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相互的推让中,宋孝宗如何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相互的推让中,宋孝宗如何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63 更新时间:2024/1/23 22:18:21

秀州小官赵子俱是宋太祖赵匡撤的第六代后裔,公元1127年10月22 日夜里,他有了第二个儿子。据说这个孩子生出来时,满屋子的红光直冲天空。小孩子六岁那年,碰上宋高宗选嗣,在数千人中被挑选上,成了皇位的候选人之一。历尽艰难,他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就是南宋孝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高宗赵构后宫殡妃众多,但只有潘贤妃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赵男。1129年初,金兵夜袭扬州,正在和宫女淫乐的赵构一下子受了惊吓,从此便留下了不育之症。

高宗到达杭州后,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赵构退位,立根本不懂事的赵努为帝。不久,兵变失败,高宗复位,册赵男为太子。之后的一天,有个宫人一不小心将赵男房中的金香炉碰倒,落地声把赵男吓得全身抽搐,病情每况愈下,没过几天便一命鸣呼了。

太子夭折后,高宗面临无人继位的窘境。大臣们也感到不安起来,因为储君空缺,必然会引起人心浮动,政局动荡。有人就上书高宗,认为不妨在宗室后裔中挑选品行贤良的人暂时摄皇太子位。如果高宗生出皇子,到时再退位封藩不迟。高宗接到上书后,大为震怒,觉到这人是在羞辱自己不能生育,下令将此人撤职查办。看到高宗恼怒无比,众大臣就没有人再敢提起这件事了。

金宋战事相对稳定后,选嗣之事又被提了出来。皇后说她曾做了个奇怪的梦,劝说高宗还是早日选定储贰为好。高宗想想皇位无人继承,终不是办法,于是公开说:“太祖皇帝神威英武,但他的子孙却没能承嗣继统。如今多事世乱,他的后裔更是凋零离散。我要效法仁宗皇帝,为天下着想,以慰太祖在天之灵。”

宋太祖死后,弟太宗即位,从此皇位传到了太宗这一系手里,而太祖的后代就默默无闻了。皇位传到仁宗时,因为没有儿子.就选择了自己四岁的侄子赵曙作为太子。仁宗死后,太子继位,他就是宋英宗。这里高宗表明自己态度,要效法仁宗的做法,所选太子最好是太祖这一系的。

高宗有了表示,内外大臣就相继上书,或赞太祖高风亮节,胜过舜百倍,或请高宗尽快挑选宗室贤惠者作为太子。高宗一看再拖拉是不行了,干脆表明说要在太祖七世孙“伯”字辈里选一人。为什么一定要选太祖七世孙?因为高宗是太宗六世孙,太祖的七世孙,与高宗在辈分上正好是叔侄关系。

1132年,朝廷正式派人选嗣。经有关官员的努力,查明太祖七世孙共有一千六百四十五人。在这些人中选出七岁以下小孩十人,再经过一番审查,最后仅剩下两人供高宗定夺。二个小孩一胖一瘦,高宗看了几眼,决定留胖去瘦,令人给瘦小孩三百两银子打发他回家。那个叫伯琼的瘦小孩还没走出殿门,高宗改主意了,说还想再比较比较。二个小孩往前一站,忽然一只猫从跟前经过,伯踪一动也没动,而胖小孩童趣突现,飞起一脚。高宗见状,觉得胖小孩太轻狂,将来是无法将社翟交给他掌管的,于是将伯琼留了下来。从此,六岁的伯琼开始了他漫长的宫廷生活。

伯琼留在宫中的这一年,高宗只有二十六岁,他幻想自己说不定还会生一个儿子。伯琼年纪这么小,将来他的为人怎样也很难说,虽交由婕好张氏扶养,高宗自己教他读书习字,人也不至于变得太不懂礼仪规矩,但毕竟还要再进一步看看,所以并没有给他正式的名分,只是在第二年让他改名为赵援。

1134年,在宫中颇感孤独的吴才人提出也想抚养一个孩子,高宗遂令人又找来一个太祖的七世孙,即五岁的伯玖,赐名为豫。这样,赵缓就不是惟一的储君候选人了,这引起朝廷内外大臣们议论不断。第二年,领兵在外的大将张浚奏请高宗早定主意,确立正式储君,高宗回答说宫中收养了太祖后代二人,当令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至于立谁为储君,支支吾吾没有讲清个所以然。事实上高宗尚存有朝一日自己或许仍能亲生一个儿子的希望,所以不管谁劝他立储,就是迟迟不作表态。

赵援九岁那年,高宗在宫中建一座书院,取名“资善堂”,物色了学识和德行名扬一时的宗正少卿范冲和起居郎朱震为他的蒙老师,进行有系统的读经学礼教育。

七年后,十六岁的赵缓晋爵普安郡王。看看高宗迟迟不立赵缓为太子,外面的大臣开始议论纷纷。按皇室规定,赵缓应独立生活,不能再留在后宫,于是搬进了专门为他建造的郡王府,每月朔望二日人朝参拜。

1140年5月,金兵大举南犯,分两路杀来。消息传到临安,高宗急令岳飞率军御敌。岳飞趁机送卜一个密奏,强调要“正国本以安人心”。此前,岳飞曾在入京奏对时与赵缓见过面,觉得赵缓英明俊伟。高宗很不高兴,当面对岳飞说:“卿握兵在外,这件事不是你应该管的。”自此他对岳飞 疑心加重。赵鼎等人极力主张早立皇子,高宗怀疑这些人可能是另有所谋,竟将其发配至边地管置。其他的大臣见势不妙,大多三缄其口,不敢再谈及建储之事了。

1143年底,赵缓生父在秀州病逝,第二月讣告传到临安。其时赵缓正在娶亲,接到死讯,左右为难。自己人宫十多年,已作为储君候选人,但现今生父去世,不守丧服孝,也不合礼仪,到底该怎么办?大臣们为这事发起愁来,为赵缓出主意的不少,各种主张都有,更令赵缓失去了方向。宰相秦桧对赵暖从没好感,一直想让赵豫代替赵缓,这时极力主张赵缓应该回秀州服孝三年。高宗想想不让他服孝不合祖宗典故,有悖于人情世故,就批准他解职守丧。

三年后,赵缓服丧毕,仍以普安郡王遥领节度使。几乎同时,高宗加封赵球为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宫就居郡王府。一时赵缓与赵壕并为郡王,地位相当,号称“东西府”。

吴才人这时已册立为皇后,她常常附和秦桧的意见,想立自己收养的赵凉为太子。从金国归来的高宗母亲韦太后从没有明确表态应该立谁,但从日常的一些言行来看,她是偏向赵豫的。高宗的本意较倾向于赵缓,认为他俭约孝仁,人挺不错的,但考虑到种种因素,一直无法决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缓也经常就时政发表一些看法,由于意见相左,他与宰相秦桧的关系十分紧张。1155年,秦桧病重,其家人封锁消息,企图让秦桧子代父职,继续执政。赵缓听说后,马上向高宗报告。高宗其实也觉得秦桧平时所作所为太过头了,正想夺了他的权,于是就亲赴秦家,表面上说是探病,实际上是观察虚实,回朝后马上让秦桧告老还乡。当天夜里,秦桧在忧惧中死去。

秦桧死后,一些大臣再次提出立储问题。晋原人阎安在考进士的策文中大胆地发论数千言,认为高宗挑选太祖后裔于宫中已有二十多年了,对他的考察时间已经很长,但储君却一直未定。恐怕朝廷中的俊臣会暗生异望,朋比结党,成为社樱遗祸。高宗想想确是如此,对阎安的直言深为赞叹,御笔一挥,钦定他为探花。

见到高宗首肯了阎安的意见,大臣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重新将立储之事提了出来,希望高宗早定主意。这时的高宗对赵缓仍有些不放心,决定再进一步考察赵豫和赵缓的优劣。他同时赐给二人宫女各十人,看看他们在女色面前的表现。赵缓的老师史浩一眼看穿高宗的用意,提醒赵缓行事要谨慎。没过多久,高宗又将宫女们召回,逐个派人检查,赐给赵玻的宫女已全不是处女,而赐给赵缓的宫女却完璧如初。得到这个结果,高宗心中主意已经拿定。

1159年,韦太后病死,高宗感到已没有人能阻止他立谁为储君了。大臣张熹上言,请求高宗早立储君,两位宗子“谁为君,谁为臣,应当晓谕天下”。高宗回答说:“我也很想立储君,但有种种因素掺杂其间,使我难下决定。明年春天,一定会举行立储典礼。”

1160年2月,韦太后丧事处理完毕,高宗正式宣布:“普安郡王十分贤明,可授少保、使相的职务,爵位进至真王,以示与恩平郡王有所区别。”宰相汤恩退提出,不是皇帝的至亲是不能封真王的,若封藩王可以称为皇侄。现今进封真王,应该确定是皇子的身份。高宗想想事情要做得符合礼制,就干脆立赵援为皇子吧。22日,宫廷内正式举行了隆重的皇子册封仪式,高宗御笔亲书:“缓可立为皇子,改名玮。”第二天,册立皇子的诏书正式公布天下。史书记载诏书颁下后,朝廷大臣们“动色相庆”,全国欢腾,庆祝持续三十年的立储总算定了下来。

次月,赵球以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的身份离开临安,迁居绍兴府。赵缓历尽艰难,终于成了惟一的皇位继承人。

1161年,金国完颜亮率军南侵,宋金又一次爆发全面战争。这年12 月,宋军转守反攻,高宗离京前往建康亲征,赵玮随从前往。在高宗亲征过程中,赵玮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亲自安排高宗的饮食起居,帮助整理各种奏章书疏,受到了朝野上下的赞誉。

从建康回来后,高宗发现大臣的心已归属赵玮,遂定下了禅位的主意。1162年5月,高宗颁下一道诏令,宣布立赵玮为太子,开始了禅位的第一步。6月10日,高宗颁旨说自己在位三十六年了,皇太子贤圣仁孝,天下共知,久得民心,皇太子可即帝位,自己称太上皇。次日,高宗退位和孝宗即位的隆重仪式在宫城内同时举行。在相互推让中,已改名为赵奋的皇太子身穿黄龙袍,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李世民的目标不止是弑兄逼宫?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世民,战史风云

    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治下海内升平四夷宾服,贞观之治被誉为垂风万代。然而帝者无亲,霸者无情,尸山血海铺就漫漫帝王路,从来不止是敌人的,也包括自己血亲骨肉的。兄不兄、弟不弟、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俱在一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对决双方集团的真正主角,正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代英主。至于

  • 奴隶这一词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奴隶,奴隶制社会,历史解密

    战败成奴特别是商和西周的奴隶,大概绝大多数都来自这些人。从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铜器铭文可以看出,无论是商、周王朝或是其敌对的方国、部落,都力争在军事行动中擒获战俘并掠取对方人口。商代贵族获得的大量俘虏,如羌人、夷人等,一部分用作人殉人祭,一部分则沦为奴隶。西周时期,杀人祭祀的现象大大减少,俘虏用作奴隶的

  • 陈阿娇的母亲窦太主助汉武帝登上皇位,最后自己却被抛弃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阿娇,汉朝,野史秘闻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结发妻,也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可是汉武帝并不喜欢陈阿娇,为了歌女卫子夫废掉了陈阿娇的皇后之位。有人说陈阿娇太嫉妒又无子,其实就算陈阿娇不嫉妒,不争风吃醋,有儿子,汉武帝一定不会喜欢她,因为汉武帝不想面对一个债主。汉武帝能当上皇帝全凭陈阿娇的母亲窦太主,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能当上皇后,也

  • 荀彧一心向汉有没有道理呢 为何荀彧不选择投奔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荀彧,刘备,风云人物

    说荀彧“一心向汉”是有道理的。其一,当初荀彧为了躲避兵祸,搬到袁绍的地盘去住。袁绍看见荀彧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拜访他,待他如上宾。可是,荀彧认为袁绍无法帮助汉朝统一天下,因此就趁早离开了袁绍,前往投奔能帮助汉朝统一天下的曹操。其二,当他在投奔曹操以后,给曹操提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 正所谓才子配佳人,娶了谢道韫与李清照的真是才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谢道韫,李清照,文史百科

    正所谓才子配佳人,但要是无才之人娶了有才之女会发生哪些事情?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娶了谢道韫与李清照这类才女的都是些什么人?我们先来说说谢道韫,谢道韫有“咏絮才女”之称,并且出生于陈郡谢氏,就是那个谢玄、谢朓、谢灵运的谢氏家族。有一次,晋朝的宰相谢安在院中与家人一块谈论文学,而此时恰好下起了大雪,谢

  • 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曾下六千万张传单通知,日本人为什么不跑?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日本,战史风云

    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曾下六千万张传单通知,日本人为什么不跑?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945年二战末期,美国为了加速日本人投降,于是在8月6日在早上8点,由3架B-29美国轰炸机组成的美国集群突入到了日本广岛上空。随后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广岛被夷为平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在这之后

  • 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被项羽3万军队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彭城之战,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打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让刘邦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战役。但是,这一场战役,之所以刘邦在有如此多的人数下,还是会吃败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支军队有问题。要知道刘邦带领的这56万大军,都是联军,并不是属于刘邦自己的军队,韩信带领刘邦杀出汉中来的时候,他顶多也就是十万人。在韩信

  • 李白写给杨玉环的一首诗,贵妃真的胖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朝,李白,野史秘闻

    在中国过往数千年的历史中,大唐盛世始终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那一个时代有着唐太宗的赫赫武功,有着李白杜甫的万古风流,有着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开元盛世,当然对于很多的女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在传说当中,那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所以很多微胖界的女生在面对痛苦的减肥时,都能够用“放在唐朝的话,我这也算是杨玉环

  • 孔融让梨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孔融让梨”作为一个典故,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作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作为孔子这位圣人的后人,孔融成为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人物。而就孔融的结局,更是

  • 曹丕在位七年,他如何将曹操留给他的3员猛将给害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总体基调是褒刘贬曹。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诈之辈,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曹操是一个极其合格的领导,他身上有两大优点:一是爱惜人才,他唯才是举,常常不拘一格在天下搜罗人才。二是肚量大,能容人,即使下属犯了错,他也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