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斯斗不过赵高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的?

李斯斗不过赵高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26 更新时间:2023/12/17 5:43:05

秦丞相李斯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因李斯与自己的执政理念相吻合,而将其提拔为丞相,此后李斯便成为了秦始皇治理天下的左膀右臂,废分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驰道车同轨等重大决策中,李斯堪称居功至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帝国设计师,却在秦二世时被赵高所害,那么才华出众的李斯为何斗不过赵高呢?

原因之一:赵高与胡亥关系更为亲近

李斯作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长期帮助其治理天下,而秦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面对的困难极多,这导致李斯长期忙于公事,根本无暇他顾。即使他知道秦始皇将会传位于胡亥,也根本没有经历与其搞好关系。

赵高则不然,赵高虽然出生卑劣,但却因为人勤奋和精通律法而被秦始皇用,被提拔为中车府令长官皇帝车舆,并负责教导胡亥判案断狱。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这位未来的皇帝,再加上赵高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因此很快便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

于此同时,由于秦始皇是在东巡归途中突然去世,并未对身后事进行稳妥的安排,导致李斯虽然贵为丞相,却始终无法与胡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赵高则由于前期打下的基础,显然与胡亥更为亲近一些。

原因之二:沙丘政变李斯极可能是被动妥协

虽然目前有证据表明胡亥极可能就是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但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胡亥是在沙丘政变中,与赵高和李斯三人共同伪造了继位诏书,从而成功夺取了皇位。然而,即使李斯参与了这起政变,却同样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

在秦始皇东巡的队伍中,由于蒙毅被派往会稽祷告山川,因此秦始皇去世之后这支队伍最有话语权的几人,正是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然而,李斯虽然位高权重,但他的话语权更多在于朝堂之上,而胡亥作为皇帝的儿子则成为了这支队伍的实际最高指挥者,赵高则因中车府令的身份而在队伍中拥有大量亲信,李斯的话语权其实并不大。

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胡亥和赵高显然是一条船上的两人,而由于两人的身份,他们实际已经掌握了整个队伍,已经足以伪造诏书完成政变,李斯对于谁来继承皇位,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决策权,而李斯对此心知肚明。赵高之所以会来劝说李斯,不过是为了返回咸阳之后,利用李斯的丞相身份稳住朝局而已。

以“老鼠哲学”为处世哲学的李斯,在心知无法扭转局势,甚至连自己小命都攥在赵高和胡亥手中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妥协。因此,虽然李斯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从龙之功”,但更多却是基于形势而做出的被动妥协,相较于主动献策的赵高,李斯自然无法获得更多宠信。

原因之二:忠臣难做、佞臣好当

虽然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对于秦国的灭亡都负有责任,但在胡亥在位期间,相较于祸乱朝纲的赵高,李斯其实并不希望自己与秦始皇的努力结果付之东流,他曾试图将朝政带回正轨,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眼看天下大乱,李斯便多次赵机会向胡亥进言,结果非但没有使得胡亥回心转意,反而招致胡亥的责备,“帝王统治天下,难道就是为了操心费力的吗?这并非贤明之君。贤明之君在统治天下的时候,都是把天下的一切拿来满足自己,治理天下那是大臣们的事,不然要朝廷养着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你现在为什么一直要将大臣们干的事情压在我身上呢?你不应该来劝我,而应该去想想怎样才能让大臣们好好履职,这样才算是尽了你的丞相职责”

之后,随着天下叛乱越来越严重,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又去劝说胡亥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结果正在与宫女饮宴作乐的胡亥,对于李斯等人的劝说十分恼怒,将李斯等人全部下狱。结果,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儿子李由谋反,并言行逼供迫使李斯承认,李斯最终被杀死,并夷三族。

赵高则不然,赵高一心攫取权力,因此说话做事完全就是投胡亥之所好。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两相对比之下,胡亥自然更愿意亲近赵高,而远离李斯。

标签: 李斯秦朝

更多文章

  • 后梁建立者朱温最后会命丧儿子之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温,五代十国

    907年,朱温攻入长安,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

  • 姜维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和陈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三国

    我们都知道在当时三国时期,群星璀璨,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兴六年(228),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并且很快获得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积极响应,震动了整个关中。然而,不久之后镇守街亭的马谡被张郃击破,率领着佯攻部队的赵云、邓芝也

  • 唐代诗坛一代英才,王勃为何才高命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勃,唐朝

    “诗杰”——王勃,唐代诗坛一代英才,为何却才高命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了解王勃的人估计都会不禁感叹,王勃才高命薄。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讲述王勃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王勃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家境殷实为他广泛读书提供了物质基础,相传,王勃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六岁时便能吟诗作赋,

  • 北宋亡国奴宋钦宗最后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钦宗,北宋

    北宋亡国奴宋钦宗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就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成为金人俘虏,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就此灭亡了。至于这两位亡国之君到了北方后,有什么样的遭遇?最后怎么死的?“正史”对这些问题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宋史》对徽宗只

  • 孙权能和刘备曹操三足鼎立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孙权

    你真的了解三国孙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和刘备都是骁勇善战的明主,孙权能够和两人三足鼎立?孙权到底靠的是什么?孙权应该感谢自己有个好爹、好哥哥,没有孙坚和孙策,孙权顶天了也就是个县令级别的人。读了几本书,管理一方百姓问题不大,让他攻城略地,征战四方,那是真不行。你看看曹

  • 李渊的皇位为什么只有三个人争夺 李渊的其他儿子在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渊

    对李渊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一共有多少个儿子?面对李渊的皇位,都有资格当太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在争夺?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是,争夺储位的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李渊剩下的十多个儿子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三个儿子在争夺储位

  • 刘邦对刘盈不喜 刘邦为什么还传位给刘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了解:刘邦和刘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对刘盈不喜,刘邦为什么还传位给刘盈?刘盈真的是无能之人吗?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后,时年38岁的刘邦在丰沛举兵响应,两年灭秦,四年灭楚,在45岁左右的时候,建立大汉王朝,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当上皇帝

  • 雍正即位后,他母亲为什么不想当皇太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清朝

    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母亲不想当皇太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郑庄公和其母武姜,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难产,因此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反而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幼子共叔段身上。武姜在郑武公生前多次要求换太子,但最终郑庄公还是成为郑国的国君,武姜又开始为共叔段筹

  • 此女嫁给仇人,最后却生下开国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清朝

    此女嫁给仇人,还生下开国皇帝,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孟古哲哲只有七岁,看上去很年轻,无法嫁给努尔哈赤,于是杨吉砮让孟古哲哲先与努尔哈赤定亲。六年后,孟古哲哲成长为一个年轻可爱的女孩。这一年,努尔哈赤二十九岁,双方的婚姻如期举行。就这样,孟古哲哲含泪嫁给仇人

  • 豫嫔:因打骂宫女被降级,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豫嫔,清朝

    一妃子因虐待宫女而受到降级处分,她就是道光后宫的豫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豫嫔是一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子,姓尚佳氏,据豫嫔家族谱牒显示,她的高祖名为尚志杰,曾做过内务府总管,而且,豫嫔的曾祖母乌雅氏还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侄孙女,从当时来看,这豫嫔家族也不是一般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