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更始帝刘玄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更始帝刘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0 更新时间:2023/12/12 14:15:44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西汉更始帝刘玄的详细介绍。

刘玄(?—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葬在了长安附近的霸陵。

刘玄本是刘氏皇室中一个平庸的成员,毫无雄才大略和帝王资质,只因是西汉皇族,才被当时的历史潮流卷入到反新起义的队伍中来。刘玄年轻时也有些侠义好友的习气,他的弟弟被别人杀害,他广宴朋友,要为弟报仇,并把地方治安官也请来陪酒。不料他的朋友酒醉犯法,刘玄大仇未报,却先惹了祸。为了避祸,刘玄被迫从舂陵逃到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

公元14年,爆发了由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

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陈牧率千余人起义,响应绿林军,号称“平林兵”。

正在这里避难的刘玄参加了平林兵,担任安集掾的职务,从此走上反新复汉的道路。

因为他是皇族成员,而平林起义军在反王莽斗争中需要借助刘氏宗族的号召力,便于公元23年正月拥立刘玄为“更始将军”。随后平林军与绿林军合并,并于这年的二月初一在淯水(今河南南阳白河城南淯水之滨)上沙中将更始将军刘玄推上皇帝宝座。刘玄登基时,竟羞愧流汗,双手发抖,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来。许多义军将领目睹此状,都心存不服。

刘玄即位后,建元“更始”,史称刘玄为更始帝,庙号汉延宗,全称为汉延宗更始帝刘玄,史家称他的政权为玄汉,以区别于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的赤眉汉、河北王郎的赵汉。

更始元年二月,刘玄令刘縯进攻南阳,派王凤、刘秀等北攻昆阳(今河南叶县)。

三月,起义军在昆阳大战中一举击败王莽新朝主力军。接着,起义军乘胜直捣长安。

更始元年十月,绿林军攻克长安,斩杀王莽,新朝灭亡。

同月,刘玄定都洛阳。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刘玄迁都长安,完全恢复刘氏汉家天下。

刘玄入都长安之后,以为天下已定,可高枕无忧了,生活上很快就腐败起来。刘玄在长安不理朝政,沉湎女色,终日与众多妇人在后宫中奢宴淫乐。他常喝得烂醉如泥,不能上朝,便让侍中冒充自己坐在帷帐内与文武大臣议事。将士大臣听出非刘玄声音,对刘玄更加不满。刘玄又残杀贤良,不纳忠言直谏,还滥授官爵,所用非人。结果,胜利后的绿林军很快便上下离心,四方怨叛。刘玄在长安又纵容绿林军烧杀抢劫,很快便大失民心。

当刘玄更始政权危机四伏之际,另一支起自山东的农民起义大军——赤眉军又潮水般地向西涌来,并很快摧毁了更始政权。赤眉军本是山东的贫苦农民,他们于绿林军在新市起义的第二年(公元18年)在莒县起义。起义军以樊崇为首领,于公元22年在成昌(今山东东平东)大败前来镇压的新朝大军。不久,赤眉军转战河南,队伍日益壮大至几十万人。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当新朝被绿林军灭亡、更始政权初都洛阳时,樊崇曾率部投奔刘玄,归服更始政权,并被封侯授爵。但不久之后,赤眉便与绿林更始政权分裂,继续在河南一带与新朝残余势力作斗争。公元24年冬天,当长安的更始政权日趋腐败之际,赤眉军大举向西进军长安,欲与更始政权一争高下。

为了与更始朝廷正式分庭抗礼,赤眉军在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另立汉皇族后裔刘盆子为汉帝,建元“建世”,史称刘盆子为建世帝,庙号汉昌宗,史家称他的政权为赤眉汉。而在此前,又有平陵人方望等在长安寻访到被新始祖王莽所废的汉孺子(汉末主)刘婴,准备拥立他登基,但随即刘婴就被刘玄大将李松击杀。

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出降,被封为长沙王。其后不久,刘玄即被赤眉军杀害。

东汉光武帝刘秀念刘玄亦是刘姓嫡孙,又兼为伯兄(族兄),思为同祖一源,甚为叹惋悯爱之,故令厚葬。随即,大将军邓禹遵刘秀圣意,将刘玄葬于霸陵(今陕西西安附近)。

标签: 西汉更始帝刘玄

更多文章

  • 孝恭皇后孙氏是什么来历?她是如何让明朝两次度过危机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恭皇后孙氏,明朝

    孝恭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生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国古代伟大的女性不少,但能够拯救一个王朝于危难当中的并不多,要说在关键时刻肩负起王朝国运的,明宣宗的孝恭皇后孙氏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正是因为她,明朝才得以平安度过了两次重大危机。明洪

  • 三国时期高顺是什么样的人?最后为何会被曹操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高顺,三国

    高顺(?-199年2月7日),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史书记载高顺为人有威严、清白,不喜饮酒。他追随吕布征战,直属军队有七百多人。高顺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作战极其勇敢,因每次功打敌方阵营无不攻破,所以名为陷阵营。高顺为人忠义,对吕布很是忠心

  • 高滔滔女中舜尧的称呼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滔滔,宋朝

    作为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是那种赢在起跑线的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高滔滔,是宋英宗皇后,是宋神宗的母亲,她很有才能,曾一度掌控朝廷大权,在她执政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所以她有“女中尧舜”之称。因此,高滔滔在历史上,总体的来说,名声还是不错的。

  • 崇祯皇帝如果迁都南京,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明朝

    崇祯是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有的时候甚至这种偶然性,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比如说秦始皇的暴毙,霍去病突然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历史,很容易产生,如果当时如何如何,结果是不是

  • 她出身在辛者库,却得到康熙亲自追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古代

    在清朝宫中有一个干粗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辛者库,包衣奴才地位是很低的,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辛者库中包衣管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辛者库中的人不都是一些罪奴的身份,辛者库中的人正常的身份都是包衣身。在清朝的时候辛者库出身的妃子不是没有的,那第一位是谁呢?我们就来看看第一位是

  • 多尔衮为什么一生只有一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清朝

    提到多尔衮,就算对清代历史再不熟悉的人也听过这个名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现代人对多尔衮的形象表述常常和孝庄皇后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俩的关系非同寻常。当然这些事情不过是后人的猜测罢了。多尔衮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清廷的地位很高。作为曾经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被

  • 历史上辅公祏发动叛乱,最终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辅公祏,唐朝

    大唐立国初期,江南地区是发生过叛乱的,辅公祏发动叛乱,建国称帝,国号为宋,使得江南一带动荡再起。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是,唐军已经武力平定了那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萧铣,而割据江南的杜伏威,见唐军势大,是有意归附的,就直接入朝了。《资治通鉴.唐纪六》世民击徐圆朗,下十馀城,声

  • 汉武帝两次令李广利征讨大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在位时期,曾经令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斩杀大宛国王毋寡,西域各国臣服,但是代价是数万将士命丧他乡,汉武帝的决定是否是一意孤行的后果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毕竟后来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向就说过,“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犹不足以

  • 刘裕建立了刘宋王朝,他为何没完成大一统?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裕,南北朝

    在那个混战的年代,刘裕是很有可能完成大一统的,他所建立的刘宋也是实力强劲的王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如果他实现了霸业的话,那么刘宋必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南向北完成一统的王朝,可是为何最后刘宋只能成为割据南方的政权,无力一统呢?简单来说就是天命,有些事情真的就像上天注定一样,

  • 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达,明朝

    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顺帝,他不像徐达、常遇春那样出名。徐达、常遇春是明初名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开国元勋,大家很熟悉。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同属一类型的人。元顺帝继位之初,重用丞相脱脱,改革吏制,勤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