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后梁建立者朱温最后会命丧儿子之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后梁建立者朱温最后会命丧儿子之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77 更新时间:2024/1/6 10:03:44

907年,朱温攻入长安,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在我国封建王朝占有重要席位,在历经了“永徽之治,武周夺权,再到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就像风雨之中失去舵手的小船,没有方向,漂浮不定,更无彼岸,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而此时,上天又好像很眷顾这个昔日的辉煌王朝,送来人称小太宗的唐宣宗。不巧的是,犹如地狱使者的朱温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岁月也降临了,而且他还是专程为了了结大唐宿命而来。

在经历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朱温推翻了大唐,建立了后梁。只是朱温此人有诸多诟病,以至于到最后居然命丧儿子之手,短短5年的皇帝梦戛然而止。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历史真相呢?

01

反叛旧主,恩将仇报

朱温幼年丧父,母亲靠给地主刘崇家打工养活他。常言道穷苦的孩子早当家,而朱温却是个例外。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每天睡到12点起床,然后找老妈要钱吃饭,完了就蹲村口跟一帮街头小霸王吹牛,一直吹到太阳落山。

年少的朱温在村里的口碑非常差,村民们都很反感他。不难想象,如果朱温的日子就这么混下去,他将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农村二流子。然而,老话讲莫欺少年穷,命运总是难以预料。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放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割据势力的不断扩大,大唐皇帝和藩镇,宦官,朝臣,武将之间的乱斗持续一百多年。这首反唐时,也许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878年,唐僖宗时,山东冤句的私盐贩子黄巢起兵反唐,震动天下,当时的朱温只是地主家里的佃户,朱温和哥哥一合计,便一起投奔了义军队伍。

黄巢起义转战12省,席卷大半个中国。由于作战勇猛,又有计谋善于思考,朱温屡立战功,逐渐升迁,成为黄巢手下一员领兵大将。

黄巢称帝后,朱温因劝降大唐节度使有功,故黄巢赏他做同州防御使,前提是自己得从大唐那抢回来。朱温此时心里很不爽,因为他知道同州是块硬骨头。

果不其然,朱温在同州被王重荣击败,于是向黄巢请求支援。朱温进上十次表章,均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报。后来他又听说黄巢军队势力窘迫困厄,军心涣散,亲信将领胡真、谢瞳劝他反正降唐,而朱温推知黄巢起义军必将失败,于是干脆杀了黄巢的监军使严实,率领全同州军民投降王重荣。

此举可以看出朱温的考虑,善于见风使舵,还想继续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唐僖宗得知朱温来投,喜出望外,下诏授给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降唐之后的朱温打起旧主黄巢十分卖力,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此后不久,黄巢大败虎狼谷,朱温杀死黄巢军一万多人,黄巢残部很快束手就擒。此时的朱温不过32岁。

02

掘墓大唐,称帝后梁

血战八年,朱温很快荡平中原,他成了最大的割据势力。

四十多岁的朱温登上了权力巅峰,他不再是村里的笑话,转而成为神话。此后不久,他又趁机将唐昭宗劫持到洛阳,准备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担心唐昭宗有所异动,便果断弑杀了唐昭宗,改立昭宗嫡次子(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

在谋士李振的撺掇下,朱温拆了长安城,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这些人可都是心向李唐王朝的忠义大臣,人们把这次事变为“白马驿之祸”。唐王朝经此一变,已经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但唐朝已经名存实亡。之后不久,朱温终于代唐建梁,史称后梁。朱温因此成为五代第一帝。

朱温废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将其杀害,再次弑君。

正当朱温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继续征战四方时,他遇到了大克星——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李克用曾协助朱温剿灭黄巢,而朱温最后却恩将仇报将李克用杀了。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李存勖必不会放过朱温。接连挫败几次后,朱温这位一世枭雄竟活生生憋出病来了,经常碎碎念:“我征战天下三十年,没想到遇上李存勖这刺头,我的儿子都不是他对手,我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朱温曾评价自己儿子:

“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他的儿子相比,就像猪狗一样!”

朱温儿子有很多,在他眼里,自己的孩子跟李存勖比起来,简直不忍直视。朱温的话一语成谶,他的儿子比起他来,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作为老子的朱温,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什么呢,这还要从朱温的一个绰号说起。

03

放纵无度,悖逆人伦

古代宫廷丑闻也算是屡见不鲜了罢,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发生在后梁皇帝朱温身上的,就是一个丑闻石锤,正因如此,他被后人送了一个绰号:扒灰皇帝。

“扒灰皇帝”是什么梗呢?这个典故发生在王安石身上。

王安石成就很大,但是他却生了一个傻儿子,但俗话说得好,傻人有傻福,孩子虽然有点痴傻,但却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不幸的是,孩子年纪轻轻的没几年便去世了。而王安石的妻子也死得早。王安石有一次在家里的香炉灰里埋了一首情诗,结果被儿媳妇发现了,儿媳妇也写了首诗附和公爹,未曾想,最后这一对翁媳却走到了一起。《吴下谚联》解释扒灰一词时说:“翁私其媳,俗称扒灰”。

那么朱温为什么跟“扒灰”一词扯上关系呢,主要是他有一个奇葩的癖好。

朱温还是黄巢同州刺史时,娶了砀山富室女张惠为妻。张氏贤明有礼,朱温对她礼遇有加。当年光武帝刘秀曾发出过“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感叹,朱温则发出了“娶妻当娶张惠”之叹。足见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无间。而朱温每遇军中大事,都必须与张氏进行商议,然后才出兵。天祐元年(904年)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情于声色,生活发生了诸多改变。

朱温诸子常年在外统兵,朱温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侍寝,与之私通。给自己的儿子戴绿帽子,这件不齿的家族丑闻,在历史上倒是很少见。

你以为朱温这样就满足了吗,你错了。朱温可不是一般人,912年,朱温在行军途中患病,回洛阳以后他就以“避暑”的名义在张全义家久住了一段时日,而张全义的妻女全都被朱温所染指。朱温的做法如此荒唐,为什么没有人去阻止他?还真有一个,他便是张全义的儿子。听闻朱温对自己家人的禽兽行径之后,他愤怒至极,当即就扛着大刀打算进宫杀了朱温,结果被老爹张全义苦苦劝止了。张全义说,朱温对他们张家有恩,万万杀不得,所以此事作罢。

再说朱温的儿子们,他们的妻子被老子霸占,他们心里不清楚吗,肯定知晓此事,那他们为什么无动于衷呢,主要还是为了争权。

儿子们是想用自己的妻子去迷惑老爷子,把她们当作邀宠的工具,帮自己取得朱温的欢心,而他们的心思只有一个,争当太子,继位父皇。这些儿媳为了讨公爹的欢心,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奇招百出。

在所有儿媳当中,朱温最喜欢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王氏劝朱温传位给朱友文,朱温竟然在枕边答应了王氏的提议。只不过这件事被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听见了,这才会发生朱温被亲儿子所弑的事。朱温命丧儿子之手时刚过花甲之年。

掘墓唐朝的一代枭雄,最后由于自己的荒唐行为而被屠于儿子之手,而短短5年的皇帝之梦,也如昙花一现,恍若昨世。这位草莽英雄不简单,靠着自己的机遇和能力,走上了权力的最高峰,只是他的残暴弑杀与生活作风,肯定也给自己留下了遗恨千年的愤懑。

标签: 朱温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姜维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和陈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三国

    我们都知道在当时三国时期,群星璀璨,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兴六年(228),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并且很快获得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积极响应,震动了整个关中。然而,不久之后镇守街亭的马谡被张郃击破,率领着佯攻部队的赵云、邓芝也

  • 唐代诗坛一代英才,王勃为何才高命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勃,唐朝

    “诗杰”——王勃,唐代诗坛一代英才,为何却才高命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了解王勃的人估计都会不禁感叹,王勃才高命薄。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讲述王勃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王勃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家境殷实为他广泛读书提供了物质基础,相传,王勃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六岁时便能吟诗作赋,

  • 北宋亡国奴宋钦宗最后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钦宗,北宋

    北宋亡国奴宋钦宗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就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成为金人俘虏,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就此灭亡了。至于这两位亡国之君到了北方后,有什么样的遭遇?最后怎么死的?“正史”对这些问题讳莫如深,语焉不详。《宋史》对徽宗只

  • 孙权能和刘备曹操三足鼎立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孙权

    你真的了解三国孙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和刘备都是骁勇善战的明主,孙权能够和两人三足鼎立?孙权到底靠的是什么?孙权应该感谢自己有个好爹、好哥哥,没有孙坚和孙策,孙权顶天了也就是个县令级别的人。读了几本书,管理一方百姓问题不大,让他攻城略地,征战四方,那是真不行。你看看曹

  • 李渊的皇位为什么只有三个人争夺 李渊的其他儿子在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李渊

    对李渊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一共有多少个儿子?面对李渊的皇位,都有资格当太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在争夺?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但是,争夺储位的却只有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李渊剩下的十多个儿子都没有参与进来。那么,为什么只是这三个儿子在争夺储位

  • 刘邦对刘盈不喜 刘邦为什么还传位给刘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了解:刘邦和刘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对刘盈不喜,刘邦为什么还传位给刘盈?刘盈真的是无能之人吗?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后,时年38岁的刘邦在丰沛举兵响应,两年灭秦,四年灭楚,在45岁左右的时候,建立大汉王朝,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当上皇帝

  • 雍正即位后,他母亲为什么不想当皇太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清朝

    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母亲不想当皇太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最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郑庄公和其母武姜,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难产,因此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反而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幼子共叔段身上。武姜在郑武公生前多次要求换太子,但最终郑庄公还是成为郑国的国君,武姜又开始为共叔段筹

  • 此女嫁给仇人,最后却生下开国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清朝

    此女嫁给仇人,还生下开国皇帝,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孟古哲哲只有七岁,看上去很年轻,无法嫁给努尔哈赤,于是杨吉砮让孟古哲哲先与努尔哈赤定亲。六年后,孟古哲哲成长为一个年轻可爱的女孩。这一年,努尔哈赤二十九岁,双方的婚姻如期举行。就这样,孟古哲哲含泪嫁给仇人

  • 豫嫔:因打骂宫女被降级,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豫嫔,清朝

    一妃子因虐待宫女而受到降级处分,她就是道光后宫的豫嫔。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豫嫔是一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子,姓尚佳氏,据豫嫔家族谱牒显示,她的高祖名为尚志杰,曾做过内务府总管,而且,豫嫔的曾祖母乌雅氏还是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的侄孙女,从当时来看,这豫嫔家族也不是一般人家。

  • 清朝最大年龄入宫的妃子:豫妃生平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豫妃,清朝

    清朝历史上最大龄入宫的妃子是豫妃,年龄是30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豫妃博尔济吉特氏生于雍正七年,父亲名为寨桑根敦。关于豫妃的来历,《清高宗实录》中记载:“据舒明等奏噶勒杂特宰桑根敦、得木齐巴图孟克率所属九十余户投诚等语根敦等被乌梁海等劫掠。率属来归。”这份史料中记载了豫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