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居正如何否定扶苏上位后,成功阻止秦朝走向灭亡?

张居正如何否定扶苏上位后,成功阻止秦朝走向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63 更新时间:2024/1/16 16:32:50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统一的封建王朝。而作为创建者,秦始皇嬴政在其承位之后,励精图治,历时数载,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灭山东六国实现了一统华夏的目标,也结束了500余年的分裂局面,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诸班前无古人措施的实施也可谓是空前绝后。后人之中李贽更是称赞他为千古一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可惜的是公元前210年,就在秦始皇嬴政又一次东巡之时,在沙丘之地,这位年不过49岁的帝王溘然辞世。而身后事则是下诏公子扶苏继位,但此时的扶苏远在边疆之地。在赵高李斯胡亥的沆瀣一气之下,最终扶苏被逼而死,胡亥矫诏上位,是为秦二世。而在继位之后,胡亥不仅残忍的逼死二十余兄弟姐妹,更是无休止征发徭役,修葺阿房宫。最终,陈胜吴广领导之下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随后刘邦攻灭秦都。而秦王朝,也仅仅持续了15载便轰然崩塌,留给后人的则是无尽的感慨。

由是如此,便有了后人们的如果论。如果扶苏成功上位,秦王朝就不会亡国。那么果真如此吗?明朝大臣张居正说了14个字,来表达他的看法。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他具有的优势的便是周人确立的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制下的法理基础;而且与其父亲秦始皇讲究的“以法治国”不同,他本人是一个更加崇尚儒家的皇子。倘使他得以继位,与他关系匪浅的蒙恬可能会被重用,而李斯这种有着实干能力的政治家则有可能会因为政见不一,而被排斥在外,但是这样就能够维系统治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张居正本人便直叱“惜乎扶苏仁懦,胡亥稚蒙,奸宄內发”,此句的意思十分明确,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都无法改变秦亡的结局。

而对于假设扶苏上位,秦朝之所以结局依旧是亡国,张居正则认为,这要归咎于扶苏本人仁懦的治国理政方针,而任何改革或者施政方针的实施,无疑都要与同时代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的。

而扶苏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是如何的呢?秦王朝建立之后,虽然秦始皇被后世儒家称之为暴君,但对于当时作为竞争对手的六国世勋贵胄,并未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一如张良、项羽都是韩国、楚国“旧人”,这也导致了当时的社会上是存在着大量无名无爵的士人——隐藏的“暴乱力量”。

而对于秦王朝而言,自秦国至秦王朝之间,虽然只是简单的二字之别,但事实上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秦国在商鞅实行变法之后,奋六世之余烈,最终在增强了国力的同时,也确定了稳固的统治集团。但在灭六国之后,魏国、赵国、楚国、韩国这些国家却因为被灭,旧有的利益集团被打破,要实现分羹利益的再分配,则自然会产生矛盾。

而这种矛盾的产生,又绝非是一个“仁懦”之政能够化解的。它需要的是流血与杀戮,更是排除异己,由是如此才有了秦始皇的数次东巡,秦法的严峻,但可惜的是秦始皇命不享祚。而几百年积弊的被打破,一统王朝的建立,也导致了矛盾的激化之下社会之上实则是暗流涌动。一个能够被逼而死的扶苏,显然是难堪大任的。

而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在万历初年的改革,当时的大明王朝所面临的又何尝不是如同秦王朝所面临的的时局一般“奸宄內发”。

张居正的14字之言,不仅是对假如扶苏上位之论的定论,更是对时局与个人这种封建王朝家天下制度之下的正确认知。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濮阳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194年,曹操与吕布为了争夺衮州地区首次爆发了战争,史称“濮阳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兖州本来是曹操的根据地,治所在濮阳。公元194年曹操东伐徐州时,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吕布占领了兖州大部分地区,只剩下鄄城和范、东阿两县还在曹操部将荀彧、程昱手中。曹操引军

  • 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什么英年早逝?郭嘉早有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策,三国,郭嘉,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虽然最后是三国鼎足。但很多人都会替一个人感到遗憾,若是他不早逝,天下未必成现在的三国局势。他17岁继父遗业,屈事袁术。袁术时常叹息:“有子如孙朗,死也瞑目”;后,他毅然创业,脱离袁术,建立江东霸业。曹操听后,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他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公元199年,这一年,他25

  • 范进中举主考官为什么要反复看他的卷子?范进写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范进,野史秘闻

    范进中举主考官为什么要反复看他的卷子?范进写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里面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的就是范进中举之后简直要发疯的兴奋,还有他的老丈人也一改以前对他看不起的态度,前后转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此之前,范进考举人的时候,他的卷子被主考官看了三遍,这

  • 烹龙卵是什么?朱由校为什仫要吃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由校,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一无耻奶娘,为得皇帝宠爱,整日让御厨做“烹龙卵”给他吃众所周知,古人一般比较早结婚,甚至连古代皇帝也不例外。然而皇帝通常第一次并不是和妃子产生的,而是身边的宫女,或者是奶娘。还要尽快恢复状态,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己喂奶的,这就会专门请回来一个奶娘给孩子喂养了。还要尽快恢复状态,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己

  • 中国古代城镇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出现怎样的新转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时期繁华的工商业在这些城市中培育出

  • 汉中乃是三国必争之地,两次汉中之战的结果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汉中,战史风云

    汉中之地,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让益州牧刘璋都无可奈何,所以才邀请刘备协助自己,结果没想到引狼入室,反倒让刘备夺取了益州之地。等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地,曹操立刻平定汉中,促使张鲁归降。在此基础上,曹操占据的汉中之地,自然引起了刘备的觊觎。为此,刘备和

  • 步兵和骑兵相比 到底哪一个兵种更加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步兵,骑兵,历史解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骑兵的优势。相对于步兵而言,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优秀的机动能力,四条腿对两条腿的优势使其更容易完成各种战术及战略任务,这就意味着在争分夺秒的战场上骑兵要比步兵更容易获得战场主动权。另外,骑兵拥有强大的冲击力和威慑力,在战场上无论是谁看到一群骑兵冲过来都会害怕,不由自主的想要转进

  • 古代皇帝都有哪些怪癖?奇葩的帝王有多可怕?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从秦始皇算起,到溥仪结束,中国古代被大伙承认的皇帝,共有494位。其中不乏一些奇葩的帝王。那么,古代的皇帝都有哪些怪癖呢?咱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汉灵帝刘宏。据《后汉书》记载,此人经常在宫中设“列律”,把个庄严的皇宫,变成商业一条街。然后他自己则穿上商贾衣服,亲自在街边吆喝,当个卖猪肉的屠户。和

  • 南宋状元张九成简介:创建张文忠公书院,讲授经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不平等,这样的说法究竟是否正确?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澶渊之盟,北宋,文史百科

    如何评价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有利还是有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澶渊之盟是北宋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事件。宋国和辽国以战争为手段,最终达成了和平的目的。不过从盟约的内容来看,北宋没能拿回燕云十六州,而且每年还要送给辽国不少钱财、绢布,所以有人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