗宗周出卖献给了李自成。

不过,李自成并没有杀死朱慈烺,而是将他封为宋王。但在李自成自一片石败退时,朱慈烺在乱军中失踪。他的结局,有三种说法:

一是在乱军中失散后,逃回北京后被清军所擒,清廷为了杜绝有人以朱慈烺太子之名举事,所以坚称其为假太子,加以处死。

二是说太子逃离闯军后,到达南京,但此时弘光政权已经建立,为了不动摇自己的统治,弘光帝以冒充太子之罪,对其处以极刑。

第三种说法,是李自成一片石之战败退后,朱慈烺乘机脱离大顺军控制,逃到了老君山,以道人身份隐姓埋名生活30余年,直到51岁去世。

四皇子朱慈炤,和太子朱慈烺一样被闯王所获,也同样消失于乱军之中。不过他接下去的人生轨迹,在历史记述中十分清晰。

据说他逃脱之后,一路流落至浙江,被一位心念故国的胡姓官员发现并收留。自此,他便在浙江安顿下来,改名王士元,娶了一妻一妾,以教书为生。

直到康熙47年,时年75岁的朱慈炤身份意外暴露,全家被处以凌迟极刑,下场极为惨烈。清廷为了掩盖其真实身份,是以他假冒前明皇子的罪名将其处死的。

三位皇子中,结局最神秘的当属皇五子朱慈炯。

正史记载,朱慈炯在崇祯死后他便不知所踪,极有可能是死在了城破时的混乱中。但这也是最令清廷头痛的地方,因为朱慈炯下落太过扑朔迷离,给了民间很大的想象空间。

自满清入关后,就不断有不满清廷统治的反抗力量,以朱慈炯的名义起事。仅康熙一朝,就爆发了十余起“朱三太子案”(因为朱慈炯是崇祯未夭折的第三子,所以在当时又被称为朱三太子)。

标签: 崇祯子女

更多文章

  • 沈万三出资修城和犒军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流放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沈万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沈万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代富豪捐资修建南京城和犒军,为何会被流放?前言明代有一位富豪,他叫做沈万三。在大家的刻板印象中,富豪那都是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这个沈万三却不一样,它不仅不被人民厌恶,还深受人民爱戴。改朝换代,修建新都是一个事关王朝兴衰的

  • 李渊被逼退位之后 李渊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之变后,被迫退位的“太上皇”李渊下场,究竟有多惨?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太上皇之说。《史记》记载:“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欲尊其父,故号曰太上皇也。”颜师古解释说:“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

  • 李世民当初为什么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被逼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唐朝

    对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争夺皇位才发动的,还是被太子李建成逼迫的?千百年来,人们对玄武门之变都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争夺皇位才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还是被太子李建成逼迫所发动的?今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揭晓吧?在玄

  •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推行变法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还要从当年宋神宗说起,宋神宗即位时仅20岁,年轻气盛,想有一番作为,于是找到了王安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具体经过。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今辻西抚州)人,他的父亲王益曾经做过几任州县长吏,青少年时期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对宋王朝存在的社会问题有

  • 伯禽:周公旦长子,受封鲁国,坚持以周礼治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伯禽,鲁国

    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鲁国。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鲁考公继位。伯禽在

  • 蒋伯龄:周公旦第三子,蒋国的建立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伯龄,周朝

    蒋伯龄,姬姓,名龄,伯为爵位,受封于蒋国(河南淮滨),乃周公旦第三子,蒋氏鼻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与弟姬旦联手,攻进朝歌,迫使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朝建立。周朝建立后大封诸侯,姬旦被封于周,以后被称为周公旦。周

  • 朱元璋是怎么对其他儿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为对他们太好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儿子

    对朱元璋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对儿子的包容,是他实行分藩的主要原因。引言朱元璋晚年,也面临着权力纷争问题,为了让新太子能够顺利继位,朱元璋除掉了很多的功臣,虽然他的理由是替儿子减少行政的阻力,但是实际上,朱元璋不仅没有替儿子减少阻力,甚至还增加了

  • 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善行书与画马,笔迹妙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昌,唐朝

    李元昌(618年—643年4月29日),汉族,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大臣,书画家。享国公之礼,葬于长安县高阳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母亲为孙嫔。武德三年六月(620年7月)封鲁王,唐太宗即位

  • 豪情满怀的汉武帝是怎么警告单于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刘胜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亲征匈奴的故事。公元前110年,汉朝军队灭掉南越国之后,南越国王赵建德的头颅被高高的悬挂在了长安宫北面的城门楼上。汉武帝刘彻志得意满之际,又组织了18万骑兵,途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浩

  • 历史上汉武帝是如何远征西域大宛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刘彻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远征西域大宛的故事。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王恢为向导(这可不是马邑之围时的那个王恢),李哆为校尉,率步骑六千及欲赎罪以求为自由身的刑徒数万征讨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