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蜀汉名将廖化他的真实能力到底怎么样?

三国蜀汉名将廖化他的真实能力到底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09 更新时间:2024/2/3 15:25:50

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三国时蜀汉将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充满纷争的时代里,无数能人志士纷纷涌现,他们的事迹甚至还成为了后人口口相传的一部分,甚至有些还成为了某种信仰象征。

比如说三国之中的关羽就是忠义的象征,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关羽一生忠义无双、光明磊落,但最后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

关羽的命运随着他在荆州的失守逐渐落幕,当时关羽在北伐初期,水淹七军,生擒于禁,重创曹魏,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此时关羽的大本营南郡却遭到了偷袭,形势急转直下。东吴大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策成功北渡长江,包围了南郡。在陆逊的配合之下,切断了关羽退路,关羽兵败麦城,父子二人被俘。

关羽被杀的经过,诸多历史典籍都有详尽的记载:当时孙权已经占领江陵,并且活捉了关羽及其手下不少士兵,最后将关羽斩首于临沮。不过在关羽临死之前他留下了一位良将,这位名将后来继承了关羽忠义的品德,为蜀国立下大功。

关羽在战死前,只留下一良将,后来带兵攻打曹魏,名满三国

那这一位大将是谁呢?他就是在三国后期当中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廖化。说到廖化,可能有不少人会想起一句关于他的俗语“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带有玩笑贬低之意,说的是蜀国在后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大将,所以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廖化做先锋。

虽然廖化武力对比关羽、张飞、赵云之流确实稍有欠缺,但是能在后期带领蜀国大军和魏国众多将领相抗衡,说明廖化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当时关羽兵败之后,廖化也被东吴俘虏,不过廖化并没有屈服投降,而是用计谋诈死,带着母亲从吴国西行,想要回到蜀国去,却在路上遇到因为失去弟兄关羽而发起伐吴的刘备。

刘备对于廖化的平安归来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别督,最后兵败回到蜀地,因为廖化常年跟随关羽又加上此次的回归,刘备非常信任他,在军中委以重任。

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之后,刘禅很快继位,此时军中负责诸多事宜的是诸葛亮,蒋琬将廖化等人推荐给诸葛亮。

公元238年,廖化率军攻打魏国的营寨,魏国派出两路大军救援,然而廖化也是熟读兵书用兵如神,他乘敌军兵分两路,而且营寨都没有驻扎在险要之地的情况下,抓住机会一举攻下魏国营寨,更是击杀敌军大将,打的魏军溃不成军。

随后廖化率军和邓艾的大军对上,当时军中的军师是姜维,姜维想要先用计谋夺取洮城,但被邓艾识破先行拿下,眼看邓艾大军已经全面占据优势,廖化无奈之下只能领军撤离。

在姜维发动北伐之前,廖化便对此次出师不太看好,他认为此时蜀国兵力方面并不占优,又加上急行军,士兵疲惫程度要远比对方打,不建议强行出兵。但姜维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而是依然强行出兵,最后在侯和被邓艾大军击败。

被邓艾大军击溃的姜维率领部队往回撤离,本想回到阳安关暂时做歇整,但得知消息阳安关已经被占领,幸好此时廖化率军赶到进行支援,在途中又遇到了张翼的部队,三军合力抵挡了魏国的进攻。

当时的蜀国国力对比之前已经大幅度衰退,军中没有什么绝世猛将,大军也没有了从前的勇猛,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廖化还能率领部队和邓艾这种强大的敌人交手,并且战局上平分秋色,可见他的能力之强。包括廖化对于战局的把握,也比姜维这位诸葛亮的弟子要强。

最后魏国兵临城下之时刘禅选择了开城投降,听闻此消息的廖化迫于无奈也只能投降于魏军。

大家们期待已久的《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终于面世了,最爱历史创作团队继续为各位讲述精彩故事,让您遇见不一样的历史。

这本书,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历史体验,让我们再一次,酣畅淋漓读历史!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

总结:在蜀国的后期廖化年纪其实已经很大了,但年过七十的廖化还在为蜀国殚精竭虑,虽然在武力值上面廖化算不得当世猛将,但是在战略全局上廖化却有着出色的才能,只不过当世年轻气盛的姜维并没有看出这一点。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从另外的层面剖析,不正是因为廖化才能出众,才能在蜀国国力衰落的后期成为大军的先锋吗?

标签: 廖化三国

更多文章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更始帝刘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汉更始帝,刘玄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孝恭皇后孙氏是什么来历?她是如何让明朝两次度过危机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孝恭皇后孙氏,明朝

    孝恭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生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国古代伟大的女性不少,但能够拯救一个王朝于危难当中的并不多,要说在关键时刻肩负起王朝国运的,明宣宗的孝恭皇后孙氏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正是因为她,明朝才得以平安度过了两次重大危机。明洪

  • 三国时期高顺是什么样的人?最后为何会被曹操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高顺,三国

    高顺(?-199年2月7日),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史书记载高顺为人有威严、清白,不喜饮酒。他追随吕布征战,直属军队有七百多人。高顺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作战极其勇敢,因每次功打敌方阵营无不攻破,所以名为陷阵营。高顺为人忠义,对吕布很是忠心

  • 高滔滔女中舜尧的称呼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滔滔,宋朝

    作为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是那种赢在起跑线的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高滔滔,是宋英宗皇后,是宋神宗的母亲,她很有才能,曾一度掌控朝廷大权,在她执政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所以她有“女中尧舜”之称。因此,高滔滔在历史上,总体的来说,名声还是不错的。

  • 崇祯皇帝如果迁都南京,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崇祯,明朝

    崇祯是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有的时候甚至这种偶然性,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走向,比如说秦始皇的暴毙,霍去病突然死亡,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历史,很容易产生,如果当时如何如何,结果是不是

  • 她出身在辛者库,却得到康熙亲自追悼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古代

    在清朝宫中有一个干粗活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辛者库,包衣奴才地位是很低的,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辛者库中包衣管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辛者库中的人不都是一些罪奴的身份,辛者库中的人正常的身份都是包衣身。在清朝的时候辛者库出身的妃子不是没有的,那第一位是谁呢?我们就来看看第一位是

  • 多尔衮为什么一生只有一个女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清朝

    提到多尔衮,就算对清代历史再不熟悉的人也听过这个名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现代人对多尔衮的形象表述常常和孝庄皇后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俩的关系非同寻常。当然这些事情不过是后人的猜测罢了。多尔衮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清廷的地位很高。作为曾经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被

  • 历史上辅公祏发动叛乱,最终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辅公祏,唐朝

    大唐立国初期,江南地区是发生过叛乱的,辅公祏发动叛乱,建国称帝,国号为宋,使得江南一带动荡再起。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是,唐军已经武力平定了那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萧铣,而割据江南的杜伏威,见唐军势大,是有意归附的,就直接入朝了。《资治通鉴.唐纪六》世民击徐圆朗,下十馀城,声

  • 汉武帝两次令李广利征讨大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在位时期,曾经令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斩杀大宛国王毋寡,西域各国臣服,但是代价是数万将士命丧他乡,汉武帝的决定是否是一意孤行的后果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毕竟后来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向就说过,“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犹不足以

  • 刘裕建立了刘宋王朝,他为何没完成大一统?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裕,南北朝

    在那个混战的年代,刘裕是很有可能完成大一统的,他所建立的刘宋也是实力强劲的王朝。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如果他实现了霸业的话,那么刘宋必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南向北完成一统的王朝,可是为何最后刘宋只能成为割据南方的政权,无力一统呢?简单来说就是天命,有些事情真的就像上天注定一样,