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还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还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有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2/3 4:40:58

诸葛亮死后,为何要在口中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我们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小时候每次看到诸葛亮身死的场景,都会不由自主地流泪,不想诸葛亮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离开人世。不过在悲伤之余,又非常好奇,为啥诸葛亮气绝时,要让手下在他口中放上七粒米呢?小时候非常不懂这一行为,直到长大后,才发现了诸葛亮的良苦用心,这个操作的背后竟然又如此大的作用!

诸葛亮

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多智近妖的人物,基本可以用算无遗策来形容。不过诸葛亮虽然厉害,但终究还是人,离不开生老病死。刘备去世后,整个汉室的复兴责任都压在了诸葛亮身上,不过在一次次的北伐过程中,诸葛亮最终还是没能抗住,累垮了身体。事实上,以诸葛亮的才智,他也算到了自己大限将至,天命不可为,但为了蜀汉的前途,他还想再努力一下,欲借七星灯增寿,但在魏延的无意破坏下,最终这个计划未能成功。

诸葛亮其实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他只不过是想为蜀汉再多尽一份力,为完成刘备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梦想再多走一步,结果天不遂人愿。既然诸葛亮增寿之事不成,那就只能妥善地安排身后之事了。而在诸葛亮气绝前,他曾对手下这样交代。

原文:孔明写毕,分付杨仪曰:“吾死之后,不可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将吾先时木雕成吾之原身,安于车上……丧车上可作一龛,坐于车上,用米七粒,少用水放于口内;足下安明灯一盏;置柩于毡车之内;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矣。吾阴魂自起镇之。先令后寨先行,然后一营一营,缓缓而退。”

诸葛亮在临死前交代杨仪,等他死后,不能立刻发丧,而要先用木头雕刻成他的模样,假装他还活着,然后放七粒米在他的嘴巴中,脚下再放一盏明灯,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出诸葛亮仍然在世的假象,吓住司马懿,让他不敢贸然追击,完成这一切后,杨仪再带领大家徐徐退兵。

说白了,诸葛亮交代的这一整件事情就是为了骗司马懿,让司马懿误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不敢出击。而诸葛亮之所以口含七粒米,实际上就是想让天上代表他的那颗星星不至于马上坠落。诸葛亮生前为蜀汉劳心劳力,到死了都还在想着怎么让自己的将星不落,怎么保护蜀军成功撤退,真是用心良苦啊。但是他的这个计谋真的能行吗?真的能骗到司马懿吗?

三国演义中,基本很多大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那颗将星,关羽张飞去世时,诸葛亮都曾夜观天象,看到了将星坠落。所以说,只要会看星象,基本都是可以通过星象判断对方究竟是不是去世了。诸葛亮会看星象,司马懿这等枭雄自然也是会看的,尽管诸葛亮已经提前布置防护措施,但当他去世时,司马懿仍然看到了将星坠落。

原文:却说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投大起小,隐隐有声。懿大惊曰:“今诸葛孔明死矣!”

可以看到,虽然诸葛亮布置得很好,而且还让杨仪放七粒米在他口中,但他并没能阻止将星坠落,司马懿还是发现他死了。也就是说,诸葛亮说的“口含七粒米,则将星不坠”其实是骗杨仪他们的,而目的就是为了让杨仪他们足够镇定,不至于漏出马脚让司马懿发现破绽。不得不说,诸葛亮这一手虚虚实实玩得确实是漂亮,所有人都被他骗到了,“口含七粒米”并不是让他的将星保持不坠落,而是借此安抚蜀汉众人的人心,免得诸葛亮一死,蜀汉众人就慌忙撤退,让司马懿发现他们的真实目的。

也有人会问了,既然司马懿发现诸葛亮将星坠落了,又为何不追呢?实际上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斗智斗勇的结果了。

原文:司马懿知孔明身死,急起大兵追之。方出寨门,忽然自省,乃与二子曰:“孔明善会六丁六甲遁法,今见吾久不出战,故以此术诈死,诱我追之。今若追赶,必中计矣!”因此复回。

司马懿看见诸葛亮的将星坠落,本来是打算率军出击的,但是走到营寨门口,又突然想起诸葛亮会六丁六甲之术,认为将星坠落,很可能诸葛亮施展的诈死之计,骗他去追击,然后设计伏击他,所以司马懿最终还是没有率军去追击,只是让夏侯霸带人去五丈原探听消息。很多人会奇怪,这个六丁六甲之术是个什么玩意,为啥司马懿如此忌惮?

实际上,在古代人的认知中,六丁六甲就代表着掌管着天干地支的十二位神祗,懂得六丁六甲之术,自然也就懂得操控天地异象的法术了。在此之前,诸葛亮的表现颇为惊人,造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于是司马懿便认为诸葛亮懂得六丁六甲之术,可以操纵他的将星坠落,以此欺骗司马懿,引诱司马懿追击。司马懿本来就生性多疑,之前更是多次栽在诸葛亮的手上,现在自然是不敢贸然追击了,只能派人去查探虚实。

而诸葛亮用“口含七粒米”的方法,也同样骗住了杨仪等人,让杨仪等人误以为诸葛亮的将星真的没有降落,安安心心的收拾包袱准备撤军。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中,他们表现得非常镇定,于是给了司马懿派来查探的人一个错觉,那就是蜀汉军队根本不像是仓皇撤退,这就说明诸葛亮根本没死。于是最终杨仪带领蜀军得以安全撤离!得知真相的司马懿,估计私底下要气得吐血了,斗了一辈子,还是没能玩过诸葛亮……

结语

看完诸葛亮的这一通操作,不得不服气啊,他简直是把一切都算到了。他算到了司马懿生性多疑,不敢轻易追击,只会派人前来查探。也算到了自己死后,将星必定坠落,会影响军心,所以用“口含七粒米,则将星不坠”的说法骗住了一众手下,使得手下们都相信司马懿也被忽悠住了,不至于慌乱,而他们不慌乱的做法又正好骗住了司马懿派来查探的人,逻辑缜密,环环相扣,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真的是太神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诸葛亮蜀汉七粒米

更多文章

  • 关羽丢失荆州还蜀汉还有百万大军 诸葛亮为何没有重新夺回荆州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荆州

    还不知道:关羽失荆州后,蜀国还有近百万大军,诸葛亮为何不重新夺回荆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不重新夺回荆州,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荆州易主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他就已经阐述了荆州的重要性!刘备要想北伐成功,入主中原,必须

  • 都是打了败仗,许褚与曹洪受到的待遇为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许褚,三国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曹洪和许褚都是曹操大将,曹洪是宗族将领,相当于嫡系,许褚是外姓将领,虽然是外姓,但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也深受信任。曹洪作为曹氏宗族大将,打了败仗,曹操要杀曹洪,为何许褚打了败仗,曹操不

  • 传闻明武宗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厚照,明朝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请听我详细道来。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

  • 清朝公主和亲远嫁到蒙古后 古人为何没有能生下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公主嫁到蒙古,为何都无法生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生在古代的皇家,无疑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皇子公主都是生活优渥,从小锦衣玉食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这些都是有人照看,他们只要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就好,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不过他们依然有着自己难以逃脱的命运,特别是公主,

  • 古代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两人之间谁的地位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主,格格

    同样都是皇帝的女儿,格格和公主有何区别,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还珠格格》、《甄嬛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古装剧。比如小时候看《还珠格格》,紫薇与小燕子(小燕子与紫薇互换身份)都是金枝玉叶的“格格”,深受乾隆皇帝宠爱。长大了才知道,紫薇和小燕子都是皇上的女

  • 冯道为什么历经十位皇帝都不倒?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道,五代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要说一个人身居高位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说有一个人能够侍奉几代皇帝,那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是人才谁都会重视起来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历经了四个朝代,十位皇帝,按说这没什么,但是每次都能身居高位,委以重任,这就不寻常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人就

  • 不爱天下不爱美人,明熹宗朱由校爱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由校,明朝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奇葩皇帝辈出的朝代,而明熹宗即使在诸多奇葩皇帝当中,都堪称特立独行。不过皇帝的特立独行,对天下百姓来说,往往都是巨大的灾难。明熹宗的性格可能与他的童年有关,他是明神宗的孙子,不过神宗在位时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对于自己后代的教育问题更是不在意,加之他本就不喜欢明熹宗的父亲,因此

  • 朱温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刘知俊为什么会背叛朱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温,刘知俊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知俊和朱温,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王重师死后不久,朱温又想把刘知俊调离他所在的军区;刘知俊当时就告诉朱温,你刚用这样的手段整过王重师,现在又想这样整我吗?朱温说,我对你一直怎么样,你难道不知道吗?刘知俊告诉朱温,如果是在王重师死前,你这样说,我也许会相信,问题是,你杀

  • 先说益州是天府之国又说益州疲弊,诸葛亮为何会有自相矛盾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出师表》的开篇,诸葛亮向后主刘禅阐明了蜀汉当前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内容如下:先帝创业未半而

  • 曹丕和曹植相比 两人谁更加合适做曹操的继承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丕,曹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和曹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曹操、孙坚、刘备三人可以说是建立三国的奠基人。而进位称帝,争夺天下之时,也有一件不得不考虑的大事,那就是立嗣。刘备与孙坚二人面临的立嗣选择还没有那么激烈,孙坚死时,只有孙策成人,位子自然是留给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